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家论道》系列之·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1-3)
发布时间: 2019-04-01 |来源: 中国网《道家文化》 |作者: 周高德 |责任编辑: 君君

中国网《道家文化》频道《道家国学》版块从今天开始,推出《百家论道》系列讲座。将陆续邀请道教界诸位高道大德讲经释道,对道家文化经典进行解析,与大家分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本期由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周高德道长开讲,为您解析道家经典《道德经》。

周高德,号东航道人,又号东方子。现为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市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道教学院教师。著有《道教文化与生活》、《大道溯源》、《道教的精神》;合著有《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道教常识》等。在《中国道教》、《中国宗教》、《道学研究》、《中国民族报》、《楚望诗刊》、《母爱颂》(诗集)等报刊杂志上多次发表文章和诗词。周道长在中国道教学院,主要讲授《道教经典》,其中又主要讲授老子《道德经》。他在教学过程中,博览和研读有关《道德经》注释和研究方面的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道德经》之本义,不囿于他说,并参以己见,并力争使其阐释符合当今社会之进步要求。

《道德经》,是一部神奇之作,从古代流传到今天,从中国流传到世界……这部神奇之作的作者——老子,是一位神奇之人。《史记》中说,老子是“隐君子”,“以其修道养寿”而活了“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又说老子“莫知其所终”。自东汉我国道教形成时,老子被道教奉为道祖。据道书记载,老子为无上大道的化身。世人所崇拜的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者。并享有“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中国哲学之父”的尊誉。道教徒所信仰的老子则是由“神”而化为“人”,再由“人”而归为“神”。是一位常分身降世、隐圣显凡、随方设教、历劫度人的至尊天神。其圣号全称是“太清仙境虚无自然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古往今来人们对老子的崇拜与信仰,绵绵不绝。历史上,其信奉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人们之所以崇拜和信仰老子,这其中与魅力无穷的老子思想密不可分。老子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其《道德经》中。该经,原称《老子》,被世人誉为“中国人生哲理第一书”,被道教奉为祖经和圣典。因汉时之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全书分为八十一章,后世习惯于将—37章称为“道经”,将38—8章称为“德经”,故《道德经》由此得名。唐朝帝王崇奉老子和道教,于是尊为《道德真经》。

《道德经》,犹如一座神奇的智慧宝库。其思想博大精深,其境界引人入胜,其魅力经久不衰,其作用无穷无尽……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何平安生存并达到人生理想境界的大智慧!所以,自古及今对其探究者,难以计数。其有关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历史上,曾有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及清世祖等皇帝亦为之作注。

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老子热”,正方兴未艾;老子《道德经》中,所提出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慈爱宽容”、“崇俭抑奢”、“知足知止”、“返朴归真”、“知和曰常”等基本思想,日益为人们所崇尚、所憧憬。

老子的智慧,不仅仅属于道教,属于中华民族,而且还属于全人类。毫无疑问,为解决当前(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老子的《道德经》中获得智慧与启示。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将《道德经》当作解决新世纪人类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睿智之书,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生活和工作,从而使我们短暂的生命获得无尽的快乐与成功。”笔者认为:老子所言之“道”,乃人生通往幸福与成功之路!毋庸置疑,当人知“道”之后,只要“勤而行之”,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境地。

蒙文通先生在其《道教史琐谈》一文中说“历代道教徒莫不尊老子、注《老子》”。本人作为一名道教徒,尤其又担任中国道教学院的教师,讲授道教经典这门课程,因此在我的生命中注定要与道教经典,特别是与《道德经》,结下不解之缘。说来也奇怪,在我从道以来,最能令我进入修道境界的时刻,就是诚诵和研习《道德经》的时刻。尽管历代有高道大德及专家学者早己为之作注,但由于《道德经》她那过于简约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她那具有象征性、多义性和模糊性的语言,令人百思难解、扑朔迷离,连司马迁也慨叹“著作辞称微妙难识”,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无论是社会人士还是宗教人士,对《道德经》进行探索和研究皆未有穷期。正因为如此,笔者本着一名道教徒的身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近“众妙之门”,欲寻觅老子那“玄之又玄”的思想境界,故试着对老子《道德经》进行探索性的注释和分析。其旨在:弘扬老子思想,汲取太上智慧,提高道德素养,利益天下众生。

