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山段店窑瓷器上究竟有多少唐宋密码待解?

南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云:“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张玉昌丨文

定瓷:虽然有芒,依然是宋代名瓷

定瓷因烧制于河北定州曲阳,而被称为定窑。定窑产品以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典雅温润,装饰工艺精湛而倍受北宋皇家的青睐和历代文人骚客所追捧,也被国内外藏家和各大博物馆所珍藏。

宋代以来定瓷被许多瓷窑竞相仿制,形成了以曲阳为中心的定窑系。河南烧制定瓷的有焦作当阳峪窑、禹州扒村窑和鲁山段店窑。而鲁山段店窑烧制定瓷的信息,因相关史料的匮乏,这一重要的史实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过去只有少数学者披露过,所以社会上知之者甚少。

近年来由于定瓷在该窑的发现,才使这一史实得以重见天日。千年前远离定瓷烧制中心的中原地区所烧制的精美定瓷再次重现在世人面前,这也为研究段店窑与曲阳窑的关系,以及馆藏定瓷与民间收藏者定瓷的窑口辨别问题,提供了更宽阔的思路和实物资料。

1、北宋白釉划花“官”铭盘

“供养舍利太平兴国二年五月廿二日施主男弟子吴成训钱叁拾足陌”铭盘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北宋太平兴国二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定州市博物馆藏。

盘高3公分、口径12.4公分、底径8.5公分。尖唇,六曲花形敞口,斜腹略鼓,大平底,胎极薄,仅0.2厘米。胎色洁白,质坚细。白釉色如凝脂,略见闪黄,莹润光洁,有垂釉痕,施满釉,仅底部露胎。内底划花装饰,为工整纤细的对蝉纹;外底刻行书“官”字款;并墨书“供养舍利太平兴国二年五月廿二日施主男弟子吴成训钱叁拾足陌”5行28字。盘仿金银器器型,口部无釉。为河北定窑北宋初期产品。

鲁山段店窑在唐后期已经很熟练的烧制出唐白瓷和唐青花,其胎质洁白,釉面匀净闪青,底足呈玉璧型和饼底型,底刻“盈”铭文,其特征与邢窑瓷和定瓷基本相同。

2、唐白釉“盈”铭执壶

唐白釉“盈”铭执壶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执壶高22公分,底径6.5公分。壶身满施白釉,玉壁底内釉下刻“盈”铭。鲁山段店窑采集。

3、唐白釉“盈”铭罐

唐白釉“盈”铭罐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罐高14.5公分,底径6.5公分。瓶身满施白釉,饼底无釉刻“盈”铭。鲁山段店窑采集。

4、唐白釉点褐彩斑“盈”铭罐

唐白釉点褐彩斑“盈”铭罐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罐高23公分,底径6.5公分。瓶身满施白釉,点褐彩斑,饼底无釉刻“盈”铭。鲁山段店窑采集。

近年来在鲁山段店窑陆续发现的定瓷器物有瓶、盘、壶、尊、海螺、盖罐、瓷枕、人物、建筑、玩偶等,釉色有白、黄、绿、蓝、粉、紫、酱、黑、红等,有的器物内外两色;装饰工艺有刻、划、印、贴塑、描金、施彩等,其题材非常丰富。有的在器物上刻划有花卉、鸟禽、云龙和诗文,底部也有刻字,一般有“官”、“易定”、“尚食局”、“聚秀”、“婉秀”、“奉华”等。还有一些大型器,如梅瓶、净瓶、葫芦瓶、穿带瓶、佛塔等,高度近七十公分。鲁山段店窑所产定瓷按器物造型的时代风格来讲,其烧制时期基本贯穿整个北宋及金代早、中期。

鲁山段店窑制作工艺与曲阳定瓷有以下六个不同之处:一是器型品种比曲阳的多。二是烧制温度和瓷化程度比曲阳高。釉面光亮,玻化度高,白釉釉中泛黄。三是胎质比曲阳好。研磨精细,洁白细腻。四是器体刻字和描金工艺大量出现。五是制作工艺复杂,异型器和贴塑工艺较多。六是大器型、高档次的器物比曲阳多。这些器物明显是非民所用,应是为官府、皇家烧制。再次印证了鲁山段店窑绝非普通民窑。

5、定瓷“官”铭瓷片

定瓷“官”铭瓷片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6、北宋褐釉“尚食局”铭梅瓶

北宋褐釉“尚食局”铭梅瓶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瓶高30公分,底径7.5公分。瓶身满釉,俗称“紫定”。底部釉下竖刻“尚食局”铭。在鲁山段店窑采集。

