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衡》第十一卷│说日篇第三十二(2)

2019年8月3日,星期六,农历己亥年【猪年】七月初三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第十一卷——说日篇第三十二(2)

【原文之二】

儒者曰:“冬日短,夏日长,亦复以阴阳。夏时阳气多,阴气少,阳气光明,与日同耀,故日出辄无鄣蔽。冬阴气晦冥,掩日之光,日虽出,犹隐不见,故冬日日短,阴多阳少,与夏相反。”如实论之,日之长短,不以阴阳。何以验之?复以北方之星。北方之阴,日之阴也,北方之阴,不蔽星光,冬日之阴,何故犹灭日明?由此言之,以阴阳说者,失其实矣。实者,夏时日在东井,冬时日在牵牛,牵牛去极远,故日道短,东井近极,故日道长。夏北至东井,冬南至牵牛,故冬、夏节极,皆谓之至,春秋未至,故谓之分。或曰:“夏时阳气盛,阳气在南方,故天举而高;冬时阳气衰,天抑而下。高则日道多,故日长;下则日道少,故日短也。”日阳气盛,天南方举而日道长,月亦当复长。案夏日长之时,日出东北,而月出东南;冬日短之时,日出东南,月出东北。如夏时天举南方,日月当俱出东北,冬时天复下,日月亦当俱出东南。由此言之,夏时天不举南方,冬时天不抑下也。然则夏日之长也,其所出之星在北方也;冬日之短也,其所出之星在南方也。

【拙解】

儒者说:“冬日昼短,夏日昼长,也是因为阴阳之气的缘故。夏季阳气多,阴气少,阳气光明,与太阳同辉耀,故而太阳出来便无遮蔽。冬季阴气昏暗,遮掩太阳的光辉,太阳虽然升起,仍隐约不见,所以冬日昼短,阴气多而阳气少,与夏季相反。”如实而论,昼之长短,与阴阳之气无关。何以证明?再以北方的星为例。北方的阴气,即是冬日之阴气,北方的阴气,不遮蔽星光,冬日之阴气,为何仍能遮蔽太阳的光明?由此而言,以阴阳之气对白昼长短的解释,不符事实。实际上,夏季太阳处于东井,冬季太阳处于牵牛,牵牛远离北斗星,故而太阳运行的轨迹短,东井靠近北斗星,故而太阳运行的轨迹长。夏季太阳北移至东井,冬季太阳南行至牵牛,所以冬季、夏季到了白昼最短和最长的节点时,皆称之为至,春秋没有白昼最短和最长的节点,故而称之为分。有人说:“夏季阳气盛,阳气在南方,所以天升高;冬季阳气衰,天降低。天高则太阳运行的轨迹长,所以白昼长;天降低则太阳运行的轨迹短,所以白昼短。”夏季阳气盛,天的南方升高而使太阳运行的轨迹长,那么月亮的运行轨迹亦应长。查夏季白昼长时,太阳由东北方向升起,而月亮从东南方向升起;冬季白昼短时,太阳由东南方向升起,月亮从东北方向升起。如果夏季天在南方升高,太阳和月亮应当都从东北方向升起,冬季天降低了,太阳和月亮亦应当都从东南方向升起。由此而言,夏季天会在南方长高,冬季天也不会降低。如此说夏季白昼长,是因为太阳靠近东井星而升起于北方;冬季白昼短,则是因为太阳靠近牵牛星而升起于南方。

【小议】

现代人对天体运行有了科学的认知,自然知道“冬日短,夏日长”的道理。古时儒者以阴阳之气解释冬夏白昼短长,是由于受到天文知识的局限。而王充以日在东井或牵牛导致“日道”长短来做解释,还是有些接近现代天文道理的。同时,因白昼的至长、至短,而产生的夏至、冬至两个节气,此说无误。东井,二十八宿之一,有八颗星,如今称为“双子座”;牵牛,亦是二十八宿之一,有六颗星,如今称为“摩羯座”。虽然古代中国大多时期都以“盖天说”为主,但先人们对日月星辰的研究还是颇有建树的,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果。尤其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节气,堪称是举世无双的杰作,展现出古人的绝顶聪明与智慧。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至。
阴阳起源于昼夜?一起来探讨!
夏至丨大树底下听蝉鸣,忽觉夏日长|太阳|蝉鸣|杨梅|木槿|夏至日
【冬至】最漫长的这个冬夜,终将会过去——
通俗解读:为什伏羲缔造《阴阳图书》理论,都是南上下,北下,左东,右西?
十二生肖探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