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不可错过的这4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当你漂泊他乡,远离故土时

不知你是否会感怀、想念

也许那一声乡音

那熟悉的地名

都会让你陷入无限的回忆中

2013年起

国家陆续命名第一至六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而在山西,共有40个镇村上榜

对于山西人来说不仅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那些可能被忘记的东西

终于以某种方式再次重现

快来看看有有没有你的家乡吧!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位于山西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静升镇,坐落在风景秀美的绵山脚下,依山傍水,一条大街横贯东西,九沟、八堡、十八街巷散布于北山之麓。错落于小水河畔的王家大院、红庙和文笔塔等古建筑群,是古镇静升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展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浓郁的人文景观风貌。现存大大小小的店铺、典当行、水井、石板小路、戏台等依稀可见当年静升的繁荣景象和独特的人文气息。

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碛口座落在黄河和楸水河的三角冲积而成,仅知在明末清初,临县天灾人祸,人口不到2万,但碛口非常萧条。当时集镇2公里的侯台镇。传言“先有侯台镇,后有碛口镇。清朝乾隆秋水河冲毁侯台镇,碛口镇开始兴盛。碛口在清朝乾隆年间,得益于大同碛险关,以及晋商的的辉煌,成为“晋商西大门,黄河大码头”。时有州县之分,就是说碛口一半属于永宁州,一半属于临县。

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汾城古建筑群位于襄汾县西南汾城镇中,距襄汾县城公里。汾城古建筑群是古太平县城的主要建筑,太平县创建于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汾城,顾名思义,也就是汾河岸边的城邑。所谓“汾城”又名临汾城,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城邑,其旧址在今襄汾县南端与新绛县交界处的晋城村。《史记·秦本纪》中:“(秦昭襄王五十年)益发卒军汾城旁”即指此地。西汉因在此置临汾县,县域包括今新绛县和襄汾县南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分临汾县北境设泰平县,县治即今襄汾县古城镇。北周为避周文帝宇文泰名讳,改为太平县。唐贞观七年(633年),太平县移治敬德堡,即今汾城镇。

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娘子关镇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位于晋冀交界处,是山西的东大门,距平定县城45公里,因地势险要,史称“天下第九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西口,山西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 故得今名。

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

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Daiyang Town)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市区22公里处

被称为“三晋第一镇”,拥有北方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 2008年10月,被国家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阳镇历史悠久,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曾是古阳阿候国、古阳阿县治所在地,在明清时期是全国最大的手工制针基地之一,手工业、商贸业繁盛一时。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大阳汤帝庙,以及天柱塔、烈士亭、无梁殿等一批文物单位,裴家大院、张家大院、段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一批明清民居。

山西省天镇县新平堡镇

新平堡镇位于山西省最北端,今属大同市天镇县。与河北、内蒙古自治区交界,所谓鸡鸣听三省。在古代因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相接壤,其历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历代为战略要地。新平古镇历史悠久,长城文化远远流长,虽经岁月沧桑,人们从它长城遗迹和众多的明清古建筑中也能窥探出其久远的历史痕迹。它是永不逝落的文明。

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

润城镇,一直是山西阳城县最繁华的城镇之一,富商巨贾辈出。沁河明清时称“洎水”,它如乳汁浸润,哺育了润城镇的人们。明末时,富庶的润城镇曾多次遭到流寇的袭扰,为了抗匪自保,润城修建了3座城堡:屯城、刘善城和砥洎城。几百年过去了,屯城与刘善如今仅存遗址,只有砥洎城基本保留了下来。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7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已是韩赵相争的重镇。古称“少城”、“小城”,因冶炼业兴旺曾称“铁冶镇”,明嘉靖三十八年改为“润城”。早在隋末唐初,这里就已经有了冶炼硫磺的手工作坊。到了明初,又创造了土窑生产硫磺的技术。

