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大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2020年了,今年我会满23岁。有时候我会想问自己,“这是你以前想过的那种生活吗”。

怎么讲呢,我高考完的夏天,是在能农村里过的,那时候我理想中的“以后”,是跟一个乐器玩儿得很好或者文章写得很好的男孩子谈恋爱,就在一个不需要很大的城市,有一个小圈子,圈子里朋友们的人生很紧密地围拢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这个圈子下课后会一起去小馆子,谁开始谈恋爱了,吵的每一次架大家都会知道缘由,毕业了找相隔不会很远的工作,依然可以过高中那种,“反正我觉得世界很小所以我们也不需要看很远”的日子。

结果我考到了上海。

我很喜欢上海,我在这里写字为生,过得很舒服,但我在这里暂时没找到在小镇里时想象过的,那种紧密的“圈子”。

称得上是“紧密”的联系,极少。

太多的过一阵子就淡掉的友谊,让我越来越懂事,却更容易疲倦。太多的“进一退三”的,充满怯懦和较量的喜欢,让我甚至想过是不是怪我,习惯不了别人所说的那种“都市暧昧”。

我不是来讲暧昧的,我想讲“长大”。

长大是什么感觉呢,作为一个23岁的人,也不算完成了“长大”,但我对“长大”这事儿,体会很深。

长大这事儿会给你三个变化,一是接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二是接受“失去”,三是明白自己永远无法“得到人生的全部”,为此坦然。

接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意思是你会明白你所认识的99%的人,都是不能依赖的。这种“不能”不是说对方做不了,是我们不该“等着”对方做,对方“完全可以不这么做”。“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很多事儿自己解决是小事儿,牵扯到别人,情节会更多。

接受“失去”,意思是你会明白很多东西是,如果你想要拥有更多,你就得首先失去它的。我开始稳定写作的时候,失去了不少朋友;我认识的一些女孩子为了全职写作飞去了北京,之前的人际和经历,都是被失去的部分。

明白自己永远无法“得到人生的全部”容易,为此坦然很难,但总得坦然。坦然过后,依然要让自己得到更多——尽管你知道这事儿没有100分的一天。

长大没什么很“特别”的地方,长大是一个让我们变聪明也变温柔的过程,这不是“被磨平棱角”,这是我们变美好了。

接受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接受了“失去”,明白了自己永远无法“得到人生的全部”,为此坦然后……长大还会让我们知道,真正珍贵的是什么。

我还是经济没独立的小女孩时,也很想长大,等我真的长大了,倒也没多少真的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时刻,刷卡时也没觉得自己终于来到了“励志电影最后一截”,上海的奢侈品商场数不胜数,有钱的人模样千差万别,我走在他们中间时,会突然觉得,其实我做不做这之中的一个,好像……“都没什么关系”。

我现在越来越喜欢那种人和人之间什么修饰都没有的,什么遮掩都没有的时刻,那样的时刻,实在得像外滩边的风,真真切切地在每个人脸上翻滚,那种触感,每个人都讲得出来——像描述一件穿了好久好久的衣服。

它不像那些霓虹,好看,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太远了”,上海外滩边的酒店遍地是三千块一晚的,住江景房开香槟完全可以觉得自己在演《小时代》,我在周末跑去新天地跟朋友喝酒,隔壁桌在正儿八经聊“几个亿的生意”,不是吹牛,不是开玩笑。

我更加确定,从前的那个跟人紧密联系的小圈子,还是在我心里。

有句话我很喜欢,忘了是在哪儿看到的了,是说,一个人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一开始都是不知道的,不确定的,得跟外界碰撞,碰着碰着,弹回来,你才知道那个“自我”,到底如何。

会有失落吗,会有的,但人的成长,就是“带着失落,继续找更多的东西”。

会哭,很多事儿不懂,永远对别人说“以前的自己太傻了”,又很怕以后的自己觉得现在的自己也傻,感情里很多事儿,职场里很多事儿,慢慢学,暂时会入不敷出,偶尔会觉得“别人的人生都比自己的好”,没关系,最后你会知道,你原来已经,走出了独一无二的这几年。再之后,“青春”只是观影标签里的一种,不再与我们相关。

在老去的那天前,我想问你,你的成长愉快吗。

如果不愉快,那我祝你最后得到很多很多。

原创不易,赞赏两元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人相处的哲学
距离就是尊重!
距离,是感情的“保鲜剂”
杨绛说:人与人之间最合适的距离就是适可而止,走得越近,感觉会越远
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叫拥抱,最长的距离叫等待
人与人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