《道德经》简读

第一章

本章为《道德经》的首章,老子开宗明义,提出了“道”这一哲学范畴。全章紧紧围绕这个作为哲学范畴的“道”进行了纲领性的论述。老子认为“道”不可言和“道”不可名;这个不可言和不可名的“道”,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同时可以用“无”和“有”来表述它。(这其中包含着矛盾对立统一之规律。)因此,称“道”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1;名可名,非常名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4。此两者5,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校释]

1道可道,非常道:帛书甲本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乙本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恒道”,河上公本为“常道”。“恒”“常”义同,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6年在位)之讳而改。“常道”,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2名可名,非常名:帛书甲本为:“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乙本为:“[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此句承接上句“道可道,非常道”,其“名”指“道”之“名”。

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帛书本甲、乙本均作:“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此句,河上公、王弼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读,至北宋,王安石(1021年—1086年)则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读。本书认为应从后者。“无”、“有”同指“道”。盖:“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14章)因此谓之“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总而言之,“道”是真实存在的,它“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因此谓之“有”。正因为“有”,宇宙万物才得以化生。“有”和“无”皆为“道”的属性。因此,既可以用“无”来指称“道”,同时也可以用“有”来指称“道”。

4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帛书甲本、乙本“常”均作“恒”,并皆于“欲”后面有一“也”字。此句河上公、王弼等人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为读,王安石、苏辙等人则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为读。本书认为应从前者。

“妙”,微妙。此处指“道”的内在本质,换言之即“道”的原始存在状态。

“徼”,jiào,边界。此处指“道”的外在现象,换言之即“道”所化生的万物的运化状态。

5此两者:河上公《注》:“两者,谓有欲、无欲也。”王弼《注》:“两者,'始’与'母’也。”按:历代注家各抒己见,“此两者”或指“道”与“名”,或指“常(恒)道”与“可道”,或指“无名”与“有名”,或指“无”与“有”,或指“始”与“母”,或指“无欲”与“有欲”,或指“妙”与“徼”。本书认为“此两者”是指“无”与“有”。

[今译]

“道”,(虽然)可以用语言来表述,(但)不是那永恒存在的“道”的真实本身;“道”的名字,(虽然)可以用文辞来命名,(但)不是那永恒存在的“道”的本来名字。“道”无法感知,它是天地的本始;“道”实有存在,它是万物的根源。所以,人如果时时保持无欲状态,就能够内观到“道”的本质;人如果常常处于有欲状态,就只能外观到“道”的现象。“无”和“有”这两者都同样出自于“道”,它们是“道”的两个相互对立的名称。它们又都同样可以称呼为“玄”,盖“道”渺冥幽远、奥妙无极、神秘难测。玄之又玄的“无”和“有”(即“道”),是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所从出的总门户。

[札记]

道不可言不可名,有无同出而异称。

无欲观妙有观徼,玄之又玄众妙门。

第二章

本章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自本章开头至“前后相随”)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对立的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将随之失去)并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作用、互相转化。一言以蔽之,即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第二部分(其余内容)老子论述“圣人”的行为准则,旨在教人做到“无为”。在本章中指出了其根本的做法,即像“道”那样——对万物顺其自然而不干涉;对已经发生的有功利的事情而不占有、不图报、不居功。“无为”是老子提倡的一种人类活动的重要原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1,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2处无为3之事,行不言4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6,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校释]

1高下相倾:帛书甲、乙本为“高下之相盈也”。郭店楚简《老子》为“高下之相也”。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云:“《老子》原本当作'呈’,楚简繁化增加水旁,写作'’。'盈’、'呈’古音相近,帛书甲、乙本'盈’乃'呈’之借字,汉人避汉惠帝刘盈之讳,又改作近音字'倾’。”“呈”,呈现;显现。“相呈”,相互呈现。

2圣人:指体“道”而行的人。“道”所具有的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特性,都能从圣人身上体现出来。

3无为:“无为”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观念,大致说来,它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为;其二、指无个人目的而为;其三、指不当为之事情(或时候)而不为。

4不言:指不轻言、不多言、不妄言。

5不辞,意为不干涉。

6为而不恃:河上公注:“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释“恃”为“恃望其报”。“恃”,shì,依赖;倚仗。“不恃”,意为不图报答。

[今译]

