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街道时代:中国顶尖人才抢着去街道办?

近日,余杭区的街道出了名。一张杭州余杭区招聘公示的截图引发网友关注,街道办招8人全是清华北大毕业生,出生年份为1989至1993年间;6个北大,2个清华;6个硕士研究生,2个博士研究生;文科和理工科各占一半。

这个现象引起关注,是因为人们内心里有各种疑问和惊叹:就业形势已经如此之差了吗?这些硕博们也太大材小用了吧?学历“通货膨胀”到这个程度了?这些人是怎么想和怎么选的?努力奋斗十几二十年,难道只是为了进街道?谁还能拒绝诱惑去做科研?余杭抢人真猛!35万年薪起,给钱给福利!原来我们都不配进街道!街道被严重低估了!……

后来,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做了官方回应:

1、这是2018年初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不是今年的;

2、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街道工作并非大材小用,是余杭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工作专业性强,亟需更多的青年才俊在经济社会的服务管理上做好专业支撑;

3、毕业生原来看重省级单位、大国企、优质民企,很少关注到地市,更别说区县。余杭主动去宣传、去招聘,改变他们的看法,效果良好。这样也有利于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这份回应,顺势又扩大了余杭的影响力,因为他们对人才的理解、优待能力都很卓越。

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历史沉淀很深;近些年来更是因为阿里巴巴、梦想小镇、良渚遗址的所在地闻名于世。科技和文化底蕴齐飞,让这里充满了吸引力。

除了余杭区,深圳的南山区也一并出了名。因为里面有一个更传奇的个案:中国科技大学应用物理学本科、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博士、曾经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现在就任深圳南山区街道桃源办事处副主任。

南山区,深圳的科研、教育、体育中心,是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所在地。截至2020年6月,南山已经累计培育出164家上市企业,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达170家(仅次于北京海淀区,约228家)。特别是,腾讯、华为、中兴、大疆等所在的南山区粤海街道,被称为中国最牛街道,辖内资产总额前几年就超1万亿。

果然有好公司的地方,就有好街道。地理上的名企集聚,也成就了街道时代这一现象级。

由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携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组成课题组研究显示:

2019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的前十分别为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广东广州市黄埔区、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广东广州市番禺区。

杭州余杭区排第七,但不见深圳南山区的身影。

又一份报告——工信部研究院赛迪顾问的《2019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显示:前十名分别是,广东深圳市南山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山东青岛市黄岛区、广东深圳市宝安区、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广东佛山市南海区。

深圳南山区排名第一,浙江杭州余杭区排第12位。

这里的每一个区的每一个街道,可能都藏着增长引擎和发展密码。指标体系一变,可以看到其实每个区也还有多维的提升空间。发展是永不停歇的。

人们也开始质疑,硕士博士甚至教授都去做公共管理相关的活儿,都去端铁饭碗,那谁搞科研?十七八年的苦读和奋斗,难道就是为了去街道?

其实,仔细想想,这里面蕴含着的还是一股焦虑,对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和科研人才缺口的焦虑。这些选择去街道工作的人,其实还是个案,都是一个系里的某一个人的选择而已。街道特殊、人也特殊,这份结合更特殊,才造成了舆论的关注。

现在的政府特别是好公司聚集的政府,其实都是“投行”,依照投行的选人、选专业的标准,这样多元化的人才组合和优待,丝毫没有问题。这样的区和街道,在中国也找不出几个。

顶尖人才聚集在顶尖街道的现象,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逻辑——赢家通吃、马太效应、头部优势+先发优势。

余杭的街道吸引顶尖人才不稀奇,与南山相比,上市公司仅为它的15%,GDP仅为其46%,国家级高新技术数量不到其28%,它也面临追赶和学习之路。

只是关键问题是,大部分街道和其他基层怎么办?大部分毕业生怎么办?科研怎么办?

我们来解剖这些问题,街道是基层。去基层这个概念,其实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倡导二十余年。

两千年初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我们接受的教育。我们这一代,还残留理想主义的色彩。每年毕业典礼上,总有代表发言,真的是深入西部偏远地区的基层。直到2009年我们硕士毕业,我们身边依然有同学,去扎根汶川,因为2008年那场震惊世人的大地震,她要去奉献自己。十几年过去了,她还留在四川,做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副县长。

第二个问题,大部分毕业生怎么办?现在的就业问题很严峻,需要我们转变自己的思路,人不一定只追求一个稳定而长久的工作,跨界、兼职、灵活就业等等形式,各种突破传统观念的新的就业思路,才是这一代人应该思考和实践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提前接受考验,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多领域的接触,每个经验都不会浪费,每一步都算数。

第三个问题,科研的问题很复杂。做科研是要基于热爱的,要培养这种热爱和坐十几年冷板凳的精神是不容易的。做科研不是所有名校的硕博都适合的,它需要某种特定品格,需要智商和定力超高,不是高薪、光鲜亮丽的名声能够持久激励的,出成果是硬核实力加时运的产物。

我们硕士同学的毕业选择非常多元化,但做科研选择国内外高校工作的竟然占到1/4以上。十年过去了,才慢慢有了出成果的人。最近刚得知同班同学,在学术上成绩斐然。硕士毕业后,她去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后来又在世界银行工作,现在在北大教书,刚获得“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这个奖项,第一届获奖的人是林毅夫等,第二届是吴敬琏、蔡昉等,与这届同时获奖的是南京大学前党委书记、前农业部农研中心主任等前辈,我们同学是85后。

鼓励每个人做不一样的选择,而不是一窝蜂地去进行同质化的追求,总有人怀抱着实力和初心,会在某个方向上发光发热,延续使命感。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一直不乏智商超高,非常低调做事的超强大脑,一直在各个领域做着真正的脊梁,他们没有高喊什么使命,也不需要宣传和推销自己,只是做着自己的事。

另外,我有个观点,互联网越博大,街道和社区可能越重要。互联网给了我们全球视野、大视野、驳杂全面的信息,也给了我们社会精细治理的工具,便于运行城市大脑、进行精细化的网格管理,以余杭区为例,疫情之下,余杭区联合阿里巴巴推出了健康码迅速推广至全国。我们总说,中国商业博大仍在,精深何处?或许有个答案藏在街道和社区里,街道管理若能更精细、专业、智慧,服务好人才,营造良好的智慧型的融洽氛围,社区里的人们志同道合、守望相助,或许也能成就博大精深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批人员基本会是未来数字政务时代第一批技术型官员
清北毕业生当街道办事人员,听听教授、博士们怎么说
清华北大毕业生为何选择到这里的街道就业?
清北硕博街道任职,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了吗?
1 N10:你是第8#访问次数#个引爆小宇宙的人
禹杭之地再出发丨“稻香聚才十条”为新老村民定制“造梦空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