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成药焕发活力, 皮肤疑难顽症一扫而光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 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 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只要辨证准确、使用得法, 其疗效显著。我在临床喜用中成药, 一是剂量小, 不必大包小包, 方便携带; 二是价格低廉,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三是可以免却中药的煎煮之劳, 方便服用良药不苦口,易于为患者接受; 四是中成药经过厂家严密的制备工序, 干净卫生安全有保障。不都是每种病都能用中成药治疗, 急症用汤药, 缓一点的用中成药, 有的急

症中成药选对了也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下面列举几种我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仅供参考。


(1) 黄连上清丸


用于热疮(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是以唇口周围及阴部起水疱为主症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本病多见于热病后或高热过程中, 故名热疮, 又有热气疮、火燎疮之称。临床以实证多见, 常见于肺胃风热和肝胆湿热证, 也有虚实夹杂者。最大的特点是爱复发。人的一生可以罹患几十次或上百次。对生命并不构成严重威胁, 其引起的热痛常常令人难堪, 故需治疗。我总结了一下发病的规律:


①季节性明显, 秋冬之交或乍暖还寒的春夏之交, 燥令当时或生发过旺, 疱疹易生。


②劳累过度、休息不好、睡眠不足, 致使虚火上炎, 即时发病。


③世事恼人, 愁肠百结, 悲哀忧愁,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五志化火成热疮。


④药毒所伤, 唇口周围如涂丹, 热痛交作, 疱疹发作累累如贯珠。


⑤饮食所伤, 炙煿煎炸, 麻辣火锅, 美食当前, 馋涎欲滴, 烧酒助兴, 口唇不堪其苦则疱疹丛生。


以上诸因素引发的热疮, 可以不用外涂药膏如阿昔洛韦之类, 即刻服用黄连上清丸, 次日即可见症状减轻, 二三日后疮口收敛, 一周内平复。副作用是有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泄泻。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不必惧怕。


(2) 步长脑心通胶囊


为陕西步长集团生产的专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非处方类中成药。临床对于改善心脑供血、治疗血管性头痛、防治脑梗死有肯定疗效。我曾治疗数例患者, 症见舌强语謇、口角流涎, 而患者又不想去医院做检查治疗。我让其先使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观察效果, 一二周后患者称症状全部消失。该药具有益气活血, 化瘀通络之功。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 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3) 全鹿丸


我常用其治疗陈旧性荨麻疹和成人夜尿频繁。方源于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由鹿角胶、鹿茸、人参当归、麦冬、肉苁蓉等数十味组成。功能补肾填精, 健脾益气。用于脾肾两亏所致的老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尿次频数、带下。西医所谓的神经衰弱、贫血、低血压、阳痿、遗精及慢性肾炎、久病虚弱属气血阴阳不足者, 均可用之。


举荨麻疹1例


患者章某, 女, 24 岁。西安某高校学生。7 年前因足趾灰甲, 经人介绍用斯皮仁诺胶囊治疗, 愈后遗留小便频数症状。伴腰部酸痛, 畏寒肢冷。在老家县医院化验尿液等, 指标在正常范围, 未予治疗。不久出现全身泛发型荨麻疹, 尤以下肢为甚。瘙痒时轻时重, 病情反复不愈。遂诣我处, 听其主诉完毕, 我判断其用斯皮仁诺胶囊导致肾功受损。嘱其试用全鹿丸观察疗效。后电话追访, 据称服用全鹿丸3 盒后所有症状消失。


(4) 归脾丸


我常用其治疗老年心系疾病所致的多汗眠差等。本品为老牌中成药, 以其疗效卓著, 一直畅销不衰。方由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等十余味组成。功能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 气短心悸, 失眠多梦, 头昏头晕, 肢倦乏力, 食欲不振。属于补益类中成药。


我曾治疗一例单纯性瘙痒症患者


汪某, 女, 68 岁,某中学退休教师。主诉: 前胸后背瘙痒两月余。见面色白, 虚羸瘦弱。检查无皮疹。患者称, 自己患心脏病已有四五年, 茶饭不思, 全身无力。经常心慌气短,夜梦连连。全身上半部汗出如洗, 尤以头面部为重。服用西药无助症状改善。切其脉, 沉细无力略带弦涩。为久病心血暗耗心脉痹阻。嘱其西药不要间断。加服归脾丸并丹参滴丸, 常规用量。一月后来诊, 睡眠转佳, 食欲增加, 瘙痒早已不再。出汗大为减轻。患者不愿服用汤药, 要求成药继续治疗。于是再与处方归脾丸, 嘱其常服就当吃保健药。


