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核16线程+32G内存塞进超小A4机箱,关键还只要1000多元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z008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旨在如何优雅地利用手中现有产品。所有产品皆为自购。或有二手产品,请注意。

前言:

这次折腾的目的完全不是为了美观或者游戏啥的,纯粹是工作需要。

公司配发的Thinkpad X1 Carbon,

小烧的是5代Carbon X1,用的时7代的低压U。i5-7200U-2核4线程,8GB内存不可扩展。顺便贴一下R15的跑分:2百多分,是不是感觉很弱鸡。虽说很轻便方便出差,但是大部分时间一直在当作台式机使用。

X1的R15跑分

由于无法扩展内存,因此只能一边用着捉急的8G内存,一边心里默默mmp。工作也不是什么很繁重,大部分时间是offce以及网页。由于自己有不关页面的习惯,所以Chrome这个吃内存怪兽长期将电脑的内存中占用率推高到接近100%,这个时候电脑会出现明显卡顿。

作为一个专业的音响人,怎么能够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由于是公司使用,又不想将自己又贵又好的台式机搬过去,再说太大了也不好移动。因此想用装一个又便宜又小,便于随身携带,关键要内存大,CPU核心多的工作用小电脑。

接下来折腾开始

首先选平台

新平台(什么10代酷睿,2代Zen,HEDT)一律PASS,原有无他,一个字,贵! (其实是为了自己的一堆闲置的服务器配件找理由)。

剩下的就是一些老平台:

* E3的V2 V3一直是张大妈的常客,由于一直属于网红产品,所以性能好一些的U价格并不十分美丽,而且普通的DDR3(UDIMM)的容量上不去,因此PASS。

* 老的3代 4代i7存在上面一样的问题,性能配不上现在的价格,而且现存的老板子都年岁已高。

当然,如果手中有类上面两类平台的闲置,可以用起来。

于是目光又转向了E5服务器平台,毕竟上面的东西只要大船靠岸之后,都是便宜又大碗。

注意:X79之前的平台不建议选择,架构、制程、功耗等都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

X99平台

E5 V3的大船早已靠岸,其实X99是最符合这次装机的平台,U便宜,性能高。也有厂家在做ITX的主板。可能唯一的缺点就是DDR4的REG ECC的会比DDR3内存要贵。部分E5 V3的CPU列表如下(不全,来自CPU-MONKEY,最强的18核型号未包括)

X79平台

E5 V2依然能战,多核心加上4通道内存,以及REG ECC的DDR3在价格和容量上的优势。平常的办公与网页多开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多核性能本来就是E5平台的强项。部分E5 V2的CPU列表如下(不全,来自CPU-MONKEY)

选择E5平台的理由:

在AMD二度YES!之前,普通消费者一直诟病牙膏厂挤了那么多年的牙膏,真的是这样嘛? 让我们来看看Chiphell的大神整理的这张图。原帖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通读,学到很多关于E5服务器平台的知识。

上图中蓝色线条是普通台式机平台,橘色是HEDT高端桌面平台,灰色是工作站平台(最高4CPU并行),黄色是服务器平台(最高8CPU并行),

最右边的Broadwell代表了大家熟悉的5代的Intel CPU平台。依次类推,Haswell代表4代,Ivy Bridge代表3代。前面说到的E5 V3和V2分别属于Haswell和Ivy Bridge平台,全部采用了22nm的制程。与Intel祖传的14nm制程在数字上仅仅相差一代。

从上面的这张图可以看出,Intel的挤牙膏仅仅限于主流的台式机平台,祖传的4核心8线程一直延续到7代酷睿,也就是i7-7700K这代。直到8代开始,才羞答答的又增加了2个核心到6核12线程,直到最近几年AMD 开始YES起来,才年年增加核心数量,牙膏管差点挤爆。

而在利润颇丰的服务器平台,Intel的策略就完全不同,能堆核心数就直接往上堆,绝对不会有一丝一毫的保留。E5 V3版本的最高核心数量一下子来到了18核心36线程,装好以后就开始数框框吧。

这里顺便说一句,看看淘宝上那些卖祖传i7-3xxx,4xxx-4核心8线程CPU的价格。可能唯一能够解释就是Intel的U是理财产品,放着保值。完全与它们的性能不搭边。

