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橘枳姜汤合方化裁,四逆汤合温氏奔豚汤化裁治疗腔隙性脑梗塞冠心病心悸眩晕


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橘枳姜汤合方化裁,四逆汤合温氏奔豚汤化裁治疗腔隙性脑梗塞冠心病心悸眩晕

梅某某,男, 74岁,农民。头晕、阵发性心慌、胸闷气短,伴乏力2月余,加重半月。2008年4月1日初诊。

2个月前,患者晨起时无任何诱因而眩晕、恶心呕吐,治疗5天后,恶心呕吐消失,眩晕(旋转性)转为时时头晕(头重脚轻,晕晕平乎感)伴全身乏力。

近半月来,除头晕外,又出现阵发性心慌、胸闷气短,动辄加重,乏力,困倦,曾在某医院诊为:腔隙性脑梗塞、冠心病。

不少服药,效不明显。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冠心病史5年,素体虚寒(平时怕冷,秋冬比别人穿衣厚)。

诊见:精神萎靡,头晕乏力,心慌、胸闷气短,动辄加重,自汗,纳差,眠差,口干不欲饮,双下肢踝部中度水肿,二便调。

舌脉:舌质嫩淡暗、边有瘀点,舌苔白滑腻,脉寸浮弱、关尺沉微。

辨证:太阴、少阴合病,兼挟瘀饮。

治法:通阳活血,温化寒饮。

处方:【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橘枳姜汤合方化裁】。

炮附子(先煎1小时)30克,茯苓30克,葛根30克,川芎30克,生姜30克,桂枝15克,生白术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枳壳20克,陈皮20克, 泽泻45克。

4剂 ,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头晕、水肿明显减轻,胸闷气短发作次数减少,已想活动,但仍无力,纳差,眠差,腰膝发凉,舌脉同上。

处方:【四逆汤合温氏奔豚汤化裁】。

炮附子45克 (先煎2小时),干姜40克,炙甘草3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怀山药30克,党参15克,山萸肉60克,肉桂粉10克 (冲服),沉香粉6克 (冲服),牛膝12克,砂仁12克。

4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三诊:精神好转,诸症明显减轻,已可出去活动,仍怕冷。上方将炮附子(先煎2小时)、干姜各加至60克,继服6剂。

后见其女儿讲,她父亲服药14剂后,诸症消失,精神佳,活动如常。

按:

该案患者年高体质虚寒,又慢性病久而阳气亏虚,血脉瘀阻。此次发病乃太、少二阴虚寒,阳不化气,水饮内停,上犯于心及清窍而头晕、心慌,又胸阳不运,气机不畅,饮瘀互阻而胸闷气短。

治法之要乃通阳活血、温化寒饮,兼以行气,故初诊以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橘枳姜汤四方合方加味。

真武汤温振阳气,阳复则启动下焦气化而制水;苓桂术甘汤通阳化气,利水降冲,正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泽泻汤利水除饮而治眩;因有气机阻滞而胸闷气短,故合以橘枳姜汤行气宣痹。

经方据证相合,有是证用是方,乃活用经方之良法。

川芎能“助清阳之气”《珍珠囊》,上行头巅,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要药,加之意在活血行气而治头目晕眩。葛根能“起阴气”《神农本草经》),鼓舞清阳之气上行,加之以加强治疗眩晕之效。

二诊虽已见效,但考虑患者年高久病,太少二阴阳虚寒盛较重,故以四逆汤温太少二阴之阳,以李可老中医书上所载的纯阳益火之温氏奔豚汤化裁以破沉寒痼冷,本人经多次实践证明,温氏奔豚汤确能“温养先天命门真火”、“可补火生土,化湿醒脾,补土制水而消水肿”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加山萸肉“大能收敛元气围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有是证则用是方,方证相应,故收效良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脉散结汤——主治冠心病、胸闷气短。药方...
冠心病经常胸闷怎么办?今天教大家一个自己...
胸闷气短,冠脉造影狭窄40%,是冠心病吗?
今天一胸闷气短中年女性复诊,属阳虚虚寒,怕冷,疲倦乏力,对冷敏感
胸闷气短(心绞痛、冠心病)
凡西医所称冠心病,表现为胸闷气短、或胸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