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彩长廊 | 王才兴:文学,城市的救赎

城市化在加速挺进,城市在日益庞大和变强。城市离我们很近,但城市文学却离我们还很远,有作家如斯说。

炙烫坚硬的城市需要有宣泄的出口:喧腾的城市人,肉身需要安卧,灵魂亟待慰籍,他们的精神渴望诗意和未来的召唤。人们真切祈盼着城市文学的勃兴和繁茂。

相较日臻成熟的乡土文学,时下的城市文学还很单薄,城市人的境遇,城市人的命运,城市人的精神脉息以及未来,还需要更多的作家去赋予关注,去投笔叙写。人们热切希冀,现实文坛能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般,出现张爱玲、茅盾等抒写大上海的精彩,老舍、张恨水等勾勒出老北京的风貌。作家金宇澄曾预言:“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文学同样会完全转向城市书写,完全会把城市作为作者的故乡,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 

作家马汉以书写城市为主,且起步较早。他是地道的城市人,长期栖身于江南的无锡城。他浸淫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诸元素,对无锡城的光影、脉息耳熟能详,了如指掌。多年前他在散文集《水绘的人事》(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中,以生动、可触的文字,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无锡城作了细致的描绘,把这座城市的风土习俗世事人情,它曾经的存在,坐实到他的文字里。

《拯救美女罗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10月)一书,是马汉叙写城市的小说集子。15篇小说摹写了江南城市中的凡人琐事,透过字里行间,分明见到的是城市人微笑中闪烁苦涩的泪花,沉静执着的背后是屈辱隐忍的抗争,乐天诙谐里潜藏的是对世态凉薄无情后的精神救赎。

2

在较长的时空里,马汉从事的是新闻工作。长期的记者生涯使他更多接触了底层百姓的苦厄,深谙市井生存的困顿与维艰,因而他的作品接地气,充斥烟火气,彰显出厚实的气蕴和底气。数十年记者职业,练就了他敏锐的神经,独特的眼光,因而其作品的调性为,庸常中闪出异光,琐屑中焕发生气,素朴中演绎出事理,细微处发掘出真谛大义。

《拯救美女罗娅》中开篇的《亲家》一文,叙述了这样的故事:局长夫人柳淑惠拥有一条名贵品种的犬,萨萨。靠摆地摊卖葱、出租打气筒谋生的瞎子来娣,豢养了一头杂种草狗,奥巴马。一次奥巴马和萨萨偷情媾和。柳淑惠发现后,硬说是奥巴马强奸了萨萨,破了萨萨的处女身。她不但报了警,并多次向来娣索要赔偿。萨萨、奥巴马在再次寻欢交配时,被骑摩托车的人双双劫走,下落不明。全文笔墨诙谐,笑声中淌着悲怆的眼泪;忍俊之后,令人缕缕生痛。风和日丽的叙述中,掩藏着悲情怜悯;荒诞不经的背后,涵盖着严肃的主题:无论血统的高贵与低贱,萨萨、奥巴马的命运最终殊途同归:无论主人的地位显赫还是贫寒,最后都捆绑在一起,成了“同是天下沦落人”。人如狗,狗似人;人生宛如狗生,待到深陷某种特定的情境,蓦然发觉,你我都挤在一条“贼船”,彼此忧欢对等,宠辱与共;在茫茫宇宙前,人人同为上帝的儿子,似连体的婴儿、命运的共同体。小说取名“亲家”,耐人寻味,独具机抒和匠心,强化了全篇喻义,丰润了小说的精神内涵。 

小说《杀手》,叙说的是城市中车祸肇事者(因嗜赌成性,没分得家中财产而报复他人)吕家老二,欠了五条人命。为千夫所指的他,最后从阳台跌落摔死。恶受到惩罚,罪有了应得,正义和善良赢得了伸张。一个近乎因果报应的故事,予人深思,发人深省:其实,真正的“杀手”来自人心底的正义、良知,公理和天道。《拯救美女罗娅》中的罗娅,自小受母亲的溺爱,周围同学的宠爱,因而养成了自我任性,颐指气使的傲慢。她常常和同学玩失踪,闹情绪。经同学商议、撺掇,让费伟对她进行拯救。经过系列的拯救才发现,拯救无效;而此时的费伟却发出了自身也需拯救、谁来拯救他的无奈和哀叹。这一命题呈现广泛的现实性和深远的未来意义,它启迪和昭示人:现代城市人精神和灵魂的疾患,只得倚托个体自身来赎救,借助旁者的力量几近隔靴搔痒,甚而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马汉的诸多小说,着眼于细微处,从纷呈的生活琐事中爬梳出思绪事理,掘挖出深邃的思想,生活的哲理,在庸常中烛见宏志大义,“清如梵室之钟,令人猛省;响如尼山之铎,别有深思”。

3

历史为大人物作传,文学替小人物画像。笔触社会底层,聚焦小人物,对小人物倾注一腔悲悯情怀,赋予深刻的人道关怀,让人在幽暗深处窥见缕缕微光,予人慰籍,传达温情,这历来是文学的一贯传统,也是文学唤醒良知,彰显人性的自觉担当和责任。

在《拯救美女罗娅》中,马汉勾勒了一批城市下层的弱小群体,如《亲家》中的来娣,《波波沙》中的波波沙,《苦夏》中的弹子,《红痣》中的乔东明等等。他们出生苦寒,时时遭遇苦恼、痛楚、悲哀、孤立、无援,默默承受着生命之疼、生存之艰,让读者不时勾起俄罗斯文学中被欺负、被蹂躏的“小人物”形象的回忆。