Intel在E5 V3和V2那个年代还是高歌猛进的,看上图中的Tick-tock策略执行的是多么的严格而步伐稳健。但是从2014年1月开始到现在的6年间,只是在不断打磨14nm。10nm制程到现在还是小规模使用。马上就要发售的10代i系列,依然还是那祖传的14nm。在制程上止步不前的感觉有些心酸。

总之一句话,其实3代和4代的英特尔的CPU,在性能上与现在的差距并不大。这个差距,在E5平台上,完全可以被多核心以及更多的内存通道所弥补。更不用说大船靠岸后的性价比。

主板选择

那么阻碍多数人选择E5 CPU的障碍在哪里呢? 在小烧看来,除了对于洋垃圾的莫名惧怕之外,主板的选择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由于是服务器平台,所以主板选择并不像主流桌面平台那样百花齐放,各种的品牌,版型,价位都有得选。 一般E5 CPU,常见的搭配是

1. 服务器主板

2. HEDT的主板。

这两个平台的的选择面不多,价位不低,而且还只有二手。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搭配E5 V2,请搜“X79平台”,

搭配E5 V3,请搜索“X99平台”。

对应常用的超微Supermicro的型号,V2请搜“X9”打头主板,V3请搜”X10“打头主板。

常见的E5主板画风是这样的:

没错,E5的精华就是双路CPU,人多力量大。但是双路U主板的体型,别说什么ITX、MATX机箱,连普通的ATX机箱也不一定能进。更不用说还需要一些奇葩的诸如双8Pin供电,螺丝孔位对不上等问题。

那么能放入小机箱的主板呢? 经过寻寻觅觅,基本确认:

* 支持E5 V2 的X79平台,没有大厂出的小板可以选择,最小基本都是ATX,连MATX都很少见。

* 支持E5 V3的X99平台,有那么一两块官方出品的小板,但是价格么。。。

要找小板妖板,必须是永擎。超微在似乎在后面一代2066接口的时候出过ITX的小板。

嗯,说到这里,似乎这次DIY进入了死胡同。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估计经常玩服务器U的人也猜到了,就是俗称”寨板“的国产非正规品牌主板。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值友就要关网页了。

的确,寨板长期以来不受待见,一方面是由于设计或者用料关系,稳定性比较差,一方面是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

但是如果不用寨板的话,这次的DIY就没法进行下去了,算了,看在价钱的份上,全新才300不到,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还有三年保修,就这么办吧。(后面实际使用下来还是稳定的)

于是,淘宝上一种X79的寨板就进入了视线,最后选了一款销量比较大的x南X79主板,M-ATX的板型,但是尺寸出奇的小,只有213x168mm,正正好好的丝毫不差的放进酷鱼S3的机箱内。

主板的基本布局是这样的:

装机:

配件清单如下(附目前参考价格):

CPU: E5 2650 V2 (淘宝300左右)

主板:x南 X79 MATX (淘宝268)

内存:三星 RDIMM DDR3 1333 16G X 2(淘宝约300元)

硬盘:Crucial M500 240G(亮机用,后期换成三星PM981,300元)

显卡:亮机卡(算50元吧)

电源:台达400瓦小1U(淘宝大眼仔改静音,80金牌,160元)

机箱:酷鱼 S3(咸鱼2手,带16x显卡延长线后来没用上,220元)

显卡延长线:PCIEX4(淘宝定制,30CM长度,118元)

散热器: 2011 CPU专用(咸鱼入手,10元)

风扇: Nidec 8015薄扇子(闲置,后来换成包豪斯 air上拆下的1225,不要钱)

总价控制在1600左右。其实除了主板、机箱以及显卡延长线,其余都是闲置部件。

1. 安装CPU

2011插槽的CPU和常见的115x的不同,除了针数多一些之外,CPU的固定方式也不太相同,有两根杠杆,打开和合上注意顺序。可以看到CPU插槽用了富士康(其实是没得选,CPU插槽常见就Foxconn和LOTES)

装入CPU,安装方式与小一些的115x平台并无不同,对着角上的三角小箭头放入就行,然后将CPU固定,卡紧。 更大一些的服务器U,比如EPYC的TR4插槽,其实没有了那个辅助的CPU托架,也是可以放入的,细心就可以了,CPU插槽损坏了,基本很难修复。

