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值得收藏」老手把水产养殖中的溶氧分析得很透彻!






什么叫溶氧?

溶氧,溶氧,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数量。我们平时所说的溶氧,其实就是指“溶氧量”,就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的数量。

水产养殖中溶氧的适合范围是多少?

溶氧的合适范围为5-8mg/L,这里指的是池塘底部的溶氧量,不是表层的。太高太低都不好,时高时低也不好,稳定最重要,稳定在合适范围更重要。

池塘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1. 藻类的光合作用

  2. 风力的自然作用

  3. 增氧机的机械作用

  4. 增氧剂的化学作用

藻类的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池塘中60%以上的溶氧都来自于藻类的光合作用。水中的藻类就是陆地上的花草树木,万物生长靠太阳,藻类也不例外。而且不论是有益藻还是有害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绿藻、硅藻是有益藻,也是水中最重要的溶氧来源;蓝藻虽然也是产生光合作用的“高手”,但同时也是水中“杀手”,所以它属于有害藻。因此既要让水体得到充足的溶氧又不能让有害藻类疯涨。

风力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池塘中5-20%的溶氧来自风力的作用。风力大空气中溶解到水中的氧气就多,风力小溶解的氧气就少。

白天促进池塘水体的水平流动,打破分层,让上层高溶氧带到底层,使池塘底部得到一定的溶氧;夜晚也促进池塘水体流动,但同时会把底层有害物质搞到中上层,造成池塘溶氧不足。

增氧机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池塘中5-20%的溶氧来自增氧机的作用。它跟风力一起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池塘水体水平和垂直流动,打破分层。它跟风力作用一样,白天提高底层溶氧,夜晚也会把底层耗氧物带到上层,影响上层溶氧。

增氧剂的作用是急救和持续增氧的作用,特别是晚上突然停电或阴雨天气,全塘干洒增氧剂才能让你放心。如果不见浮头,一般用颗粒的,直接扔到塘底;如果看到浮头或水中有害物质还多,就马上用粉末的全塘泼洒。

池塘中主要的耗氧因素有哪些?

  1. 微生物(细菌)耗氧(包括底泥中的有害物质)

  2. 藻类耗氧

  3. 鱼虾耗氧

池塘底部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池塘最严重的耗氧因素,池塘中60%以上的耗氧都来自于池塘底部。

特别是中后期,动物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的大量积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使整个池塘底部变成一个大毒库。天气一变,就会暴发,造成鱼虾缺氧浮头甚至中毒死亡。

因此池塘底部真正的耗氧因素其实就是微生物,即细菌,特别是好氧细菌和兼性厌氧细菌,而不是池塘底质,因为有机物、底泥、铜、铁等本身不会跟氧气直接反应,只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才会发生反应,消耗氧气。

但有机物、底泥等会吸附部分氧气,但不会消耗,只是影响氧气的分布而已。

藻类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氧气,池塘中5-20%的耗氧都来自于藻类的呼吸作用。藻类越多,耗氧越多,藻类越少,耗氧越少。白天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夜晚藻类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

因此,控制藻类的生长和种类是养殖管理的关键。

其实藻类白天也进行呼吸作用,只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远大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我们一般把它忽略而已。

当阴雨天气的时候,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小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这时水中溶氧就会出现不足,这时我们就应该多开增氧机或用增氧剂了。

鱼虾的生长离不开氧气,池塘中5-20%的耗氧来自于鱼虾的生长呼吸作用。鱼虾越小,耗氧越少;

鱼虾越大,耗氧越大;养殖密度越大,耗氧越大。同时,一些底栖的鱼虾会吃掉底层部分有机物和污泥,减轻塘底微生物的耗氧。

当然,鱼虾生活过程中也会吃掉水中的有机物和生物絮团,减轻水中的耗氧。

池塘中还有其他影响水中溶氧的因素:非生物类的,如有机物、泥土、重金属离子等,它们一般不会直接消耗水中的溶氧,只是通过吸附等作用,改变氧气的分布而已。

池塘水体中一天的溶氧变化规律是什么?

溶氧的日变化规律为倒V型曲线变化图型,最高点在下午4-5点,最低点在凌晨4-6点;从凌晨4-6点(太阳出来那一刻)开始往上逐渐升高,到下午4-5点升到最高点,之后开始逐渐往下降,到次日凌晨4-6点又重新开始往上升高。

池塘水体中溶氧的一般分布情况是什么?

  1. 上层 > 中层 > 下层

  2. 下风位 > 上风位

垂直分布的影响因素:

  1. 藻类光合作用:表层产氧多

  2. 底层微生物耗氧:底层耗氧多

水平分布的影响因素:

  1. 风力的影响:下风位风浪较大,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较多;

  2. 藻类的影响:下风位藻类丰度较高,晴天中午产氧较多

如果你连池塘的溶氧怎么来和怎么去都不知道,你还搞什么养殖呢?

