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LEC李老师】戴明管理14要点与丰田生产方式


112日在Line群组中,老友张炯煜先生传来以下的观点,接下来几天,我学习了戴明管理14要点,发觉它与我熟悉的丰田生产方式有许多相同的论述,特将它整理出来,以分享读者。


张炯煜先生的观点:

TPS和戴明十四要点。爱德华・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1950年,二战后美国政府派遣他协助日本工业复苏,他的教导对日本有很大的贡献。以戴明命名的《戴明质量奖》,至今仍是日本质量管理的最高荣誉。他80年代初回归美国,造成很大的风潮。他的著作“Out of the Crisis' 1 当时是洛阳纸贵!连我当时工作的工厂也开始采用 SPC 质量管理方法。著名的戴明「管理14要点」从此被奉为真言。若仔细探讨这「管理14要点」的内容,可以发现它与TPS的精神和做法是一致的。


戴明的「管理14要点」 内容:

1. Create constancy of purpose for improv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2 .
为改善产品和服务创造恒久不变的目的,即要有竞争力,持续经营,以及提供就业机会。


2. Adopt the new philosophy.
采用新哲学。我们处在一个由日本所创造的新经济时代,西方管理者必须迎接挑战,了解自己的责任,并领导转型。


3. Cease dependence on inspection to achieve quality.
停止靠检查来达成质量。第一次就把产品做好,不再依赖大量的检验。


4. End the practice of awarding business on price alone, instead, minimize total cost by working with a single supplier.
废除只以价格得标的制度,以降低总成本的方法来取代,每项物料以单一供货商为原则,建立彼此之间忠实与信赖的长期关系


5. Improve constantly and forever every process for planning, production and service.
持续不断地改善计划、生产与服务的系统,以改善质量与生产力,如此成本也会不断降低。


6. Institute training on the job.
建立工作中培训的制度。训练必须重新解构。管理层必须接受彻底了解从进料到客户的训练。其中心问题是要了解「变异」。这里指的训练是管理者与员工的基础。


7. Adopt and institute leadership.
建立领导力。管理者的工作不是督导,而是领导。管理的目的是帮助员工,让他表现得更好,更有效率的使用机器设备。以成果为重点的管观念(数字管理、目标管理、工作标准、符合规格、零缺点以及绩效评估等)必须革除,代之以领导。


8. Drive out fear.
扫除恐惧。让人人都能有效地为公司工作。


9. Break down barriers between staff areas.
破除间接部门的部门间藩篱。研发、设计、销售与生产人员必须团结合作,并事前发觉产品及服务所可能碰到的潜在问题。


10. Eliminate slogans, exhortations and targets for the workforce.
消除那些要求员工做到零缺点及高生产力水平的口号、训示及目标。这些东西只会造成反效果,因为造成低质量生产力的许多原因是「系统」的问题,而非员工所能控制。


11. Eliminate numerical quotas for the workforce and numerical goals for management.
废除对员工的数量份额,与对管理人员的数值目标,代之以领导。要领导,就必须了解自己及部属的责任是什么?谁是顾客?如何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12. Remove barriers that rob people of pride for workmanship, and eliminate the annual rating or merit system.
排除那些不能让员工以技术为荣的障碍,管理者的职责,必须由仅重视数量改为重视质量,并取消对人员的年度评量或奖惩系统。


13. Institute a vigorous program of educ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for everyone3 .
为每一个人建立一个有活力的自我教育与改善计划。


14. Put everybody in the company to work accomplishing the transformation.
让公司里的每一个人(特别是管理当局)都致力于转型。这种转型是每一个人的工作。

我的學習

参考了几本书,综观其内容,大都容易了解,但10-12的要点却与目前主流的做法相违,特别吸引了我的注意,比较我在丰田系统中的经验,其差异又不会那么大。


第10条:丰田也会提出口号、目标,但这会分解成全公司各部门要努力的课题,而非对系统改善无能为力的人。戴明先生认为若管理者要求的,是部属做不到的事情,结果反而产生了恐惧与不信任。


第11条:「生产管理板」是丰田对于现场最典型的数量份额的数值目标。但若仅止于此,这「生产管理板」很快的就会不见了。丰田将此管理板作为管理者、督导人员与现场之间沟通、改善的工具,而非对作业者的鞭策工具。从其名称就知道它是给谁使用的。登录者的责任是报告生产的实绩与异常,管理、督导者则进行管理异常的责任,确认异常的原因与思考如何对策。对策无效的问题则须上报继续改善,甚至因而启动较大范围的系统改善。


第12条:年度评量或奖惩制度的目的为何?无非希望员工表现最佳。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呢?管理者必须学习如何领导部属,他们必须先了解员工,开发员工潜能,学习运用统计方法,来判断谁需要特别的关注,学习如何帮助部属,让他们维持优良的工作成效,这是管理者与部属之间每天的活动,因此自然能提升整个公司的表现。我认为部属的评量中,至少有一半是管理者自身的评量。


有人将这三条归纳为「人性管理,培养员工以专业技术为荣」,也许这正是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盲点,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与在实务上验证。


注解

1 轉危為安・戴明管理十四要點的理念與實踐,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7/10


2 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ASQ) 貼的原文,http://asq.org/learn-about-quality/total-quality-management/overview/deming-points.html


3 要點6強調的是某特定工作的技能訓練,而要點13也與學習有關,不過更著重發乎自然,有時甚至自願去學習,以迎合自己的願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看“丰田事件”
优思学院|“日本制造”曾经是劣质的代表?看看他们是怎样成长的!
识破管理者的十大阴谋
精益之道:拯救中国民企唯一选择
丰田真正的价值是兑现,真正的目的是流动
跟丰田学员工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