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期搔抓摩擦皮肤 可能导致淀粉样变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正常皮肤组织中而不累及其他器官的一种慢性皮肤病。

郑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郑州市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倪文琼指出,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可分为苔藓样型、斑疹型、结节型、皮肤异色症样型及结节萎缩型。各型好发年龄、性别、自觉症状、疹型及发病部位都有所不同,临床上以苔藓样型和斑疹型较常见。

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临床诊断需与其他疾病作鉴别

倪文琼主任表示,目前引起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原因不明,苔藓样型和斑疹型皮肤淀粉样变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一些自然因素如高温、潮湿等也是发病诱因,长期搔抓摩擦皮肤会导致皮肤逐渐增厚、角化过度和色素异常,形成所谓摩擦性黑变病,继而可发生淀粉样变,称为摩擦性淀粉样变病。

倪文琼主任指出,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可通过典型皮损、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及Nomland实验阳性来确诊。诊断皮肤淀粉样变时,需要与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肥厚性扁平苔癣、炎症后色素沉着等疾病进行区分,如果通过观察皮损确诊有困难,可通过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和特殊染色来帮助鉴别。

苔藓样型、斑疹型常同时存在

苔藓样型淀粉样变多见于中年人,好发于两小腿,其次为手臂外侧、腰、背和大腿,多对称分布。皮疹刚发病时,呈现褐色斑点,后变为半球形、半径2mm左右的丘疹,质地很硬、呈棕褐色或正常肤色,小腿及背部皮损常沿皮纹念珠状排列,瘙痒剧烈,长期搔抓后丘疹可融合成苔藓样病变。

斑疹型淀粉样变,一般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好发于背部肩胛区,亦可累及躯干和四肢。皮损由大量1~3毫米褐色或紫褐色斑疹聚合成网状或波纹状,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有轻痒,组织病理与苔藓样型类似。

倪文琼主任表示,这两类皮肤淀粉样变的发生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同,若两种皮疹同时存在,则称为混合型皮肤淀粉样变病。二者有密切联系,经常同时存在。斑疹型如果经常搔抓刺激可发展为苔藓型,而苔藓型经治疗后也可转变为斑疹型,因此有人认为它们是同一类型的不同发展阶段。

治疗没有特效药,坚持系统用药,最忌搔抓

倪文琼主任表示,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想治愈非常困难,治疗过程中最忌搔抓,可外用如无极膏、复方樟脑软膏等具有止痒效果的药膏改善瘙痒症状。饮食上要注意避免过度摄入引起皮肤发痒的食物。治疗上可选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加外用维A酸类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局部涂药后保鲜膜封包可提高疗效,高浓度果酸做皮肤剥脱治疗也可让皮损变薄。

倪主任强调,治疗皮肤淀粉样变没有特效药物,需根据自身情况坚持用药,再根据治疗反应在医生指导下做相应调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第二十九章.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皮肤淀粉样变】
神经性皮炎
医门推敲(二)师徒带教篇:针药并用治愈皮肤顽疾
【专家课件】瘙痒性皮肤性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