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关夏朝文献缺失是不是秦始皇焚书造成?!

根据《史记·夏本纪》及《竹书纪年》的记载,夏代自禹至桀,历14世17王,共400余年。

关于夏朝的帝王世系目前没有考古可以支持,但因为殷墟卜辞证实了《史记·殷本纪》中所载的商王世系,所以学者大多都认为《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也应当是可信的。

目前,学术界关于夏文化的看法,主要分为两家,一种是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就是彻头彻尾的夏文化,早于二里头文化的文化遗存和晚于二里头文化的文化遗存,都不是夏文化;另一种是二里头文化的主体是夏文化,但夏文化的上限应前推至二里头文化一期之前,二里头文化第四期则是属于商代早期的“后夏文化” 。

如果仅仅以单纯的文字记录来说,夏代记录确实是难得,当然这个跟秦始皇焚书关系不大,因为到那时候也没剩下什么。

像西方的埃及等文明,他们有石头建筑至今残存,上面有字,但是我们的祖先们没有这种习惯,像简牍、布帛这种书写材料是相当容易腐坏的。而且古人的建筑大多是土木建筑,也是一倒就烂,保存不了多久。

实际上,既然现在最早提到夏朝的证据在周朝,就不能说夏朝一定存在,顶多说周人认为夏朝存在。当然,我们也没说夏朝一定不存在,只能说既然没有更早的记录,那也确实可以质疑。毕竟三皇五帝等等都是周朝出来的,总不能都作为信史对待吧?

那么,我们假设夏朝真的存在,那会有什么原因造成资料缺失呢?我们倒退到商朝。我们知道,今天商朝,最关键的一首信息是商朝的甲骨文和金文,特别是甲骨文能大体印证《殷本纪》的商王世系,从而证明了商朝的存在。不过,甲骨文、金文其实不是商朝主流的文献载体,商人和周人一样都用简牍,所谓“唯殷先人,有册有典”。

“册”和“典”的字形就和简牍有关,但问题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简牍最早是战国初年的,商周春秋的全部腐烂了。那么假如真的有夏朝,它很可能也有文字,但遗憾的是,我们找不到任何记载他们的载体。出土的先商青铜器没有明确的文字记录,也没发现当时的甲骨文。至于简牍很可能当时就不存在了,所以周人才说“唯殷先人,有册有典”。

所以,假如真的存在夏朝,那么他们的记录缺失,很可能还是简牍文献的腐化、损毁,和秦始皇焚书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学者为何不承认中华文明有5000年?那欧洲文明为何有5000年?
评考古学家许宏教授的《最早的中国》
寻找夏王朝,文献基础够坚实吗?从《夏本纪》的几个怪现象说起
夏朝记录的缺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大禹与夏初传说试释(上)(王仲孚)
扑朔迷离夏王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