7、北宋褐釉“官”铭梅瓶

北宋褐釉“官”铭梅瓶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瓶高30公分,底径7.5公分。瓶身满釉,俗称“紫定”。底部釉下竖刻“官”铭。在鲁山段店窑采集。

8、北宋褐釉印花“尚食局”铭观音坐莲盘

北宋褐釉印花“尚食局”铭观音坐莲盘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盘子口径21.5公分,高4.5公分。芒口,盘身满釉,俗称“紫定”。盘内印花观音坐莲纹饰,圈足内釉下竖刻“尚食局”铭。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9、北宋白釉划花“奉华”铭梅瓶

北宋白釉划花“奉华”铭梅瓶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瓶高27公分,底径8公分。瓶身釉下划花纹饰,瓶身满釉,俗称“白定”。底部釉下竖刻“奉华”铭。在鲁山段店窑采集。

10、北宋白釉划花“淳化一年”、“易定”诗文花口瓶

北宋白釉划花“淳化一年”、“易定”诗文花口瓶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瓶高27.5公分,底径8公分。瓶身满釉,俗称“白定”。瓶身划花釉下刻唐-杜甫《登岳阳楼》诗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和“淳化一年”铭,底部釉下竖刻“易定”铭。在鲁山段店窑采集。

11、北宋黑釉刻双凤纹填金“易定”铭葫芦瓶

北宋黑釉刻双凤纹填金“易定”铭葫芦瓶 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瓶高35公分,底径9.5公分。瓶身釉上刻双凤纹填金纹饰,瓶身满釉,俗称“黑定”,底部釉下竖刻“易定”铭。在鲁山段店窑采集。

12、北宋白釉“大中祥符元年”铭茶碾

北宋白釉“大中祥符元年”铭茶碾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碾体高7公分,宽6.5公分,长19公分。碾施白釉,俗称“白定”,碾体釉下横刻“大中祥符元年”铭。瓷器茶具中执壶、茶盏较多,茶碾很少,显得稀有珍贵。在鲁山段店窑采集。

13、金代白釉点褐彩斑“大定元年四月造”铭观音坐莲像

金代白釉点褐彩“大定元年四月造”铭观音坐莲像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观音坐莲像高24公分,通身施白釉,发髻部施褐彩,两臂和裙摆点褐彩斑及梅花斑(白釉点褐彩工艺,在段店窑址出土瓷片中多有发现),背后有褐彩书写“大定元年四月造”七字铭文。在鲁山段店窑采集。该坐像体态端庄,面目慈祥,手捧宝瓶,端坐莲台,十分雅致,不失为金代定瓷精品。

汝瓷:文艺大师宋徽宗最爱的瓷器长啥样?

在中国陶瓷史上,唐之前“南青北白”是瓷器在地域上的差别,随着越窑秘色瓷贡献皇室,无疑对北方窑口形成吸引,五代时,吴越国垄断的越窑器,继续承担着贡瓷的作用,至今仍扑朔迷离的柴窑无疑应是烧造青瓷的高端窑口。

因此,“南青北白”的格局被打破,青瓷在北方众多窑口异军突起。在陕西耀州黄堡,河南鲁山、禹州、汝州、郏县、宝丰、内乡、宜阳、登封、许昌、新安、鹤壁、安阳、修武、淇县等地皆有烧造青瓷窑口的遗存,河南也成为宋代青瓷烧造较为发达的地区。

鲁山段店窑在花釉瓷的基础上,从晚唐、五代时期创烧的青釉瓷器,为汝瓷和钧瓷的烧制开创了先河。段店窑青瓷,器形繁多,制作精良,胎土淘洗细腻,产品烧成温度应高于1250°C,瓷化程度高,叩之发出清脆声,无不显示宋代一流窑场的风采。钧釉瓷器釉质莹润,有的满釉支烧,制作精致,器表多施以红斑装饰。钧瓷以乳浊天蓝地釉与铜红彩斑相互交融,自然晕散、灿若晚霞,并泛出海棠红、玫瑰红、朱砂红、鲜红等多种色彩,有的显示出层层套叠,变幻莫测,五彩斑斓,引人无限遐思,非常美丽。从发现的标本看,鲁山段店窑的汝瓷和钧瓷始于唐钧、成熟于北宋,兴盛于金元、衰退于明。

1、北宋汝瓷“奉华”尊

北宋汝瓷“奉华”尊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仿青铜器尊型,属祭祀、礼器类。底部刻有“奉华”二字。该器被国内某专家,以未在清凉寺遗址发现相同产品为由错判为后仿。而相同产品在鲁山段店窑址多有发现,应为该窑产品。

