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密为什么说“洛阳上清宫”是道家之源?

五一假期带你游览道教圣地上清宫,解密为什么说”洛阳是道家之源”?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文明建设,就是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大融合过程。

如果说洛阳白马寺是佛教的“释源”、“祖庭”,那么上清宫就是道教的“道源”、“祖庭”。

上清宫是道教名观,位于洛阳城北邙山翠云峰。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为我国第一个以'上清宫'名字出现的道教名观。道教的创始人为李耳,民间称其为太上老君,其在周朝国都洛邑(洛阳的古称)任藏室史,相当于图书馆长吧,其道家理论也形成于洛邑。

唐乾封元年(666年)追尊老子(李耳)为玄无皇帝,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诏令两京诸州置庙祭祀,因而上清宫又叫玄元皇帝庙,后人又追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所以也称老君庙。

随着道教的发展,在全国出现了不少道观。最著名的无怪乎四大道观:山东青岛崂山上清宫、江西省龙虎山上清宫、四川省青城山上清宫、洛阳上清宫。

游览上清宫,自然离不开谈论道教的祖师爷--老子。

他的祖籍虽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6岁时随父亲李乾举家迁往东周都城洛邑,他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

老子这个人不得了,他边工作边著书,边在城中上班边在翠云峰炼丹,他站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时刻做着归隐的准备。

老子悟道之后,吸引了天下的好学之士,其中有一人,特想向他学习,这人便是鲁国学者孔子。公元前523年,鲁国国君送给孔子一辆牛车和一个书童,30岁的孔子风尘仆仆地往洛阳赶来了。他此行的目的很明确:一是学习“先王之制”,二是探究“礼乐之源”,三是考察“道德之规”。老子接受了孔子的询问,有时候是在城内,有时候是在翠云峰上。

孔子对老子的评价是:

“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能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龙一样深不可测啊!”

“我到别处都是当老师,而到洛阳来是当学生啊!”

那么,为什么说洛阳的上清宫是道教的“道源”、“祖庭”呢?

这就不得不说老子生活中发生的周王室争夺王权内乱的一个事件。

当时,由于王子朝看自己争不到王位,命人抢走王城所有的图书档案,跑到楚国,这可急坏了图书馆长的老子。他认识道文物档案流失自己总有失职之嫌。在洛阳是待不下去了,于是登上翠云峰,牵起一头青牛,带上一个书童,往西逃去。

当时由于走得慌张,老子连关牒也没有带。没有关牒,怎能闯关?有趣的是,走到灵宝的函谷关被脑子很会转弯的关令尹喜,又是恭维又是邀请又是逼迫,让老子当夜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才让他出关西去。

今天看来,这《道德经》的一字一句,都是精义要理,几乎囊括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岂能一夜而成?这部《道德经》,必是先成书于洛阳,后才能脱口于函谷,或是先存于老子心中,是腹稿,然后才默写于尹喜面前,是定稿。而他最初谋篇布局的地方,必在洛阳城,必在翠云峰。

老子虽然走了,终究带不走翠云峰。他在此处悟道成功了,这里便成为道家的发源地,他也被尊为道家鼻祖,洛阳也便成了道家道教之渊薮。

他离开洛阳之后,洛阳人在翠云峰建了老子祠,用来怀念他,这便是上清宫的原型。

抗日战争期间,洛阳上清宫建筑受战火影响,大部分被破坏,至今只留下少量建筑由数个道人看管。

不过值得期待的是,老城区也已经将上清宫的改造提升提上日程。新规划的洛阳上清宫老子道源文化旅游园区项目位于邙山翠云峰,是老城区继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实施之后,谋划的又一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我们就在这里期待项目的早日实现吧。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陽道家發源地—下清宮
神都洛阳下清宫,老子栓牛已千年
河南洛阳北邙山上的道教古迹—上清宫下清宫
南无拳的发展
洛阳道教圣地,下清宫,也叫“青牛观”!一个以宫为名的道观!-今日头条
道教始祖拴牛处——下清宫(省保档案/河南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