山西省泽州县周村镇

山西省泽州县周村镇位于“鸡鸣一声惊三县”的华阳山脚下,东与川底乡毗连,南与李寨相接,西与阳城县北留镇接壤,北邻沁水县,素有泽州西大门之称。周村镇原名长桥镇,据《泽州府志·陵墓》记载,西晋平西将军周处墓葬与镇西,并修有周孝侯祠,故将长桥镇更名为周村镇沿用至今。周村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便是商贾云集之地,素有“行山重镇”、“丹水名区”之美誉,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上著名抗金义军首领梁兴、近代著名教育家郭象升等皆为镇人。

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碛口座落在黄河和楸水河的三角冲积而成,仅知在明末清初,临县天灾人祸,人口不到2万,但碛口非常萧条。当时集镇2公里的侯台镇。传言“先有侯台镇,后有碛口镇。清朝乾隆秋水河冲毁侯台镇,碛口镇开始兴盛。碛口在清朝乾隆年间,得益于大同碛险关,以及晋商的的辉煌,成为“晋商西大门,黄河大码头”。时有州县之分,就是说碛口一半属于永宁州,一半属于临县。

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位于太行、王屋两山之间的沁河岸畔

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

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

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位于介休盆地东南三面沟壑

一面平川的险峻地段,海拔1040米

是我国现有比较完好的一座

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为一体的

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

是一个融多民族文化为一体

住百家姓的千年古村落

堪称一部厚厚的史书

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西文兴村,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从村落选址、规划布局、居民建筑

细部装饰以及风俗民情等

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研究柳宗元文化的活化石

也是一个深藏儒家思想

传承封建礼教的建筑博物馆

“古香古色、古风犹存,古箴古训、寓意深刻。”

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梁村,是一个由一街五堡组成

布局呈凤凰展翅之状的古村落

人称“凤凰村”

村内主街道为砖道

并实行“户户通”

村北与尹回水库接壤

村的东西两侧是惠济河和其支流河道

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良户村被誉为一座活着的太行古村落

北枕凤翅山,南耸双龙岭

东与冯村村相邻

西过章庄村和高平关老马岭相连

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郭峪村历史久远、规模宏大

郭峪建筑群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

现存传统院落在建筑格局、形式

材料以及工艺等方面保持原状

整体设计和营造均出自当地工匠之手

是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真实体现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小河村隶属于阳泉市郊区义井镇

是著名红色作家石评梅女士的祖籍地

山清水秀,民风朴实

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丰富

山西省汾阳县僧念镇师家沟村

师家沟,是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

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

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

南边临沟,避风向阳

它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北方与山西的民居特色

分为主体和附属建筑两部分

山西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

这里是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

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

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

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山西省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

夏门镇位于灵石县城西南部10公里处

是大运路和东夏县交叉之地

这里文明交汇、文脉深厚

夏门镇的古堡文化可谓别有风情

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

窦庄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境内

西距沁水约50公里

西依榼山,三面环水

是晋东南地区明代中后期著名的大型古堡建筑群

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上庄村自古以来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从明代中叶至清初的百余年里

这里共涌现出了五位进士,六位举人

贡、监生员等有数百人之多

现有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宅院四十余处

体现了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

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店头村

店头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店头村群山环抱,古槐参天

一座座窑洞鳞次栉比

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山坡上

从东向西绵延约两公里

气势宏伟,景色壮观

山西省阳泉市义井镇大阳泉村

古名德裕城

后因这里泉水很多,风景甚佳

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

故名漾泉,谐音而称阳泉

明嘉靖年间

以村北寺沟古庙为界分为大阳泉、小阳泉2村

大阳泉地处小阳泉南侧,村子较大,故名

山西省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

西黄石是清代民居保存十分完好的古村落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

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层楼迭阁、错落有致、工艺精湛

功能齐全的建筑风格与工艺水平

既具北方民居高大雄浑之气势

又有南国园林玲珑秀雅之风韵

堪称北方汉民族城堡式建筑群中的一枝绚丽的奇葩

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

西靠牛山,东临丹河

太洛路穿村而过

自古便是高平通往晋城的必经之路

这里依山傍水,地势优越

是高平市晋商大院高度密集的古村落

民居古建星罗棋布,古街老巷旧貌犹存

其中仅清中前期的院落就有近百处

这些民居从建筑工艺到数量均为高平之最

山西省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湘峪村的最大特色是原汁原味

整个村庄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

村内的三都古城最具历史文化价值

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内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

