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果园主的心灵鸡汤:你对果园的定位和要求,决定了果园的未来

冯绍林(右)在绿舟农场
这是一家冯绍林(绍兴哈玛匠机械有限公司)向我多次推荐的果园。在他的言语中,这家果园是他在江浙沪一带见过的、果园规划和机械化水平都是位列前列的好果园。
“在战略方向上确实做得不错。”当我在江苏省丹阳市绿舟农场看到果园现场时,不由自主地赞叹道。还是第三年的新园,尚未投产,所能评价的就是果园的整体规划和果园主的理念目标,我称之为“战略方向”。
“没有没有,”李鹏峰谦虚了一下,他是这家果园的具体管理者,从他的言语表达就能听得出来,他也是“花果飘香”的忠实粉丝:“我们只是比较‘贪’而已,既想通过‘省力化’把面积做大,在采购商那里有份量;又想学日本人的‘精致化’,把品质做好。”

“连枝式水平棚架
“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栽培模式?”我在江苏见过这种新型的梨树栽培模式,也是平棚架,主枝头衔尾,一字连排,我戏称之为“一字长蛇阵”的树形。
凡是够“变态”的树形都出自日本人之手,这种梨树树形也不例外,日本称之为“连枝式”。最大的“变态”之处是没有主枝延长枝,所有的主枝都通过靠接的方式链接在了一起,营养互通,实现“共产主义”。
“建园前,我们在俞老师的手机上看到两张这种树形照片,瞬间把我们震撼到了。”吴建明是绿舟农场的大老板,2017年春节回乡时偶遇一在常州种梨的安徽砀山人。他好奇地问道,砀山梨名气这么大,为什么不在砀山种梨,反而跑到常州种。砀山人告诉他,你们这个地方种出来的梨好吃,价格高,还好卖。这一下子就触动了吴建明作为商人的经济敏感性。随后就拉上李鹏峰到处考察梨园,准备大干一场。最初考虑用开心形的水平棚架,后来机缘巧合在买梨苗的时候认识了浙江海宁的种梨高手俞美良,这才有了这种新树形。

让吴建明怦然心动的两张照片
“居然还有这么炫的树形,好,就是它了。”吴建明形象地描述当时看到这两张照片之后兴奋的心情。
“从这两张照片我们能看到我们所期望的机械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李鹏峰详解道:“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和很多老师聊过各种树形,包括开心形的水平棚架,因为我们没有种过梨,所以对他们描述的整枝的方法都很难理解。如果我们都无法理解作业方法,那员工不是更无法理解。而当俞老师向我们介绍这种树形时,侧枝就像鱼刺一样规范排列,每40厘米留一根侧枝,侧枝上每30厘米留一个果,可以数字化管理,这不就完美解决了我们原先担心缺乏熟练工人的问题嘛,又符合我们做机械化的理念。”

吴建明(左)和李鹏峰在梨园
“我当时就认为这种树形光照好,肯定能种出最好吃的梨来,我们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吴建明补充说。
“又要做得多,又要省钱,又要省工,又要省心,还要品质好,所以说我们做农业是很‘贪’的。”李鹏峰再次提到他们的“贪”念。
在确定种植模式之后,吴建明和李鹏峰迅速赋予实施,当年就在访仙镇承包了450亩土地,建起了全国首家规模化“连枝式”水平棚架梨园。
 
“这两年做下来,你们觉得这种种植模式从技术角度来说,有没有需要调整或者不断改进的地方?”我其实是担心新树形的适用性问题。
“有。”李鹏峰答道:“一个是行距变了,新建园的行距从原来的4米变成现在的5米;一个是作业的程序变了,原先是先种植,再建棚架,现在是先建棚架,再种植。目的都是为了机械能更好地通行。”

绿舟农场的新建园
“从果园机械经销商的角度,你怎么看这家果园的整体规划?”说到机械,我想听听冯绍林的看法。
“在南方,有这么多雨水、有排水沟的情况下,他这样的果园设计已经做得很棒了。但是,从机械应用的角度,我希望他们能更上一层楼……”冯绍林应道。
“你希望全部做成暗沟那就更好了。”我猜道,因为这一路我们已经聊了不少关于果园暗沟的话题。
“当然,做成暗沟那就更好了,他就不用去考虑机械的适用性问题。但是他现在还在投入期,后期再加上也是没问题的。”冯绍林也体谅果园主的前期投入问题。

果园中影响机械作业的排水沟
“其实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在考虑采用暗沟,但是核算了一下成本,如果按照我们的标准,成本是比较高的,差不多要3000~4000元/亩。”李鹏峰解释道。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算的,实际上要不了这么多。”冯绍林疑惑地问道,我们刚从无锡市惠山区建勤家庭农场过来,正在把明沟改暗排的孙建勤告诉他,核算下来的改造费用不超过1500元/亩。
“3000~4000元/亩做出来的暗沟应该还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吴建明不认可孙建勤的改造方案,他解释道:“因为暗沟的质量要求我认为是非常高的,我们要做到起码50年没问题,如果你做得马马虎虎,混个三五年下面堵住了也不知道,那对梨树来说,是毁灭性的。”

高标准的棚架和机械通道
“对所有长期使用的东西,我们都是按高标准去做的。”李鹏峰接着补充道:“就像防鸟网,我们的防鸟网比别人贵了差不多1倍。但是我们觉得是划算的。别人的防鸟网只能用3~4年,我们的防鸟网能用8年,现在人工费贵啊。”
“从投资者的心理来说,基础设施投资高标准,反而更划算?”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对大多数果园主来说,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都是抱着一种能省则省的态度。
“对,长期来说肯定划算。”吴建明和李鹏峰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这句话。
吴建明紧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果园投资是一种长效投资,要考虑到各种恶劣天气,要么不投,要投就干脆一步到位。像我们的这种棚架,都是按照高标准来做。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在全国范围内你都很难找到比我们更好的棚架来。包括果园机械的投入,光去年我们就花了150万元,像这台躲避式割草机就是从冯绍林那里买的,12万元,还有两台打药机50万元……”

李鹏峰在作打药机的作业示范
“现在整个果园投资多少钱了?”我问眼前这位似乎不差钱的果园主。
“不算其他设施,一期的450亩至少投入2000万元。”李鹏峰应道:“像现在一期加二期共700亩地,我们光有机肥每年的投入都在180万~200万元之间,每亩地最少5吨有机肥。我们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要求最起码达到3%。”
“那你们对投资回报的效益预期有没有核算过?”我愈发好奇地问道。
“我们也没仔细算过。”吴建明说:“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们对它的营利模式还是比较看好的。参照周边种梨的产量(5000斤/亩)和价格(3~4元/斤),我认为一亩地怎么也能卖个1.5万~2万元吧。而且我们采用的这种种植模式和机械化水平,比老百姓要省工省力得多,如果品质能达到我们的期望的话,我认为与老百姓相比,我们是有竞争力的。”

众人在果园中交流心得
我没有吭声,因为无法表达对这种效益预期的态度,我也见过太多果园投资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这家果园值得我持续关注,因为我想印证他们留给我的一个论点:
前期投入的高标准,能否反映到以后产品的高标准?
 
2020年3月2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题发布」2020江苏省梨产业发展报告
换个方式种梨树 棚架栽培效果好
果树整形修剪秘笈(全)
日本这种梨树栽培方式,国内也是一直在悄悄研究的
果树树形修剪——必备手册!
棚架梨树体结构搭建 棚架梨树整形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