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辨别是非 认识大体

辨别是非 认识大体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快:称心如意,满足、发泄。

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疑惑就放弃自己的独特见解,也不要太固执己见而忽视别人的忠实良言,不可因个人私利,在背地里施小恩小惠笼络人心而伤害整体利益,更不可以假借社会大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人愿望,发泄个人不满。

事物是相对的,什么事一旦过度便变质,人固然要有从善如流的习惯,但决不能“人云亦云”,所谓“千人盲目一人明,众人皆醉我独醒”,正像《列子·周穆王》中那个小孩那样。

秦国姓逢的人家有个小孩,小时聪明,长大了却得了糊涂颠倒的怪病,听到歌声却认为是哭声,看见白色却认为是黑色,嗅着香气却认为是臭气,尝着甜味却认为是苦味,做了错事却认为是正确。心意所到之处,天地、四方、水火、冷热,没有不颠倒错乱的。一个姓杨的告诉逢氏说:“鲁国上层人物有各种本领,可能会治好你儿子的病吧,你何不去找找他呢?”他父亲便去鲁国,经过陈国,碰上老聃,因此告诉他儿子的病症。老聃说:“你怎么知道你儿子糊涂呢?目前天下的人都不明白是非,对利和害也糊里糊涂。这样的人很多,本来就没有明白的人。而且一个人糊涂不致危及一家,一家人糊涂不致危及天下。如果天下人都糊涂,谁能纠正呢?假若天下人的心全像你儿子,你就反而糊涂了。悲哀、快乐、声音、颜色、气味、是非,谁能纠正呢?而且我这话不一定不是糊涂的话,何况鲁国那些人物是糊涂人中最糊涂的,哪里能够解救别人的糊涂呢?担着你的粮食,不如赶快回去吧。”

孔子说:不要光凭一个人说什么来认识他、推举他;也不要因为一个人有缺陷而废弃他好的思想言论。

三国时期诸葛亮,可以说是很能知人善任的,而且又很熟悉管子的学说。管子说:言勇者试之以军,言智者试之以官,所言而不试,帮妄言者得用。但是,诸葛亮在任用马谡上,却犯了个大错误。马谡兵书读得好,也善于参谋军机,出过好些计策。虽然他缺乏临阵作战的经验,诸葛亮在守街亭的问题上也有犹豫,但因赏识他的才华,最终还是派他做了主将。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思过其行,诸葛亮因为他的“言”、“思”之长而错用了他,致有街亭之失,破坏了整个军事行动计划,初出祁山便惨遭败绩,这可以说是历史上一个很深刻的教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列子·周穆王》:无人不迷、无人不病
不争朝夕争千秋
周公诫子原文及翻译
是与非
《孔子的是非观》刊载于《做人与处世》2015年6月(上)
德行天下07 善之是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