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棘突撞击综合征?

近期有位女性患者,50岁,诉腰部酸困,疼痛不适5年余,无法久坐久站,晨起如常人,坐久久站后症状出现。完善相关腰椎核磁及X线片及动力位片,并未有明显特殊异常。查体L3/4、L4/5、L5/S1棘间隙压痛,余无异常。曾就诊于各大医院,接受针灸,推拿,封闭等治疗,效果均不佳。

考虑诊断?

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炎?棘间韧带炎?棘间韧带钙化?强直性脊柱炎?

根据患者腰椎X线片和MRI,大致排除。

棘突撞击综合征?



棘突撞击综合征又称Baastrup病,早由丹麦放射科医生Christian Ingerslev Baastrup于1933年首次报道并以自己名字命名。

当腰椎生理曲度过大或者椎间盘高度极度缩减时,会导致邻近节段上下棘突末端彼此接触、碰撞,可以成为假关节,导致棘突间后部撞击。即称为“吻合棘”(Kissingspine),亦称棘突间骨关节病,或称Baastrup病。前凸弧度越大,相邻棘突越容易靠近接触,由于炎性变性、摩擦运动即可产生棘突间的增生和硬化。多因退变导致的腰椎棘突相互靠近、碰撞所产生的以下腰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通常表现为后中线疼痛和压痛,不伴有神经根病。

但是Baastrup 病的报道在医学文献中的代表性不足。Baastrup 病与脊柱的其他退行性疾病过程有关。目前国内文献报道中很少有该病的系统性病案报道,少有几篇均由影像科医师报道。国外相关文献报道也不过仅有137篇。

相关文献报道在80岁以上的患者中发病率为81.3%。在驾驶员中,有13%的人患有这种疾病,常见的病变节段是L3-L5,最常见于L4–L5。也有研究者测量测得棘突间距,L1/2(7.61士2.44)mm,L2/3(6.80士2.57)mm,L3/4(6.00士2.27)mm,L4/5(4.90士2.17)mm,L5/S1(4.03士2.57)mm。可以看到L1/2棘突间距最大,L5/S1棘突间距最小。

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该病通常被误诊或漏诊。影像学检查时,患者常被要求中立的直立位或仰卧位置拍摄,而CT和MRI主要是在患者仰卧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仅在脊柱伸展期间出现症状的患者可能被忽略。

但是对于该病的诊断,更多的是依赖影像学,同时该病的发展进程,分期也都没有明确的共识和指南,目前更多的是看到的是后期棘突退变严重,棘间隙明显缩小,甚至形成假关节等。

所以如何确诊该病,可能更多的是凭着接诊医师的经验和判断。比如当患者腰背部疼痛因屈曲而减轻,因伸展而加重时,应怀疑Baastrup病。在影像学检查时,对于X线片的不仅是要求中立位,对于动力位(前屈后伸位)更加重要,可能CT对于判断该疾病早中晚期有更多的意义。但是对于早期的判断,结合MRI,判断棘突的变化,程医生认为则可能更有意义。

上诉患者,我们可以看到该患者棘突下端有退变增生,同时脊柱的前凸曲度也变大,在后伸位时,明显看到棘间隙缩小,在MRI上也看到的可能是下位棘突上端被上位棘突撞击所形成的受损信号?(因为患者所拿外院的影像资料有限,无法进一步判断)。该患者站立时,也能观察到一个骨盆前倾的体态。这些都可能是该病的相关的依据,但是由于证据不足,同时该病早期症状及影像学的发展变化,目前也没有可以参考,所以最终无法明确是否是该病。

欢迎大家指正和讨论,关于该病还有很多的相关知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进一步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读 | 容易被忽视的腰痛原因——Baastrup病!
巴斯特鲁普 (氏) 病(Baastrup’s disease)
看图识病(164):腰痛
腰椎棘突撞击 Baastrup's disease (Baastrup病)
腰椎不稳影像之因果相循
巴斯特鲁普(氏)病(Baastrup’s disease)-棘突间骨关节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