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助餐”式高效课堂

  “自助餐”课堂模式的关键是:以“多人同时讲,各取所需听”代替过去的“一人讲,全班听”,完全消除了“讲”的弊病,真正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自助餐”式课堂操作流程

  1. 课前准备

  提前完成导学案 把要讲的内容问题化,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问题化,通过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以此为目的的导学案,要求学生提前完成,且全收全改。导学案的完成必须是独立的,不允许讨论。因为,学习需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不能让学生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

  提前把问题分到小组 通过科代表提前分配问题,把所有问题平均分给各个小组,一个组可以分到一到两个问题,也可把较难的题同时分给几个组,让他们同时讲。

  2. 课堂实施

  “备餐”5分钟 小组长召集本组成员展开组内研讨,对本组承担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探究可能出现的不同解法,及该题的拓展延伸。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到组外求助,也可以找教师解决。

  “自助餐”开始 各小组分别各派一位同学,在不同的小黑板前,同时讲解着不同的问题。其余的学生都是听众,到对应的地方,听自己需要听的问题。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轮换值班展示5分钟,然后变成听众。

  教师在课堂上巡视,解决一些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及时纠正一些不正确或者不准确的表述。要求学生每个题不论多么简单,哪怕只有一个人来问,都要耐心解答。要求每个组自始至终都要有人值班,保证随时都可以解答问题。所有问题都解决后,学生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美食”共享 经过一番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如果个别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到讲台上去,解答大家共同的疑难问题,澄清似是而非的认识。这个环节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可长可短,可有可无。

  3. 课后反馈

  科代表收交订正后的导学案,教师再次批改导学案,把遗留的问题和需要加深拓展的内容,由科代表再分配到下一节课的若干小组继续研究。

  “自助餐”式课堂模式的优点

  1. 真正的高效率大容量

  熙熙攘攘的教室,你可以感觉到学生在认真主动地学习。每个学生不需在已经懂的地方停留。把有限的时间,全部用在不会的问题上,不浪费点滴时间。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快速的解决。

  实践中发现,新模式一节课差不多可以完成两节传统课的内容,真正地实现了高效学习。

  2. “听得”很从容

  感觉有思路的时候,就可以回到课桌前,推导一番。似懂非懂的时候,也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想一想。如果需要,还可以到小黑板前,那里依然有人等着,会很耐心地回答你的问题。根据同学的提示,从纷乱的线索中,寻找有用的信息,通过推理判断,得到正确的解法。虽然都是解决了问题,但是,和传统课堂的听懂,其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3. 已经不是传统的“讲”

  这种新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讲”与教师的“讲”完全不同,没有高高在上的讲台,没有一贯正确的权威。这种“讲”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讲”,已经模糊了“讲”与“听”的界限。一个问题不可能完整地讲下去,会不时地被打断、被质疑、被否定,在一种平等的讨论、争论甚至是争吵之中,大家对问题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最后,不但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同时也知道了错误的原因,顺便也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听“讲”同学的问题得到解决,“讲”的同学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然而,这种“讲”最有意义的地方,并不是问题的解决,不是错误的订正,不是得到了多种解法,不是问题的拓展延伸,而是过程中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

  几个问题

  1. 什么是假的“自助餐”式课堂

  那种让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是高效课堂的本质特征。那种让每组学生轮流到讲台上磕磕巴巴地代替教师的讲解的做法,不用再尝试了。有几个学生站起来,提几个并不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就让我们激动不已的课堂,只是改良后的传统课堂。只要是一个人赖在讲台长篇大论,不管形式上多么新颖,教学手段多么先进,那就是传统教学模式,就存在着无法回避的低效率。

  2. 学生讲错怎么办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剥夺学生出错的权利!但别忘了,有了错误的解法,正确的也就不远了。错解也是一种解法,此题中是一种错解,对其他题可能就是一种正解,所以,错解也是一种收获。得到正解是目标,经历错解的过程,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从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来说,正解和错解的过程,没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解题的过程大都是从错解开始的,一一排除那些错误的解法,最终找到正确的思路,才是一种正常的思维过程。传统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往往是引导学生,避开那些陷阱,绕过障碍,直奔正确解法而去。问题顺利得到解决,学生佩服,教师满意。然而,学生却失去了错的探索、错的经历、错的收获,失去了寻找正解的能力。

  3. 怎样兼顾深度

  深度是相对的,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同,对深度的要求也不同。类似自助餐的新课堂模式,恰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能者多劳,按需分配。学生可以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这样他就可以很从容地去思考、去分析,对问题的理解自然也就比较深入。更何况,学生之间的问与答,将会有多少不同的理解,多少奇怪的想法,多少有创意的思路。随着他们的讨论、争论及思维的碰撞,直到问题的解决,所涉及的知识,所延伸到的领域,所发现的方法,不胜枚举,这种深度难道还不够吗?

  “自助餐”课堂模式继承了目前流行的“展示”,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独特的“多人同时讲,各取所需听”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激情高效”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巡展”
课堂流程
给“高效课堂”打个比方
高效课堂的“有模”与“无模”
高效课堂模式两范例
解读高效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