天底下的人,凡是认为美好的事物之所以是美好的,这是因为觉得(或认为)与之相比较的另一事物显得丑陋的緣故;凡是认为善良的行为之所以是善良的,这是因为觉得(或认为)与之相比较的另一行为显得不良的緣故。所以,有和无因客观存在与否而相互产生;难和易因客观存在或主观意识有别而相互形成;长和短因相互比较而映衬;高和下因存在差异而相互显现;音和声因相互作用而和谐;前和后因相互行随而发生联系。

因此,体“道”而行的圣人处理世事坚持顺其自然而不恣意妄为,施行教化注重以德化人而不妄言空谈。像“道”那样——任凭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加以干涉,化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对万物有所施为而不恃望其报,功业成就而不居功自傲。(换言之,即像“道”那样——不干涉、不占有、不图报、不居功。)正是由于圣人法“道”而不居功自傲,因此他的功劳(在人们心中)便永远不会消失。

[札记]

对立统一天道恒,善者生存法圣人。

处事无为合大道,行教不言胜有声。

第三章

本章老子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无为而治”。老子针对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具体地提出了“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的主张;并教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本章旨在教人不追名逐利,并做到清静无为。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1。常使民无知无欲2;使夫知者3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4。

[校释]

1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虚其心”、“弱其志”,是说“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实其腹”、“强其骨”,是说“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这是就圣人治国而言的。若以个人治身而言,用道教的话说叫做“性命双修”,其为道教修行的根本。所谓修性,广而言之就是指心性品德的修养;所谓修命,广而言之就是指形体生命的修炼。“虚其心”、“弱其志”,则属于“修性”的范畴;“实其腹”、“强其骨”则属于“修命”的范畴。道教尊老子为道祖,其教理教义即渊源于老子之《道德经》。道教(内丹派)以“性命”为修炼的核心内容,即源于此。老子《道德经》中,其养生思想耐人寻味。隋薛道衡《老氏碑》文说,五千文“用之治身,则神清志清;用之治国,则反朴还淳。”(《文苑英华》卷八百四十八)《道德经》原文常以治国、治身分疏,河上公注文则以治身一方面阐发尤为精辟。

2无知无欲:“知”,这里读zhì,通“智”,聪明,智慧。“欲”,贪欲。“无知无欲”,人们大多解释为:没有巧伪奸诈的心智,没有非分妄想的欲念。综观全书,“无知无欲”是老子所言之“婴儿”的写状。老子《道德经》第十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八章等章中多次提及“婴儿”。“婴儿”,是老子哲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婴儿,无知无欲、纯真无邪。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相当于说“常使民'复归于婴儿’(28章)”。因此,河上公注为“反朴守淳”;王弼注为“守其真也(即保持心灵的纯真朴质)”。

3知者:本书从河上公本。“知”,帛书乙本(甲本缺)亦为“知”,王弼本作“智”。“知”,这里读zhì,通“智”。“知者”即“智者”,狭义特指具有制作“难得之货”(即所谓新奇之物)技能的人。(第五十七章中曰:“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或指有才智但却很虚伪奸诈的人。广义泛指有才智的人。(范应元释为“智巧之人”。)

4为无为,则无不治:帛书(甲本缺)乙本作“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今译]

不以高官厚禄去重用那些自我标榜有才德的人,以使民众不趋之若鹜而争相谋取功名;不重视、不贪求难得的珍稀物品,以使民众不萌生占有念头而为盗;不表现可能引起人们心生贪欲的行为,以使民众的思想单纯而不复杂。

因此,圣人的治国或治身原则是:净化人的心灵,充实人的肚腹;减少人的贪欲,增强人的体质。常使民众没有追名的心智、没有逐利的贪欲,像婴儿般的纯真质朴;使那些倚仗才智企图猎取名和利的人,也不敢胆大妄为。如果以“无为”的原则治理国家,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太平的了。

[札记]

追名逐利是祸根,搅得天下不安宁。

虚心实腹能治理,弱志强骨利身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篡改的道德经:古墓中的《道德经》阐述了修行奥秘以及如何悟道
北京白云观白云讲堂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一(第一章——第三章)
既然无和有“同出而异名”,为何又说“有生于无”,这不矛盾吗?
常有欲与常无欲
我对帛书《道德真经》的浅解
老子辩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