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拉色菌相关9种疾病,你知道几种?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看看你知道几种?


马拉色菌是一种嗜脂性酵母,是人类及温血动物皮肤上的正常菌群之一。然而,作为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某些易感因素的作用下,马拉色菌常侵袭皮肤角质层引起浅部真菌感染,如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甲真菌病及新生儿脓疱病等疾病。

图1:皮损处鳞屑真菌荧光染色显微镜下见大量圆形孢子(200X)

随着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其与菌血症和脓毒病等深部真菌感染也有着密切联系。在此对马拉色菌相关疾病进行整理,看看你知道几种?

01

花斑癣

花斑癣是由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慢性、无症状的浅部真菌病。临床原发损害为绿豆大小的斑疹,无炎症,上覆糠秕样细小鳞屑,以感染部位皮肤深色、浅色与正常皮色间杂如花斑为特征。该病好发于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可反复发作多年不愈。

花斑癣发病被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易感性、皮脂腺分泌过剩、多汗及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抑制等,外源性因素主要有环境湿度及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等。普遍认为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马拉色菌由孢子相转变成菌丝相,侵入皮肤角质层,引起疾病。球形马拉色菌的菌丝是花斑癣主要致病原。

02

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慢性毛囊性感染,多见于青年,好发于人体上半部皮脂腺丰富部位,表现为外观形态一致的暗红色圆顶丘疹或脓疱,不融合,自觉瘙痒。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有多种临床表现的皮肤病,极易与寻常痤疮混淆。

图2:18岁男性患者胸部大量红色毛囊性丘疹、丘脓疱(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表现)


马拉色菌与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关系仍存在争议,虽然从马拉色菌毛囊炎皮损中经常可以分离出马拉色菌,但从正常的毛囊皮脂腺和未感染的开放性寻常痤疮中也可以分离出该菌。不过,毛囊阻塞导致马拉色菌大量生长也许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局部应用抗生素、系统性或局部外用皮质激素者易发病,此外还见于糖尿病、心脏移植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及妊娠期妇女等。

03

脂溢性皮炎及头皮屑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慢性皮肤炎症。临床上以头面部及上背部黄红色斑片伴油腻性鳞屑及结痂为特征,并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多数学者认为,头皮屑属于轻型脂溢性皮炎,不伴有头皮的炎症反应,二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一般认为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是遗传、皮脂分泌增多、感染、免疫缺陷、精神及环境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皮肤表面皮脂增多及化学成分的改变,使存在于皮肤的正常菌群大量异常增殖,侵犯皮肤从而引起发病。

04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以剧烈瘙痒、红斑、脱屑、皮肤慢性苔藓化为特征。患者或其家族中常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史。本病常在出生后1~2个月发病,可以自然缓解,又可再现。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逐渐认识到微生物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显示,马拉色菌可以诱导特应性皮炎患者产生IgE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大多数患者血清中IgE水平增高,同时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E水平也明显增高。

05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临床上主要以炎症性红色丘疹或斑块,上附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米粒至绿豆大小,边界清楚,可逐渐融合。

银屑病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临床早期即发现微生物感染可诱发或加重银屑病,早在19世纪就有人提出马拉色菌可能是银屑病的致病菌。

06

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甲板和甲床引起、以甲下角质堆积为特征的甲真菌感染。近年来国内外均有马拉色菌引起甲真菌病的报道,马拉色菌导致甲真菌病可能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

07

新生儿脓疱病

新生儿脓疱病是发生在新生儿中的一种周围无红晕的薄壁水脓疱,病变发展迅速,严重者可发生全身感染,并发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目前认为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马拉色菌可能是新生儿皮肤上的正常菌群,所以其与新生儿脓疱病的关系还存在争议。

08

皮肤垢着病


皮肤垢着病以皮损呈灰褐色或黑色油腻性痂屑,不易洗脱,易于用汽油等有机溶剂擦去为特征,好发于面部及乳头、乳晕部。本病较为少见。

图3:双侧乳房可见以乳头为中心的类圆形褐色斑,,其上有黑褐色污垢样粘着性厚痂,,表面皲裂呈树皮状(皮肤垢着病临床表现)


本病病因不明,多认为与精神因素、外伤及长期未擦洗有关。1999年国内第一次报道皮肤垢着病与马拉色菌有关。近年来,关于该病与马拉色菌感染有关的报道逐渐增多,多数个案报道该病发生于皮脂较丰富的面鼻部。

09

系统性真菌病


自1981年首次报道了静脉输注脂肪乳后引起新生儿马拉色菌系统性感染,此后,马拉色菌导致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患有心肺疾病的新生儿和严重胃肠道疾病及免疫抑制的成人等易感人群长期使用脂肪乳剂等静脉营养,有助于马拉色菌生长,导致其在插管部位积聚,易发生马拉色菌菌血症。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发热、婴儿血小板减少等。

除此之外,也有马拉色菌引起腹膜炎、乳腺炎、鼻窦炎、感染性关节炎的报道。由于患者一般有严重基础疾病,所以很难确定马拉色菌在这些患者中所起的作用,不过,采取摘除静脉导管、停止静脉脂肪乳以及进行抗真菌治疗等措施十分必要。

小结:
虽然可以确定花斑癣是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浅表角质层感染,但其余疾病均不能确认是由马拉色菌感染直接导致的,在这些患者皮损中找到马拉色菌可能仅是一种继发性改变。

除以上疾病外,马拉色菌可能在寻常痤疮、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泪囊炎及睑炎、皮肤肉芽肿、慢性荨麻疹及龟头包皮炎等疾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颖,章强强.马拉色菌相关疾病的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4}(04):247-251.
[2]黄欣,温海,施伟民.马拉色菌属主要相关皮肤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4}(03):171-173+176.
[3]AspresN,AndersonC.Malasseziayeastsinthepathogenesis of atopicdermatitis.AustralasJDermatol,2004,45(4):199-205;quiz206-207.
[4]陈圆芳,张钰,张佩莲.伴马拉色菌感染的乳房皮肤垢着病1例[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01):117-118.

本文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常见皮肤病的元凶竟然都是它!
宋毅峰:痤疮的“伪装大师”
皮肤科医学真菌实验室之——浅部真菌皮肤癣的鉴定(三)
要减肥就认真点!看看胖子好发哪些皮肤病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方案
汗斑(花斑癣)是什么?为什么会去年治好了今年又再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