2、北宋天青釉圈足洗

北宋天青釉圈足洗 1990年鲁山段店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天青釉圈足洗,口径13.7公分,底径8.9公分,高3.2公分。1990年在鲁山段店窑址出土,现藏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3、金代青釉和钧釉玉壶春瓶

(左)金代青釉玉壶春瓶,(右)金代钧釉玉壶春瓶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

青釉玉壶春瓶,口径4.5公分,底径6.7公分,高28.5公分。钧釉玉壶春瓶,口径5公分,底径6.6公分,高28.3公分。现藏于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

4、金代青釉红斑碗

金代青釉红斑碗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藏

青釉红斑碗,口径19.3公分,底径6.2公分,高8.5公分。现藏于鲁山县段店窑文化研究所。

5、北宋青釉“窑宋官”铭兰亭集文瓷板

北宋青釉“窑宋官”铭兰亭集文瓷板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6、北宋青釉“御窑宋官”文字瓷板

北宋青釉“御窑宋官”文字瓷板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7、北宋青釉“鲁邑段店”铭诗文瓷板

北宋青釉“鲁邑段店”铭诗文瓷板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瓷板正面釉下刻(唐·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背面无釉胎体刻“鲁邑段店”四字铭。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8、北宋青釉“供御”铭三足洗

北宋青釉“供御”铭三足洗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9、北宋青釉“奉华”铭三足洗

北宋青釉“奉华”铭三足洗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10、北宋青釉“官”铭刻花碗

北宋青釉“官”铭刻花碗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碗高7公分,上口径16公分,底径9公分。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11、北宋青釉“景佑”铭瓷片

北宋青釉“景佑”铭瓷片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12、北宋青釉“包府”铭瓷片

北宋青釉“包府”铭瓷片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13、北宋青釉“蔡”铭瓷片

北宋青釉“蔡”铭瓷片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14、北宋青釉“段北家万寿寺”铭瓷片

北宋青釉“段北家万寿寺”铭瓷片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15、北宋青釉“寿成殿皇后阁”铭瓷片

北宋青釉“寿成殿皇后阁”铭瓷片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16、北宋青釉“甲”铭残器

北宋青釉“甲”铭残器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17、北宋青釉“元佑元年清凉寺张家窑”铭出戟尊

北宋青釉“元佑元年清凉张家窑”铭出戟尊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瓶高13公分,上口径9.5公分,底径8公分。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18、北宋青釉“元佑元年清凉寺张家窑”铭花觚

北宋青釉“元佑元年清凉寺张家窑”铭花觚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花觚高20.5公分,上口径8.5公分,底径6.5公分。釉下刻“元佑元年清凉寺张家窑”铭。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19、北宋青釉“郊坛下”铭瓷片

北宋青釉“郊坛下”铭瓷片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20、北宋青釉“郊坛下”铭瓷片

北宋青釉“郊坛下”铭瓷片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21、北宋青釉“修内司”铭六棱杯

北宋青釉“修内司”铭六棱杯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22、北宋青釉“汴京官窑”铭瓷片

北宋青釉“汴京官窑”铭瓷片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23、北宋青釉“康定年制”铭瓷片

北宋青釉“康定年制”铭瓷片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24、北宋青釉“大宋官窑”铭瓷盘

北宋青釉“大宋官窑”铭瓷盘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25、北宋红釉钧瓷“四”铭花觚残器

北宋红釉钧瓷“四”铭花觚残器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26、北宋红釉钧瓷“一”铭花盆残器

北宋红釉钧瓷“一”铭花盆残器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27、北宋天青釉红斑钧瓷“至道”铭梅瓶

北宋天青釉红斑钧瓷“至道”铭梅瓶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瓶高25公分,器身施浅天青釉,肩下部有大片鲜亮红斑,器底刮釉处竖刻有“至道”字样。“至道”(公元995—997年)为北宋太宗年号,证明钧瓷在宋早期就已经很成熟的使用了铜红釉装饰工艺。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28、北宋青釉红斑钧瓷“庆历三年,鲁山段家窑御供”铭印花盘

北宋青釉红斑钧瓷“庆历三年鲁山段家窑御供”铭印花盘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盘高2.3公分,口径16.7公分,底径9.3公分。在盘身背面双玄纹间釉下刻“庆历三年鲁山段家窑御供”铭,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29、北宋红釉钧瓷“元佑元年”铭出戟尊

