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衡》第七卷——道虚第二十四(21)

2019年6月14日,星期五,农历己亥年【猪年】五月十二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第七卷——道虚第二十四(21)

【原文之二十一】

道家或以服食药物,轻身益气,延年度世。此又虚也。

夫服食药物,轻身益气,颇有其验。若夫延年度世,世无其效。百药愈病,病愈而气复,气复而身轻矣。凡人禀性,身本自轻,气本自长,中于风湿,百病伤之,故身重气劣也。服食良药,身气复故,非本气少身重,得药而乃气长身更轻也,禀受之时,本自有之矣。故夫服食药物除百病,令身轻气长,复其本性,安能延年至于度世?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以其生,故知其死也。天地不生,故不死;

阴阳不生,故不死。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也。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始。唯无终始者,乃长生不死。人之生,其犹水也。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冰极一冬而释,人竟百岁而死。人可令不死,冰可令不释乎?诸学仙术为不死之方,其必不成,犹不能使冰终不释也。

【拙解】

道家或许是因为服食药物,使身体轻盈且补益心气,以至延寿并度世成仙。此又是虚言。

服食药物,可使身体轻盈且补益心气,是有些验证。若说能延寿度世成仙,世间并无效验。各种药物可以治愈疾病,病愈则身体中的气恢复,气恢复则身体轻快。凡人禀承其本性,身体原本即轻,气原本即盛,后受风湿所扰,各种疾病伤害,所以身重气短。服食良药后,身体和气恢复如故,这并非是原本气短身重,靠服药而使气盛身轻,而是在禀受天性之时,原本就有的。故而服食药物可除百病,使身轻气盛,恢复其本性,又怎能延寿甚至能度世成仙呢?有血脉之类的动物,没有不是生下来的,生下来没有不死的。因其出生,故而知其死。天地不是生下来的,故而不死;

阴阳之气不是生下来的,故而不死。死,是生的效验;生,是死的证明。有始必有终,有终必有始。唯独无始终者,才是长生不死。人的生命,犹如水一样。水凝固便成为冰,气积聚而成为人。冰过一冬而融化,人致百岁便会死。若人可使自己不死,冰可以令其不融化吗?凡将学仙术当作不死方术的,一定不会成功,犹如不能使冰始终不融化一样。

【小议】

凡人之体,或虚弱,或健硕,一是源于自身本性体质,二是来自后天饮食运动的补益。道家有其独到的强身健体之法,以及历经千百年验证的食药之方,学之、用之或可养生益体,亦或可以益寿延年,然而确实不能使人无寿终。自然界的规律,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命。不同的物种,遵循并经历不同的生命之期,而同一种生命,即便寿期略有些不同,那只不过是正常范围内的数值波动。忽略遭逢突然灾祸而夭亡者,人的寿期当在百年左右,上下浮动常在二三十年。行道家之法,用道家之方,或许可增寿至逾百岁,却也终会到达生命的尽头,即所谓“生无不死”。既然如此,则活好此生便当永生,何必劳神费力奢求那从无实例效验的和道、成仙、升天?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心诀、清心诀、冰心诀、定心心经
道家修炼成仙长生不死的一种秘法
道教对中医药的影响
《论衡》│论衡卷第七——道虚篇(19)
第二节葛洪的道教理论建构
道家养生修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