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空问答

据说,“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说的。这句话是对“佛教、道教和儒教”三大教的辛辣讽刺,是对三大教后世传人的挖苦和嘲讽。大概意思是说:所谓的和尚,就是佛教的罪人,因为大多数和尚徒具其表,没有得到佛家学说的精髓,却招摇撞骗于世上,败坏佛教的名声和清誉。同样的道理,所谓的道士是道教的罪人;所谓的秀才也是儒教的罪人。

“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发人深省,说得的确入木三分、振聋发聩,现实生活中,的确处处可见这种现象。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悟出两个道理。

第一个道理:半桶水越晃荡。

从“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可以悟出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半桶水晃荡”。不管是学一门技术还是学一门知识,切忌浮躁、自大,一些人才学了一点皮毛就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了不起,到处招摇、炫耀,以专家学者自居,开口闭口拿大帽子压人,真要他说出真知灼见的话,却又支支吾吾半天不得要领,最终让人看穿他只是半桶水的本事,反倒落了个灰头土脸的下场。

现实生活中这种“半桶水晃荡”的人并不少见,比如说司马迁写了《史记》,在他看来,司马迁简直错得一塌糊涂,开口就敢攻击司马迁至少错了一千处,甚至一万处,乍一听,感觉他应该是个史学家,否则怎么敢这么大口气指摘司马迁的《史记》?但你要他拿出具体例证来,却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反过来横眉怒目对待质疑他的人,呵斥道,你知道何谓学术研究?何谓学术的权威著作?引用权威著作的方法?俨然大学问家的作派,令人无语。

第二个道理:过犹不及。

从“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可以悟出的第二个道理就是“过犹不及”。后世的一些假和尚、假道士、假秀才,对自己学说脱离实际的吹嘘和夸大,往往适得其反,这就是过犹不及。这些年来,网友中一直有个关于传统武术的争论,很多网友从影视及文学中得来的理论,认为我们国家传统武术曾经十分辉煌,高手辈出,尤其是一些地摊文学里耳熟能详的那些名字,比如黄飞鸿、霍元甲、杨露禅、董海川、孙禄堂等等,被一些地摊文学和影视剧描绘得神乎其神,简直具有“超人”一般的能力,那些地摊文学和影视剧给了网友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自然而然把他们想象成神仙一样的人物。

但很遗憾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如今对很多近乎神秘色彩的武技已经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进行证伪,因为人体总是有自身无法突破的极限。比如,一百米跑,上述那些伟大的武术家们,能快过当今的世界纪录吗?恐怕是不可能的。其实,很多运动数据,就是这些所谓武术家们的上限。我们不能把历史上的人物进行无限想象和夸大。否则就是如同“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所讽刺的那样,明显是过犹不及了。

由此可见,做学问也好,学技术也好,最难得的是得其要义,懂其精髓,学会了本质,这才是最高境界。如果只是学了一点皮毛或形式,或者出于愚昧无知或个人私利,而拼命进行脱离实际的吹嘘和夸大,无疑都是对学问和技术本身的糟蹋和犯罪。就应了郑板桥说的这句讥讽的话:“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郑板桥讲“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
“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你觉得有道理吗?
笑话里的语言学
民间故事:僧道悬案
史记中所记载老子与孔子的一段谈话,居然暴露了孔子这样的想法
司马迁说:孔子与老子是道不同而不相为谋。老子与孔子差别在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