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头叫、中间笑”,菜钱都被蔬菜批发商赚去了?


在蔬菜的产销过程中,农民不仅要承担生产所带来的风险,也要承担市场行情的风险,等到顺利通过这两道“生死”关卡后,才能等回一年的收成。农民,是公认的蔬菜产销环节的最大风险承担者,最需要被帮助的群体。

 

作为蔬菜产销环节的另一重要组成——蔬菜批发商,往往在媒体谈论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会提到他们,“两头叫、中间笑”,菜钱都被蔬菜批发商赚去了。

 

蔬菜批发商,似乎成了一个“剥削”的代名词,蔬菜产销环节的最大受益者。但是,蔬菜批发商真能那么轻松赚钱?赚很多钱?

 

在报道《北京新发地“蔬菜大王”系列报道》期间,笔者有幸与该市场内的多位“蔬菜大王”长谈他们的经营状况、甚至深入产地了解实际情况。后来发现蔬菜批发商——

 


赚钱并不轻松,天天提心吊胆

 

其实,作为一年四季都坚守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的蔬菜批发商,绝不是像很多报道所讲的那样:从产地到销地,转一下手就能生成相当可观的中间利润,总能稳赚不赔。真要是那么简单,人人都抢着当蔬菜批发商了。农民靠天吃饭,蔬菜批发商又何尝不是靠行情吃饭呢?在蔬菜批发市场,菜价一天都会变化很多次,有时凌晨来的几车菜明明还能赚点儿钱,到下午就可能又赔回去了。也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主任刘通老师讲过,原来某品种遇到行情极不好时,一车菜已经拉到市场了,有蔬菜批发商干脆就把整车菜都抵给司机付运费了,不然再卸货、分拣、刨除损耗等,价格还得赔得更厉害。

 

采访期间,笔者接触了近10位蔬菜批发商,你知道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其中之一就是声音比较沙哑。“原来我做小卖部生意时,声音可不是这样的,后来卖菜了,就天天为行情着急上火,声音也变粗了。”说这话的,是新发地市场的“菜花大王”孙燕燕,一位80后女强人。可见,做蔬菜批发商并不轻松。

 


许多开支易被公众忽略

 

并且无论是赚是赔,只要做生意,就会产生一大笔开支,要用于支付运输费、人工费、打冷费、经纪人辛苦费、装车费、包装费、摊位费等等。这部分费用,有蔬菜批发商合计过,每斤菜要增加4毛左右成本。这还没加上蔬菜本身的损耗。可是,在计算人家批发商利润时,这部分支出中的相当比例往往被忽略了。


并非高于收购价就一定赚钱

 

也千万别以为批发价高于收购价就一定会赚钱。

 

在采访北京新发地市场的“辣椒大王”王兴君时,他告诉笔者,其实很多时候,菜价高,蔬菜批发商的利润不一定高。比如他按2元每斤收了农民的椒,在新发地市场卖2.3元,实际刨除各项成本开支后,自己还要倒贴不少。有时菜价高,收购价也高;有时高价收的菜,遇上市场行情接连不好,还会连着赔。但蔬菜是鲜活农产品,不可能等到行情好的时候再卖,一些比较精明的蔬菜批发商遇到行情不好时,就会尽快出手。“少赔就等于多赚了”,“寿光菜大王”周明哲说。

  


赚的是辛苦钱,甚至是“拿命换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极易看到并放大蔬菜批发商光鲜的一面,往往忽略他们的艰辛。


大部分蔬菜批发商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至少要在晚上11点到早上8点间,坚守在批发市场上打理生意。有的更加辛苦,还肩负着从产地拉货到批发市场再继续卖货的任务。这些人的睡眠非常有限,每天5个小时,就已经很满足了。


在采访新发地市场“番茄大王”邢宗信时,他曾告诉笔者,许多年间,他都是一边在市场上卖货一边拉菜的,休息的时间非常有限。然后便酿成了一次悲剧。在一次拉货回来的路上,由于他太过疲惫,不幸发生车祸住进了医院。“太累了,也不知道是伤得严重还是怎样,我在医院里昏睡了三天两夜。”现在,他的眼角处依然能清晰可辨那次事故所留下的疤痕。

 

不仅如此,许多批发商休息的日子也屈指可数,春节回家只给自己放2天假,然后便又匆匆赶回市场做生意了。有的春节也舍不得回家,因为那阵子的利润在一年中是比较可观的。

 


去掉蔬菜批发商是否实际?

 

有人说了,这么多费用还有中间环节,批发商又辛苦,那干脆去掉好了,直接实现从田间到地头就不用再纠结了。

 

有家大型连锁超市还真这样试过,可是后来便“打道回府”了。

 

在采访北京新发地市场“寿光菜大王”周明哲时,人家就清楚地给这家超市算了一笔账:员工缺乏产地经验并且只拿固定工资,拿菜非常死板只按订单来。跟蔬菜批发商用9.8米的货车(25吨)拉许多客户的菜比起来,超市只用8.8米(20吨)的车,那么每辆车要多花200元运费,折合到每千克蔬菜就要多花4分钱。所以,千万别小瞧批发商的整合能力,也千万别想轻易取代他们。

 

还有不少生鲜电商纷纷试水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市民餐桌的模式。可是来自2016年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3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其余95%都处于亏损状态。蔬菜在线上生鲜市场中具有特殊性,存在标准化率低、损耗高、生鲜物流建设不完善等痛点,现状更不容乐观。

 

那么,去掉蔬菜批发商便不太现实。往往蔬菜批发,做得都是“家族企业”,每单生意都肩负着一家老小乃至企业员工的生存资本,为了生存下去,蔬菜批发商就不得不在经营上更加用心。他们会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了解特定品种的市场需求、产地转换和市场衔接,以及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积累应对市场风险的经验。也正是由于农产品需求与供应的分散,以及单位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产生了蔬菜批发商的生存空间。

 

所以,农民种菜不容易,蔬菜批发商也不容易,我们应该对他们都多些理解。在蔬菜产销过程中,蔬菜批发商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为丰富市民的“菜篮子”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之,期待农民与批发商一起通力合作,丰产丰收!

《中国蔬菜》 感谢 您的陪伴和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迎来大跌,一斤亏1元,市场大面积积压,农民:没准备
关于鲜活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的思考
九成蔬菜价格同比下降 价格回落到2009年的水平
创业者反思:农产品市场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农民今年种什么?这种菜每年可以种两季,最高卖到80元/斤
甘宇:产销对接,不只是收集信息,也不只是提供服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