顺便放一张EPYC的TR4与 E5 V3的2011的大小比较。接下来还会有EPYC平台DIY的文章,做个广告。

涂上硅脂,信越的水泥硅脂,慢慢抹匀,可以持续很久不会干掉。

2. 上散热器

说实话,这个散热器还是有些惊喜的。原来还一直愁找不到合适的超薄散热器,塞进这个ITX小机箱。因为常见的超薄散热都没有2011的扣具。结果差一点买了淘宝常见的2011的铜底+鼓风机式的均热底板散热。

其中比较高级的恐怕就是这个政久的,号称能压制160瓦。但是一看转(jia)速(ge),我缩了。最大7000转,这个小风扇,还不飞起来啊。 顺便说一句,还有一大堆国产的类似结构的,大约70元。

逛着逛着,我发现了她,10元,只要10元,虽然不带风扇,邮费还要10元。但是都10元了,还要什么自行车。风扇自己解决就行。

到手一看,非常新,

仔细一看,居然还是带热管的,感觉瞬间赚了几百万。

拿着手头的8015薄扇比划了一下,貌似不太好固定。最后的解决方案详见下文。

3. 上内存

上好了两条16G的三星内存,是不是感觉威武雄壮了许多。顺便科普一下内存的一些常识。

常见的内存一般有 UDIMM的ECC和非ECC内存,以及RDIMM的ECC内存,这三种。

主要区别:

UDIMM的非ECC内存,这就是大家最常用的类型了。大部分主板都支持,缺点是稳定性不如带ECC的内存,而且容量不如RDIMM。优点是延时较小。

带ECC的UDIMM内存,顾名思义带纠错功能。

RDIMM ECC内存,又叫REGECC内存。带了寄存器。服务器最常用的内存类型,带有ECC纠错,稳定性好。而且带有寄存器,容量可以做的很大。

在DDR3的内存上,最显著的差别体现在UDIMM的容量最大8GB一根,而 RDIMM的ECC内存,可以做到32GB一根。

至于DDR4时代,RDIMM内存得容量更是可以达到256GB的大小,8个插槽就可以达到2TB的容量。

此次使用的三星16GB REGECC内存,虽然速度是1333MHz的,但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轻松使用主板内的设置,超到1866使用,感觉又赚了几百万。

4. 连接控制线,上主板

这块主板前面板控制接头的颜色很醒目,不怕找不到和接错,好评

装入机箱内,可以看到底部几乎是严丝合缝,再长那么几毫米就装不进去了。顺便说一下这个S3的结构,底部是开放式的电源仓,设计的时候,小1U电源是平躺在机箱的最底下的,上方最大仅能容纳17x17cm的ITX主板。但是今天的装机,这块MATX主板的长度远远超出了,占据了一半电源仓的位置。后面就需要对于电源的安装做一定魔改。

5. 装电源

电源使用了台达的400瓦,这个小电源应该是常客了,虽说也是二手的,但成色非常新。淘宝的大眼仔(二手电源专门店家)在也帮忙改了静音以及确认接口的需求,由于并没有侧透的需求。所以这次电源也就没有改模组线。

2个12V都能达到21A的电流,应付这个小机箱内能装的CPU以及显卡都足够了。全程保持风扇静音的状态。

装入机箱,看到由默认的平躺改为了站立的姿势。默认的螺丝孔肯定无法固定。于是这个电源是直接用双面胶固定在底板上的。苹果的手机里不都是这样固定电池的么。

看看后部,给大家感受一下与默认安装方式的差别。 电源线还是能够正常拔插的。但是右边恐怕就要一直开一个小孔了,反正眼不见为净,说不定还能走个线啥的呢。

但是这样的电源直立安装会影响到PCI槽位。看图,电源的上沿已经齐平了PCI插槽的固定处。

因此必须空出那么些距离来方便后面的PCIE设备安装。同时也兼顾了风扇的散热。真的是一举两得(自我安慰)。

6. 装显卡

前面说到,由于主板已经完全挡住了PCIE延长线原来的走线,原配的PCIEx16线已经完全没有了使用的可能性。只能另想它法。于是寻思着,为什么不用更细的PCIE X 4的线来代替呢,更容易走线,同时显卡的性能损失对于入门显卡来说可以不计。雷电显卡扩展坞也不是用的PCIE X 4的带宽嘛。

于是就有了这条PCIE X 4的定制线。但是在这条线上也差点两次翻车。

首先,原定的走侧面的方式,由于线材要转向3次,而且即使是x4的线的宽度和硬度也很大,30CM的长度根本不够,谁让当时不多定一些长度呢? (其实还是节约,因为越长越贵。)

难道就要这么放弃了嘛,去再重新花100多元定一条线吗? 突然灵光一现,甩过主板的正面面,走上方的风扇这里的空隙呢?