和南北向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

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山西省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

宁武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境内山、水、林、洞、谷、石

瀑、寺、甸、关等

自然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旅游资源品种之多

密集度之高都是全国少有的

山西省太谷县北洸镇北洸村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北洸乡距县城五公里处

南临凤凰山,北傍108国道

南同蒲铁路

村周围皆为农田林网

远离现代工业区,自然环境良好,交通便利

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冷泉村

在悠久的历史上

冷泉村占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因冷泉地处晋中盆地南端

是灵石县雀鼠谷的北口

三晋腹地之咽喉,扼南北交通之要冲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古往今来是秦晋通商必经之路

兵家军事之要塞

素有三晋雄关,河东重镇之称

山西省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

李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阎景村

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

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

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山西省新绛县泽掌镇光村

新绛县泽掌镇的光村

是一个文物古迹遍地、文化底蕴深厚

极具研究价值的古村落

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光村传统建筑的主要特色是民居院落形式多样

基本上以四合院为主

山西省襄汾县新城镇丁村

丁村民居始建明代,清代续建

一幢幢气势恢宏的古民居

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古石器

这里记叙着明清建筑的辉煌

更记录着旧石器时代文明的足迹

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郭壁村

地处沁河西岸,隶属嘉峰镇

古时,这里曾是沁河的渡口之一

由于它背山临河,村人遂在河边高筑堤坝

远望如郭,实仅一壁,故名郭壁

郭壁村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村中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居建筑遗存

山西省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

大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特别是历经宋明清时期

形成了独特多元的地方文化

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城堡

民宅、商院相结合的古建筑群

“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等

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

拦车村位于泽州县晋庙铺镇境内

雄踞太行南端,地处晋豫交界

左控东京汴梁,下瞰东都洛阳

右连西京长安与尧都平阳

一驿而连四京

拦车村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称“晋南屏翰”

山西省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

冶底村位于泽州县南村镇西南

东依晋普山,西接清化古道

北枕高岗岭,南沿冶底河

冶底村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

山西省平顺县阳高乡奥治村

奥治村位于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

房子依自然坡势构筑

道路也是顺地势曲折回转于其间

与平地而建的村庄形成强烈的对比

但村落总体格局风貌依旧

是一处具有上党山区坡地人居特点的

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村落

是一处保存了明代晚期以来庙宇

民居遗存的具有历史风貌的古村落

山西省祁县贾令镇谷恋村

谷恋村位于祁县贾令镇

谷恋村是祁县为数不多的有历史文化渊源的村子

谷恋,就是恋谷

谷者,土地,衣食,乡亲父老

寓意教育子孙后代要知山守谷

知荣守辱,不忘家乡,的意思

谷恋村以文化名人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著称

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

伯方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古建丛集,人文厚重,远近闻名

该村不仅是清初一代廉吏毕振姬故里

而且由于近年发现的“唐玄宗泰山封禅图”等精美壁画

越来越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和世人的瞩目

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

屯城村位于阳城县润城镇东北部,沁河东岸

阳电专线和润端公路依村而过

交通便利,土地肥沃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是永恒的

那些看似窄小破旧的道路

墙壁斑驳的旧式建筑

皆是真实的人类文化与城市发展轨迹的记录簿

历史和文化才是一座城市长盛不衰的魅力与个性

在这些古老村落的背后所隐含着的民俗民风

独特历史构成了山西的底蕴和内涵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

因为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

城市的发展才具有了历史的延续性和连贯性

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市民才能拥有同一份记忆

才能让情感联系得更为紧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不可错过的4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___山西篇
山西40个最勾魂的古村镇 开车出游 不出山西就能享受复古风
?? 山西居然深藏着中国30个文化名镇名村,你知道吗?
中国古村落【106】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山西省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系列之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