水产养殖中的溶氧你知道多少?(二)

如何提高池塘中的溶氧?

  1. 保持藻类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2. 降低池塘底部微生物的耗氧;

  3. 多开增氧机。

其中1、2点是最重要的,最大的溶氧来源正常,最大的耗氧因素也解决了,那么池塘的溶氧还能有什么问题?

这里的藻类当然是指水中有益的藻类,如绿藻、硅藻,不包括有害藻类,如蓝藻、裸藻、甲藻、金藻等

这里的池塘底部的微生物作用同时还包括底部有害物质的含量

如何保持藻类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1. 让池塘藻类种群保持多样性;

  2. 定期补充藻类所需的营养素,保证藻类正常生长、繁殖;

  3. 不要乱杀藻,如杀藻剂、杀虫剂和消毒剂等都会对藻类生长有影响;

  4. 不要让营养素不平衡,特别是中后期水体氮过多,碳、磷相对缺乏。

如何降低池塘底部微生物的耗氧?

  1. 让池塘微生物种群保持多样性;

  2. 定期补充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素,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

  3. 不要乱杀微生物,如杀藻剂、杀虫剂和消毒剂等都会对藻类生长有影响;

  4. 不要让营养素不平衡,特别是中后期水体氮过多,碳、磷相对缺乏;

  5. 定期改底,防止底部有机物积累太多;

  6. 保持塘底有充足的溶氧。

你知道增氧机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大家都认为增氧机是增加水中溶氧的机械,但准确地说,除了底管式的增氧机等外其他的都不能为水体直接增加氧气,它的真正作用其实是加快水体流动,辅助风力来加快池塘的溶氧。

现在的增氧机的真正作用就是加快水体流动,所以它们应该叫“流水机”或“搅水机”才准确。

只有明白增氧机的真正作用,你才能更好地让它为你服务。

如何发挥增氧机的作用?

  1. 不同类型的增氧机搭配使用;

  2. 根据鱼虾大小、天气情况等因素开增氧机。

增氧机如何搭配?

1. 根据养殖种类不同选择合适的增氧机;

养虾与养鱼选择的增氧机是不同的,

虾塘选择底管式增氧机搭配叶轮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耕水机、涌浪机等较好

鱼塘选择耕水机、叶轮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等较好

2. 根据池塘排污方式选择增氧机

如果是中央集中排污的,可选择水车式增氧机

增氧机什么时候开合适?

如果不考虑养殖成本,24小时全天开最好;

实际生产中主要还是根据鱼虾大小、养殖密度、水质情况、天气情况等选择开机时间;

鱼虾在苗期和前期,水质、天气没问题,可少开;

鱼虾中后期,不管水质、天气都要多开。

鱼虾中后期怎么开机?

天气晴朗时,早上太阳出来2-3小时,可根据水质考虑关掉部分或全部增氧机,;

下午1点左右,就是在水温最高,光合作用最强时开2-3小时;

特别是夏天中午,一定记得开机,让水加快流动,打破分层,补充底层溶氧;

中午开机2-3小时比夜晚开一整夜的效果还好;

阴雨天,基本上全天全开;

可根据养殖密度、水质情况,适当少开部分增氧机。

有人认为:夏天白天光合作用强,中午表层溶氧容易过饱和,这时不应该开机,开得越多,溶氧降得越快。而且在超饱和时,开增氧机的增氧效果不明显,不但浪费电费,还容易引起鱼虾气泡病。

帮邦水产商城 帮邦魔盒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溶氧、水温、ph

小程序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不知大家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我觉得他还不大了解增氧机的真正作用,而且对溶氧过饱和有种过分畏惧。

增氧机的作用是加快池塘水体的流动,而不是直接增加水中的溶氧,而且我们开增氧机主要是靠它来打破水分层,把底层水带到上层来,提高底层水的溶氧。

当表层水过饱和时,不开增氧机,水的溢出会慢一点,而当你开增氧机时,表层水会有部分溢出,但并不影响表层的溶氧量,因为表层水已经过饱和了;但如果不开增氧机,水就会分层(上热下凉),底层得不到氧气补充,夜晚由于底层微生物和藻类的耗氧,池塘很容易出现缺氧。

至于鱼虾气泡病的问题,如果全塘溶氧都过饱和,不管你开不开机,都会得病,关键还是做好预防和及时处理工作;

至于浪费电费的问题,如果想省电,建议你不要搞养殖了,或低密度粗养算了,这样增氧机的钱也能省下来。(转自养虾吧88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篇!老司机总结的溶氧大全!【内含彩蛋】
水产养殖中溶解氧的意义和研究
在小龙虾养殖的过程中,溶解氧的重要性你解多少?
怎样提高池塘溶解氧
【专家讲堂】池塘里的那些事儿(70、71、72)
【超长干货分享】林文辉老师谈池塘氧债管理与鱼虾病害防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