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事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台湾作家李崇建有本书叫《给长耳兔的36封信》,用讲故事的形式阐释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主题(如差异性、同伴相处、亲子关系、爱、信念等等),每个故事涉及一个主题,共36个。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对家长和孩子都会很有启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看。

  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曾说过:“如果你想了解对方的兄弟,只需要谈论自己的手足”。这句话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我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别人的故事。

  比如说,假设我回忆我小学一年级时候的事情,描述父母对我的学习持什么态度,作业比较多的时候我都是怎么应对的,我怎么想着法儿的从父母那儿多要点零花钱,上课时多么盼望赶快下课,下课时同学们怎么在一起疯玩,跟同学闹矛盾的时候一般都怎么办,被老师批评时自己的心情……

  当我在这样说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呢?我在讲述我的故事,而听的人往往是在用他们自己上小学时候的记忆来理解或建构这些事情,他们听到进而建构的是他们的故事。

  艾瑞克森发现通过讲故事可以促进人的改变——这种不直接针对、讨论某人的“问题”,通过故事或叙事等手段引发人们改变的方式称之为“间接沟通”。

  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花了好几年时间研究人类沟通的模式,揭示了沟通是如何对人产生影响的。他发现,人们在沟通时传递的信息往往都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陈述性”的信息,这是显性的,主要通过言语的表面意思传递;第二层是“要求或命令”的信息,这个是隐性的,主要通过语气、声调等传递的。如,妈妈对儿子说“水开了”,短短的三个字既包含了水已烧开的陈述性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希望TA做点儿什么的要求或期待——如果妈妈的语气更加急促,那么“命令”这部分的信息就更加明显。

  与人沟通的时候,我们意识到的是言语的陈述性部分,但无意识里会受到隐性信息的影响,而且我们主要对隐性部分的信息做出回应。比如,妈妈大声问小明“作业写完了没?!”小明可能既不会回答“写完了”也不会回答“没写完”,而是赶紧去写或者干脆也大声回答“你管我呢!”——妈妈并不是真要了解作业写没写完,而是借助语气告诉小明,你老娘我已经生气了,你为毛还不快点写作业去?!催促、指责、愤怒,这些才是小明妈妈真正要传递的,而小明也准确的接收到这部分信息,给出了回应。

  当然,有些家长事后还会很无辜的说:“我也没说什么,只是问TA作业写完了没,没想到TA的反应竟然会这么激烈。”作为家长,咱能不这么天真吗?

  我再举个类似的例子,你家孩子跟你说周末想玩电脑,然后你咬着牙说“你自己决定吧,我不管你”,你觉得孩子还敢玩吗?孩子不玩了,但是TA不开心,被你看在眼里,你还无辜的说“我说了让你自己决定的,你不玩,现在又不开心,那你可不能怨我。”哇哦。

  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虽然没有直接说孩子的事儿,但是TA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来理解这个故事,会把自己带入故事的人物中,所以故事中传递的信息(对人对事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或克服各种困难的方式等等)会通过这种方式间接的影响到孩子。

  当然,还有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把孩子的经历通过夸张、想象等方式编成故事。这样的故事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比较微妙的,孩子感觉既是TA又不是TA。这种沟通既有直接沟通的成分也有间接沟通的成分,关键在于作为家长的你怎么把握这中间的尺度的了。我个人的体会是,要想通过这种故事影响到孩子,家长得充分的接纳孩子,抱着一种游戏心态去做这个事儿,不能较真,不能有太强的目的性,否则你的故事肯定是寡然无味,孩子不但不愿意听,也不会对TA有正面的影响。有本书叫《故事知道怎么办》,建议想要给孩子讲故事或给孩子编故事的朋友好好看一看。

  另外,你别以为只能对小孩子讲故事呢,我的经验,也可以给初中生、高中生讲故事,关键在于你得找到契合点,否则他们就会觉得“幼稚”。艾瑞克森讲故事的对象可都是成年人,或者你看看身边那些爱喝心灵鸡汤的人,他们看的是什么呢?

  了解更多典范英语信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面对孩子(一)作业未写完被留
作业每天写到晚11点,8个对策一治一个准儿~~~
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没有写完的作业可以不写了吗?
怎么纠正孩子写作业的严重拖延症?过来人和你说说
孩子写作业,家长该做些什么
如何让孩子主动做作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