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家论道》系列之·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25-27)
发布时间: 2019-05-06 |来源: 中国网道家文化 |作者: 周高德 |责任编辑: 君君

第二十五章

本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有物混成……远曰反。”):论述实存之“道”的体和用,以及“道”的运动状态及规律;第二部分(“故道大……道法自然”):论述“道”与天、地、人的关系,并教人法“道”自然。

总之,本章老子通过论述“道”的体用、“道”的运动状态和规律,以及“道”与天、地、人的关系,旨在教人法“道”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1,周行而不殆2,可以为天下母3。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4,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5。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校释]

1独立而不改:从河上公本。王弼本作“独立不改”。按:帛书(甲本残缺)乙本作“独立而不改”。

2周行而不殆:帛书甲、乙本及楚简本皆无此句。

3天下母:从河上公、王弼等本。按:帛书本作“天地母”;楚简本作“天下母”。因“天下母”义广,故从之。

4字之曰道:傅奕本、李约本及范应元本作“强字之曰道”,河上公本、帛书本及楚简本均无“强”字,本书从后者。“字”表字。即人在本名外所取的与本名有相关意义的另一名字。换言之,即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这里的“字”与“名”同义,并作动作用,意为取名,命名。

5王亦大:河上公本、帛书本、楚简本为“王亦大”。傅奕本、范应元本作“人亦大”。本书从前者。

[今译]

有一个神奇的事物,混然而成为一体,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寂静无声啊,它虚空无形啊,它的存在独一无二而不能改变,它的运行循环往复而不会停息,可以把它视为天下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为便于人们了解,所以)勉强命名它叫做“道”,再勉强对它加以形容可谓之“大”。(“道”)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始。换言之,即:“道”广大无边,其运行无时不存,无处不在,并周而复始。

所以说,道伟大,天伟大,地伟大,人也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且人就居于“四大”之列,为其中之一。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身而自然而然(即“道”的运化法则是自然而然的)。

[札记]

大道寂寥系混成,自然而然化乾坤。

道及三才皆伟大,法道自然为圣人。

第二十六章

本章老子首先论述了重与轻、静与躁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接着,老子称赞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批评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最后,指出“轻”、“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本章旨在教人行事要慎重,并做到清静无为,不要轻率和浮躁。如此,大则可以治国,小则可以治身。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1终日行,不离辎重2。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本3,躁则失君。

[校释]

1圣人:从河上公、王弼等本。按:帛书甲、乙本均作“君子”。

2终日行不离辎重:这里比喻(圣人)行事坚持以慎重为根本原则,犹如外出时自始至终不离所带的装有衣物的箱笼一样,犹如行军时自始至终不离运载着军械、粮草和营帐的车辆一样。“辎重”(1)外出时所带的衣物箱笼;(2)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3轻则失本:“本”,河上公本作“臣”,王弼本作“本”,《永乐大典》作“根”。按:帛书本作“本”,本书从之。

[今译]

慎重是防止轻率的根本,沉静是克服浮躁的主宰。

因此,圣人行事坚持以慎重为根本原则,犹如外出时自始至终不离所带的装有衣物的箱子一样,犹如行军时自始至终不离运载着军械、粮草和营帐的车辆一样。即使拥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要安居静处、超然物外。为什么作为一个偌大国家的君主,而要用自身的浮躁行为去轻率地治理国家呢?

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浮躁就会失去主宰。

[札记]

重为轻根静躁君,慎重清静要持行。

人若以身轻天下,必将失本又失君。

第二十七章

本章老子以“天”、“无为而无不为”的事例,重申自然无为之“道”;并教人运用自然无为之“道”去救人、救物,以达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这其中体现了老子大慈大悲的博爱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老子大智大慧的处世方略。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1;善数2不用筹策3;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校释]

1瑕谪:指缺点或过失被人指责。“瑕”(xiá),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过失;“谪”(zhé)责备;指摘。

2善数:从王弼本,河上公本作“善计”。按:帛书甲、乙本皆作“善数”。

3筹策:古时计算工具。“筹”,计数的工具。“策”,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筹和策,是用竹、木等制成的小棒儿或小片儿。

[今译]

日月善于运行,并且不会留下痕迹;“天”善于用自然现象作为语言来表达,这种自然之言则不会出现纰漏而被人指责;日月运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行不殆,然而却分秒不差、毫厘不爽而准确无误,并且无须使用计算工具;大地上的万物,时逢冬令,自然闭藏,虽不用关楗,然而却不能打开;“天网恢恢”,虽不见绳索捆缚,然而却无法解开。

因此,有“道”的人一贯善于(以“道”)救助人,所以没有被遗弃不用的人;一贯善于(以“道”)救助物,所以没有被遗弃不用的物。这就叫做因循和明达大道。

所以,善人可以做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做善人的借鉴。一个人,如果不崇尚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借鉴,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是多么精要和玄妙的道理啊!

[札记]

天道运行无差失,善行道者乃人师。

若问行道何用有?救人救物均不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视频】北京白云观白云讲堂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六(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七章)
《老子》——道的诗(二)
《老子》第三十章解读
《道德经》(帛书版)经文译文
还原版《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善者果而已
111-简帛老子校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