北宋红釉钧瓷“元佑元年”铭出戟尊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瓶高27.5公分,上口径23公分,底径17公分。下足内侧横刻“元佑元年”铭。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30、青釉“片柴”铭镂空花瓶残器

青釉“片柴”铭镂空花瓶残器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瓶高22公分,上口径7公分,底径7公分。此铭文字和读音一直未被确认,在行业内被称为“片柴”。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31、青釉“片柴”铭长颈盘口瓶

青釉“片柴”铭长颈盘口瓶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瓶高20公分,上口径5公分,底径5公分。此铭文字和读音一直未被确认,在行业内被称为“片柴”。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32、青釉“片柴”铭方形洗

青釉“片柴”铭方形洗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洗高12公分,上口径13公分,底径10公分。此铭文字和读音一直未被确认,在行业内被称为“片柴”。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33、青釉“大周”铭仿青铜礼器

青釉“大周”铭仿青铜礼器 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高25公分,底径长12.5公分,宽10.5公分。此“大周”铭应为五代后周年号。在鲁山段店窑址采集。

窑工在瓷器上刻制纪年款对于瓷器的断代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这些纪年款识字体和形制并不规范,但它能在一个窑口的瓷器上多次出现,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近十几年来,鲁山段店村民在挖红薯窖、盖新房、修路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瓷器,其中有许多带铭文的瓷器、瓷片、瓷板,被民间人士收藏保护。铭文内容十分丰富,令人震惊。经笔者分析研究,说明以下七个问题:

一是“窑宋官”、“御窑宋官”、“鲁邑段店”、“供御”、“奉华”、“官”、“寿成殿皇后阁”、“汴京官窑”、“大宋官窑”等铭文的发现,说明鲁山段店窑绝非普通民窑,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北宋官窑”。

二是“至道”、“景佑”、“康定年制”、“元佑元年”、“庆历三年”等铭文的发现,说明汝瓷和钧瓷都是从北宋早期就开始烧制,而非一些专家所争议钧瓷烧制时间的金代说、元代说、明代说。

三是“段北家万寿寺”、“元佑元年清凉寺张家窑”、“庆历三年鲁山段家窑御供”等铭文的发现,说明段店窑区内有多家御供窑。

四是“郊坛下”、“修内司”等铭文的发现,说明北宋时期这两个铭文就开始使用,战乱以后宋室南迁延续至南宋官窑。

五是“包府”、“蔡”等铭文的发现,说明汝瓷钧瓷在当时不仅为皇家烧制,而且也为贵戚定制。

六是“甲”、“四”、“一”等铭文的发现,说明汝瓷钧瓷当时不仅烧制单个瓷器,而且还烧制成套产品。

七是“片柴”、“大周”铭文瓷器的发现,疑似传说中的五代北周时期柴窑产品,说明鲁山段店窑有烧制柴窑产品的可能性。

神秘的后周柴窑,至今为止除一件在日本武雄市阳光美术馆展出的,疑似柴瓷的天青釉百合花瓶外,全世界没有发现一件被确认的柴窑瓷器,窑址也一直没有被发现。只有古人对柴瓷的十二字描述:“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和后周皇帝世宗柴荣对柴瓷釉色的经典论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的美丽传说。

以上发现的带铭文瓷器、瓷片、瓷板标本,虽然都是在鲁山段店窑址民间采集的,但缺乏直接出土的依据,进而无法确认鲁山段店窑的真实身份,只能等待以后国家再次发掘予以验证。

在此特别提醒:近年来随着鲁山段店窑址古瓷器的陆续出土,许多仿品随之而生,大家一定要注意鉴别!

结语

从笔者近年来在鲁山段店窑址调查的结果看,鲁山段店窑“始烧于隋唐,兴盛于宋金,延续至元明”。是中国北方地区烧造历史最为悠久的瓷窑之一,它制瓷品种丰富,质量上乘,涵盖了北方所有窑口。其代表性的唐代花釉瓷器为宋代钧窑瓷器的窑变开启了先河,唐末五代的青釉瓷器又为宋代汝窑瓷器的成功烧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所以,鲁山段店窑被称为“钧之源,汝之母,八大民窑之鼻祖”。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绝非普通民窑,会是传说中的“北宋官窑”吗?这个千古之谜,只能靠国家重新发掘去揭开吧!

笔者以此文抛砖引玉,与专家学者和古陶瓷爱好者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本文采用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资料和图片,在此深表谢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瓷器赏鉴2
【汝窑研究成果】汝窑是贡窑而非官窑
瓷器鉴定要领
清雍正白釉暗刻龙纹长颈瓶
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中)
汝瓷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