于是说干就干,将原来的风扇固定方式从内部固定,改成从箱体上部的散热孔固定,迁移空出的位置用来走这条线。

竟然成功了。虽然有些挡散热器,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风扇安装,但只能这样了。

甩到后面插到显卡上。 其实这个PCIE槽的转向是错误的,实际只需直接180度到显卡就行。谁让这是临时想的办法呢。于是两个用于固定铜柱也不要了。拿出跟随多年的莱泽曼-海啸,几下就把两个铜柱拧下了。

显卡安装完毕。这是一块不带风扇被动散热的矮版显卡,由于电源的关系,原本正好装入的蓝宝石 470D黄金版是装不下了,可惜啊可惜。

这里还要提一句,对于这种不带背板的显卡,由于这种固定方式并不完全牢固(插槽未固定),可能会有一定的晃动并碰到后部金属机箱,为了消除短路的危险。将后面突出的焊点用电工胶布遮起来。下图

7. 安装CPU散热风扇

这个10元散热器虽然完美的安装上去了,但是散热风扇还是没着落啊,难道你要让E5这个服务器的U被动散热吗?顺便说一下,这个2650 V2 CPU的TDP是95W。

当然不会,既然没法直接安装在CPU散热器上,那么就换个思路,把他安装再侧板上怎么样?

比划一下位置,将风扇固定在侧板上。

由于显卡PCIE延长线的走线挡住了一部分的散热器,因此需要将风扇的位置调整一下,没法直接对着散热器中心吹。而且这个散热器又是利用服务器机箱风道的,如果不用大风扇完全吹透的话,恐怕散热性能会打折扣。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将机箱侧板垫高,便于安装更大的风扇,同时,侧板上的这条缝隙,也更利于机箱内部热量的散出。否则只靠机箱顶部的一个小风扇,恐怕难以将机箱内发热大户的热量完全散出去。

这里图上的Nidec 8015,最后换成了一把包豪斯 O11上拆下来的1225温控调速风扇,默认转速下很安静。

装机完成,拍照

合上侧板之后,来几张与可乐罐的对比照,的确小。基本随便一个背包或者挎包内一放,就带走了。

烤机测试:

CPU的跑分就不放了,网上到处都可以查到。大约900分多一些。是原来i5-7200U的4倍左右。

内存性能, 因为这块主板只能插2条内存组双通道,所以内存带宽肯定比不上现在那些超频到4000MHz的DDR4,不过也能到下面的水平。如果是4通道的话,估计能和现在的DDR4双通道带宽打平。日常办公已经够了。

最后是大家最关心的散热,到底这个10元的散热器能把这个95瓦的CPU压住吗?我们跑一下AIDA最吃CPU功率的单拷FPU看一下。

烤机10分钟,CPU最后稳定再83度上,以这个体积和10元的散热器来说,不能要求更高了吧。即使长时间压个片子啥的也能坚持下来了。以及,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已经换上三星的PM981的NVME硬盘,这个也是发热大户,由于12厘米风扇的散热面积比较大,把CPU边上的它一起照顾进去了,发热控制的也不错。

总结:

本次装机并不是推销什么,也不是鼓吹什么洋垃圾万能。仅仅是个人爱好的一次折腾。

能有一台便宜的、可随身携带的办公小钢炮也许是不少人追求的,如何再合理的预算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这一目的,恐怕各人都不相同。本文仅仅提供一个思路,以及一些折腾的经验。

针对显卡薄弱以及主板不带USB3.0的缺点,后期还会有一些改进,毕竟主板上还有一个PCIE X1的插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一台静音18核迷你工作站的搭建
跟我学组装电脑。 - 免费学电脑
2019年五千预算可以搭建出一套怎样的电脑整机
DIY新手说明书⑧ 揭秘硬件编辑的工作机
微星的MAG B550M MORTAR主板上手体验
和春天的约会:和X99平台约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