(5) 大黄虫丸


为中医千年传统名方, 源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由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虫等中药提炼而成。主治虚劳内有干血, 形体羸瘦, 腹满不能饮食, 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亦治妇女经闭, 腹中有块, 或胁下癥瘕刺痛。草药与虫类药并用, 平淡与峻剂兼施; 看似威猛, 实则平和; 祛顽疾不露神色, 除沉疴彰显奇功; 祛邪不伤正, 补虚能致新。不知者畏之如虎, 善用者如获至宝。


诸药中虫咸寒入血, 攻积血、消肿块、通经脉, 合大黄通达三焦以逐干血, 共为君药。桃仁、干漆、水蛭、虻虫、蛴螬活血通络, 消散积聚, 攻逐瘀血; 黄芩配大黄, 清上泻下, 共逐瘀热; 桃仁配杏仁降肺气, 开大肠, 与活血攻下药相配有利于祛瘀血; 而地黄、甘草、芍药滋阴补肾, 养血濡脉, 和中缓急;黄芩清宣肺气而解郁热; 以酒送服, 大行药势。诸药合用共奏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之效。本方特点是以通为补, 祛瘀生新, 缓中补虚。主要用于五劳虚极所致正虚而致血瘀之证。多例证明, 对皮肤科常见的聚合型痤疮、瘢痕疙瘩、面部色斑、扁平苔藓、鱼鳞病有良效。有的结缔组织疾病如硬皮病也能收到较好效果。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尤其有效, 患者不论男女, 病程不论新久, 配合外用药常能收到理想之效, 未见副作用发生。


(6) 防风通圣丸


俗谚“有病没病, 防风通圣”。其可治病又可防病, 而且作用平和。市面上购买价格不贵, 是老百姓居家必备的好药。早在20 世纪就有人用防风通圣散治疗肥胖症。日本汉方医家通过大量病例研究证实, 该药对30岁以下的女性肥胖者有肯定疗效。还有人用其治疗目疾, 如暴风客热、睑缘赤烂等, 屡用屡效。另有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脑病后遗症、慢性阑尾炎、高血压、斑秃的报道。可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 如荨麻疹、湿疹、银屑病、丹毒、玫瑰糠疹、神经性皮炎、面部色斑、多发性疖肿等。


防风通圣丸属于解表类中成药, 来源于刘完素《宣明论方》, 由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诸味组成。功能解表通里, 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 恶寒壮热, 头痛咽干,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风疹湿疮。


国外研究者常将其用于肥胖体质, 并作为脏毒体质的体质改善药, 广泛用于临床, 扩大了其使用范围。方中大黄、芒硝攻下里实; 麻黄、荆芥、防风、生姜发表逐邪; 连翘、防风、桔梗、川芎祛风解毒; 黄芩、栀子、石膏、滑石清泻里热; 当归、芍药、川芎、白术、薄荷调血和中; 白术、滑石利尿通淋; 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有发表太阳之表(皮肤系统), 攻下阳明之里(胃肠系统), 和清热和解少阳(胸廓部及心下部) 的作用, 能将郁滞于体内的食毒、水毒、梅毒、风毒等一切毒邪通过皮肤、泌尿道、消化道排出体外, 而达到清除充斥于三焦及表里内外之病邪的目的。故而可改善脏毒证体质及治疗诸多疾病。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该药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抗炎、抗变态反应、增强免疫功能及较强的泻下作用。其次尚可降低胆固醇,抗血栓, 抗心律失常,并有降压作用。


我发现该药最好的作用是治疗轻症痤疮, 对较顽固的瘢痕性痤疮或聚合型疮需要配合辨证方或大黄虫丸来对付。该药味甘淡, 有缓下作用, 这可能是其作用原理之一。


其次, 还可以用于治疗单纯疱疹(中医称为热疮)。疱疹发病很快, 有的可在几分钟内发病, 防不及防。用防风通圣丸治疗, 首次剂量为常量的一倍效果最好。


以上内容摘自《韩世荣(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第二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医李子质带状疱疹治疗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案
治疗带状疱疹的绝招秘术!
牛阳教授治疗带状疱疹经验探析
湿疮(湿疹)的中医治疗
蛇盘疮痛痛痛, 来看中医有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