个体的命运时常取决于两个层面,一者是个体的命运为特定的历史风云大潮所裹挟,所操纵;一者是人物的性格导致个体生存、命运的蹇拙。《波波沙》中波波沙的命运显然属前类。《波波沙》大致情节为,波波沙的父亲姓胥,是个大胡子,被邻居称为胥大胡子。波波沙发育时,没长胡子。引起邻居猜测。从长相上与母亲比较,也长得迥异。于是,少年对自己的身世产生探寻真相的强烈欲望。在获得线索后,只身前往遥远的北京认亲。一路艰辛找到了生身父亲,后妈不容他留下。波波沙没有直捷回家,又去了哈尔滨见生身母亲。最后回北京后,滋生不愿回家的念头。他宿地下室,滞留在天安门广场,以代人摄影为生。无意中得知养父母变故后,他立地赶回,见到凄惨的一幕:养父因思念波波沙,而酗酒猝死;养母罹刺激突患精神病。他后悔不已,严酷的现实让波波沙良知发现,人性复苏唤醒,便自觉承担起替母医治疾病,赡养母亲的义务和责任。波波沙一路困顿,一路艰辛,他的苦难诡谲的命运,既让人嗟叹,予人同情,又折射出历史遗下的印记,时代给予的伤痕。

而《红痣》中乔东明的悲剧,却是两者交替作用所导致。“东风机械厂”工人乔东明暗恋上了行车工秦建华,无意中发现她脖颈处有一颗红痣,夜晚梦见她的左乳房上也有一颗红痣。他藏不住内心的秘密,把这件事捅给两个要好的哥们,不料被旁人听见,到处传播。而女工在洗澡时,发现秦建华在右乳房有颗红痣。于是谣言四起。秦建华因敌不住流言的压力自杀身亡。于是,乔东明被抓,以“反革命梦奸罪”判刑15年。若干年后,赶上“严打运动”,他再次被扯出,被判死刑,执行枪决。其间,既有自身性格中的悲剧色彩,又有时代风云留下的烙印。乔东明作为小人物,命贱如尘埃草芥,在时代大潮中随波放逐,最后命归黄泉。这一悲剧,催发读者禁不住拷问反思,个体的价值何在,小人物的尊严何在?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唤起人们呐喊:社会必须确立完善的社会秩序,建立严格的法制体系,以保障社会个体的人身自由与安全。还有,《苦夏》中的弹子,为了去看望牛棚中的父亲,想尽办法,历经千难万苦,结局却还是空欢喜一场。等等。这些小人物的苦恼和心酸,读者仿如在倾听契诃夫小说《苦恼》中马车夫约纳的絮絮叨叨的数说,眼前晃动着小说《凡卡》中九岁的小凡卡在苦海中努力挣扎的影子。

马汉小说塑造了一群城市底层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不该被遗忘,不该被归零,他们值得被记取。他们如一面镜子,唯有与他们相逢,才能通过他们的存在确认自我的存在,从而观照自身的处境,最终确认人类命运的微弱和卑贱;也让人切切体悟到,原来我们与这些小人物惺惺相惜,同呼吸,共命运。

4

汪曾祺说过,“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理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咂味马汉小说的语言,不难发现,他十分懂得语言在小说叙事中的极端重要,因而他孜孜不懈淬炼语言,矻矻追求语言的个性风格。 

马汉小说集《拯救美女罗娅》中的语言,十分推崇遣词造句,讲究字与字、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他的语言像拧成的一股绳子,无法单独拆开。因而他的语言显得凝练,黏性中带嚼劲,充满张力。就像揉面,面全部揉到了,既软熟,又带筋道,劲道。在小说集《拯救美女罗娅》中,小说《逝去的花》、《复仇》两文(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篇幅不长,语言如行云流水,燕儿轻盈凌波,满含诗意,湿漉漉,元气酣畅。《苦夏》中弹子斗蟋蟀的情节,既趣味盎然,不乏知识性;又妙趣横生,出神入化。《红痣》中的语言像说话,将吴地方言有机融入,顺溜溜如水淌流,一气呵成,又黏又糯,很有咬嚼,撩起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马汉对语言曾作过认真探索和研究,他深谙语言运用的奥秘和圭臬。在某次文学座谈会上,他专门就语言谈过自己的心得。他援举了两个事例来佐证: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写作伊始,周边只有英文打字机,他只得用英文写作。他脑海里塞满许多复杂的念头,但掌握的英文词汇有限,他只能用简洁的英文叙述内容,将丰沛的意蕴诉诸于浅显的文字。反复的揣摩探索,终于形成了叙事简洁、形态紧凑、属于自己节奏的语言风格。另一个是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因匈牙利事件流亡瑞士的她,迫于无奈,只得用法语写作。法语于她,不是母语,是后天习得的外语。在操练陌生的法语写作中,她使用短句搭配的巧妙节奏、率直不繁的遣词造句、毫不做作的准确描写,成功催生出了属于自己的新文体。这里,马汉似乎在向他人揭示语言运用的真谛:小说语言应该返璞归真,回原本初;经过不断捶打磨炼,反复抟弄,找到语感,找到对于语言的直觉。

城市文学方兴未艾。马汉的城市小说,仅是无数浪花中的一朵。当下城市文学正在迅速崛起和建构,挑战和机遇并在。正如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论及城市文学时所说:“在一切未果的时代,人内心隐含的巨大困惑、矛盾和迷惘以及欲望与克制、困难与希望等,也格外复杂和丰富。作家如果能准确地感知和捕捉到这个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他一定是一个文学的大赢家。”对此,我们满怀信心,充满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言巧语”话“厂花”
在宗亲雷小红新书《背影在脚下》发布会上的讲话稿
石一枫笔下的小人物,芸芸众生也可圈可点
纪江明文章撷英:被掘开的微观生活镜像
郭进拴丨周瑄璞和她的作品
失败失意的“暗色写作”只会让读者失去信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