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防猝死,重在对病因提前干预
猝死呈年轻化趋势,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饮酒猝死人数上升
预防猝死,重在对病因提前干预
漫画/何朝霞
三湘名医在线  尽享健康福利!
杨蔚然 杨芳
“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饮酒猝死等人数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春节长假期间,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2例,其中一例年仅34岁。”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科有关人员介绍。
猝死防不胜防,不过,导致猝死的病因可以提前干预。该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黄艳表示,熬夜、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等,都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疲劳综合征,易形成心脏问题。预防猝死,首先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充足,工作强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学会自我放松。此外,抽烟、酗酒与心脑血管事件均有明显的相关性,要远离这些高危因素。
运动猝死,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
案例
家住岳麓区望城坡附近的张曦(化名),34岁,年前从深圳回长沙和父母一起过春节。春节长假期间,他不是到周边亲戚家拜年,就是和同学聚会、吃饭、打球等。2月9日下午3时许,张曦拿着篮球到小区篮球场打球,并和几个正在打篮球的邻居组队打比赛。比赛快结束时,张曦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旁人立即拨打120紧急将其送入医院抢救,遗憾,最终没能挽回生命。
解析
运动猝死早前多发生在运动员中,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开始通过运动健身来保持健康,使得运动猝死在大众中也开始出现。
“上述患者送到医院时,意识丧失,大动脉脉搏消失,全身紫绀,双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双肺呼吸音消失,血压为零,血氧测不出等,初步诊断为运动猝死。”黄艳介绍,多数运动猝死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心源性猝死,与心血管问题有关,其次是脑源性猝死。
从近年来发生运动猝死的事件来看,猝死并不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人群的“专利”,即使是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出现。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知道怎样预防猝死,怎样处理已发生的猝死。
黄艳提醒广大运动爱好者,运动时要警惕这些症状的出现,如胸痛、心慌、胸部压迫感、出冷汗、头晕、四肢乏力,尤其是持续性胸痛;此外,如果出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气短、左侧手臂或下颚麻木、刺痛等,都需要多加小心。及时调整运动强度,缩短运动时间,必要时应终止运动,观察身体反应,并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饮酒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误吸窒息
案例
前不久,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54岁的农民工,他当天晚餐喝了白酒和啤酒后,昏睡不醒,由同事扶至宿舍床铺上平卧休息,后出现剧烈呕吐,口唇和全身皮肤发紫。显然,已经出现了呕吐物误吸,导致了窒息,但他的室友并未意识到,只是给他喂水醒酒,直到发现其四肢冰凉,呼吸和脉搏消失,送来医院急诊科抢救时,已经回天乏力,令人痛惜。
解析
饮酒者胃内往往存有大量食物,醉酒后严重呕吐,呕吐物容易被误吸入呼吸道,呼吸道堵塞易导致窒息,造成严重缺氧,或者刺激气管后通过迷走神经反射,造成反射性心脏停跳。这种情形如果不及时处置,数分钟就会致命。黄艳认为,最简易可行的预防办法,即保持昏睡者侧卧,立即送医。
饮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尤其是老人和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变的患者,昏睡的饮酒者发生以上疾病是比较隐匿的,可以无任何症状,因此难以察觉到。另外,饮酒过度还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和急性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使心脏骤停。醉酒者常昏睡很长时间,若肢体不活动,长时间压迫部位会出现肌肉缺血性坏死,并由此导致横纹肌溶解症,而当肢体解除压迫,可能会发生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肌肉溶解释放出大量坏死物质入血,造成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发生猝死。还有很多醉酒者由于反应力下降,可出现坠落伤、碰撞伤、膀胱被小便胀破等意外伤害。
对此,黄艳建议:一是为减少饮酒的健康风险,要掌握好喝酒的量,保护好自己;二是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等慢性病人尽量不饮酒;三是使用头孢、甲硝唑等药物期间,必须禁酒;四是陪人应提高责任心,注意醉酒者的保暖和防止意外伤害,让醉酒者采取侧卧体位,定期翻动身体,避免肢体长时间受压;五是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腹痛腹胀、呕吐血液等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
学会现场急救
让更多人远离猝死
案例
1月27日,在河西某贸易公司工作的谢鑫(化名),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年仅30岁。
据悉,患者谢鑫出事的那一天,上午在办公室都好好的,没想到吃完中饭后不久,就在办公室突发心梗去世了。据同事说,前后没几分钟的时间。救护车到现场后,医务人员立即进行了心肺复苏术,遗憾的是,患者最终没有被救活。医护人员通过询问家属得知,患者平日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又没有定期进行体检,才发生这样不幸的事。
解析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科武蓉副主任医师表示,近些年,像这种年轻人突发心梗而猝死的事件屡见不鲜。因为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病情更为严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猝死。
饮食不规律、身心疲惫,长期积累小病不医必成大疾。武蓉称,根据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来看,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最常见的暴饮暴食、情绪剧烈波动,比如突然的精神打击,意外情况,或者是长期处在高压环境下工作或生活等,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如白领阶层工作节奏快,压力大,饮食生活不规律等,发生的概率就相对大。
此外,很多单位和个人因缺乏急救知识,在危险来临时,往往不知所措;而及时进行心肺复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存活率。
黄艳提醒,在家中或公共场所,当遇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出现剧烈的心口疼痛,并伴有周身冷汗,首先要想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此时决不能忙于搬动,而应该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活动,不要让病人说话,特别注意,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以便让患者保持情绪平稳。另外,要保持空气流通以利于患者呼吸,有条件的可立即吸氧,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应及时让其服用,并拨打急救电话请专业医护人员处理,当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后,再平稳地送往医院治疗。在医生到来前,要密切监护患者情况,若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沙17岁学生一口气喝8瓶白酒 呕吐物误吸险送命
你喝多少酒算“过量 ”?专家“饮酒公式”教你算
男子白酒啤酒混着喝中毒 专家:大醉伤身甚至要命
注意 | 湖南天热蛇出没频繁,狭路相逢怎么破?医生这样说
辉县一医生错拿CT片,醉酒患者险被做开颅手术
酒后乱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