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违抗希特勒命令发动反击,一场战役挽救了绝境中的德军

1943年2月2日,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元帅向苏军投降,持续了200余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但取得这场决定性胜利的苏军并未有任何缓和的迹象,反而继续集结部队向前推进。

按照斯大林的作战计划,苏军以两个方面军共计约60万人的兵力,准备一鼓作气收复哈尔科夫。哈尔科夫是苏联第6大城市,不但是战略重镇,著名的T-34坦克就是从这里诞生,9个月前,苏军西南方面军曾在此地遭遇耻辱性的惨败,因此,能攻下哈尔科夫,其意义是相当重大的。

1943年2月8日,苏军占领库尔斯克;仅一天后,苏军又收复别尔哥罗德;2月16日,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占领了哈尔科夫。哈尔科夫的失守令希特勒非常愤怒,他命令曼施坦因立刻组织反击,重新夺回哈尔科夫。

按照希特勒的计划,德军应当挖战壕与苏军抗衡。希特勒非常迷信这种“挖壕固守”的战术,正是德军的顽强,德军在1942年初硬是抵挡住了苏军的反击,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莫斯科会战的不利影响。然而这套战术如今却行不通了,首先是苏军人数占据绝对优势,而德军只有约23万人;其次,苏军战术愈发成熟,装甲部队可以轻而易举地击穿德剧防线。

在经历了战役前期较为惨重的损失后,曼施坦因决定违抗希特勒的命令,重新制定一套战术。曼施坦因发现,虽然苏军攻势很猛,但却缺少妥善的计划。因为在军事上一系列关键性战役的取胜,导致苏军自信爆棚,有些不顾一切地往前冲。曼施坦因把握住这一点,他决定设置一处包围圈,用假装撤退的方式引苏军上当。

这套计划非常大胆,但因为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不是攻占哈尔科夫,而是首先要击溃苏军西南方面军,这样的战略安排显然让希特勒非常不满。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后,希特勒还是决定采用曼施坦因的方案。他为此特意发表讲话,要求士兵必须要发挥“勇敢、沉着而恪尽职守”的德军传统。

1943年2月19日,德军增援了4个整编的党卫军法国师赶到前线,曼施坦因也重整了在苏军进攻下被冲的支离破碎的南方集团军。此时苏军的将领们却过分乐观,西南方面军司令瓦杜丁认为,德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意志,此时接连的溃退是理所应当的。苏军因此一路疯狂推进,却不知不觉将补给线无限地拉长。

1943年2月20日,德军开始反击。苏军没有做这方面的任何准备,3月2日,苏军波波夫坦克兵团被全歼;随后,弗罗兹尼方面军损失惨重,于3月5日基本被全歼。3月14日,德军基本实现了战略企图,重新夺回哈尔科夫。原本守卫哈尔科夫的苏军第3集团军于3月17日突围,这个过程非常狼狈,尸体和装备丢了一路,才好不容易撤回到顿涅茨河左岸,并就地被编入西南方面军

3月18日,德军占领别尔哥罗德,曼施坦因充分利用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兵力,尽可能地夺回一些土地。直到3月22日,苏军一直处于溃退状态,被德军追着打了一路,将俄罗斯南部与乌克兰地区的战略主动权全部丧失,整个过程像是一场大屠杀。

此役,苏军占据绝对优势兵力,却因为战略的失策而遭遇惨败,一战就损失了24万人,而德军仅伤亡约5万人。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被视为曼施坦因指挥生涯的巅峰,他也因此获得了橡树叶骑士十字勋章的嘉奖。反观苏军,这场战役的失败令斯大林大为光火,在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人的包庇下,瓦杜丁才免于受重罚,其友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戈里科夫替他背了黑锅,被调回大本营再也没有受到重用。

恐怕连希特勒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曼施坦因的“抗命”,才让德军一举扭转颓势,在东线又苟延残喘了2年。若非如此,恐怕德国在1943年初,就无法抵挡苏军的攻势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就是这一招!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挽狂澜于既倒,上演二战巅峰之作
北顿涅茨奇迹”--二战德国名将曼施坦因的经典之作
为什么许多德军将领不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转折点
二战最经典分防守反击战——哈尔科夫反击战,曼施坦因封神之作
铁十字的反击:哈尔科夫反击战
库尔斯克会战有多血腥?二战规模最大的对攻战,尸体残骸铺满平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