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逃离东三省,户在,人走,我终于明白狐死首丘的道理了

原创‖用事实说故事

本文会有上中下三个部分,原来想写上下两部分就可以了,因为文章较长,所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外加上新进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所以分三篇进行分发。

本篇文章为中篇。

东三省的发展现状让很多人唏嘘不已,有离开前往南方发展的毕业生,也有随着儿女去南方生活的老人,论其根本原因有很多,不仅是气候和政策原因,也有根深蒂固的人情社会原因,但是思想不变,如何改变?

离开的人总有离开的原因,有说发展不好的,有跟儿女远行的,有出去打工的,不一而足,其实东北的发展到现在来看,还完全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希望,今天写的群体应该算是打工族居多,他们有各自的理由和原因,但是他们内心深处都并不想回东北了。

小黄是90年生人,今年刚好30岁,他是地道的东北沈阳人,他离开的原因是很多年轻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房贷。

小黄家条件一般,如果硬要分到哪个阶层的话,应该算底层。小黄的父亲在工厂上班,很多年前因为事故,右手失去劳动能力,虽然手还在,但基本抬不起来,企业虽然也给了赔偿,也一直养着小黄的父亲,但是工资一直很低。说白了就是企业养着一个残疾人。而小黄的母亲也一直在打零工,按日结算那种,连保险都要自己交,所以生活不算富裕。

小黄的父亲看着房价一天天在涨,他觉得自己的手算是废了,拿到补偿金后给儿子贷款买了套房子,也算给儿子个安定地方。那个时候房价就一万多,付了首付贷款还要70多万,老两口咬着后槽牙给这事定了。一个月贷款就要接近3000,压力倍增。

后来小黄毕业后进入挺大的一个厂子做行政,才2000多,加上父母的工资,一家三口勉强够过日子。小黄觉得日子这么过下去,就算房贷还完了,也未必能过上好日子。

小黄就跟父母商量想出去打工,趁着年轻多赚点钱,父母一开始不同意,因为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舍不得他走,后来小黄的倔劲一上来,父母也没招,也就随了他,但是规定小黄出去只能两年,如果没有起色,就赶紧回家,就这样,小黄踏上了南上的路。

小黄因为学历还不错,而且又年轻,去到深圳打工,一开始小黄的工资就只有7000,减去一些开销也是所剩无几,但是小黄能吃苦,省吃俭用还是剩下了一些。小黄因为年轻又有干劲,第二年就给工资涨到一万五,小黄不仅白天上班,晚上还跟朋友搞副业做电商,一个月平均加一起能有快三万的收入,这让小黄很开心。

外出打工无非就是为了赚钱,小黄从毕业到还完贷款用六年,小黄说:虽然外出打工压力大,但是赚的钱却是东北那边比不了的,而且条件也比东北强很多。

小黄最后说:是否离开东北不敢保证,但是出去打工赚钱是肯定的了,等自己再发展几年看看,如果条件允许就留在南方。

李叔今年55了,在外打工快20年了,说到打工,他跟我说了他们这个群体最真实的一面李叔是纯农民,往上扒三代也是农民,李叔以前连想都不敢想自己能离开东北,离开那故土。

农村人结婚早,而李叔家里不富裕,娶媳妇的时候都27了,这在农村来说,挺晚了。李叔在20多岁的时候发现,村子里人越来越少,都出去打工了,而李叔一直犹豫要不要也随着同村的到外面打工,再后来村子里土地可以承包出去了,李叔也就动了出去打工的念头。

李叔出去那年34岁,儿子5岁多,正好要进入小学的阶段,李叔说:农村的小学教学质量不高,不如去城市里念书,就算差也比农村强,而且我家世代农民,真的不想让儿子也继续当农民了。就这样,李叔不仅出去打工,还带走了他的下一代。

李叔说他家地还不错,承包出去了,有些人家的地一般,就没承包,他们虽然得出去打工,但是一年回来俩月就行,春种秋收即可,平常也有人帮忙打理照料。

通过这些年的打工,李叔他们一家在那边买了房子,虽然也是贷款,但是李叔的身份没变,还是农民,因为他的户口留在东北,就是因为土地的关系,李叔说:在东北,像我这样的很多,土地流转出去,然后自己在去外面打工,过年就回家。

这种候鸟型打工族在国内非常多,尤其是农民,除了春种秋收以外,平常找人打理就行,谁又愿意固守农村,望天等命呢?

这样的情况东北很常见,人不在,户口在。

李叔最后跟我说:回东北的概率不大了,老母亲前年接过来生活,老家那边也没什么亲戚,还回去干啥?继续做农民?我是真不愿意。以前总觉得故土难离,现在我终于明白狐死首丘的道理了。

亲情是这世上最割舍不下的,而小雪暂时没有离开,就是这个原因。

小雪是吉林人,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她父母都是老师,而且又是家里独女,非常宠爱小雪,小雪的父母算是老来得女,对小雪的成长关怀备至,老两口希望小雪能够留在他们身边。

小雪马上面临毕业就业问题,她说:我想去上海发展,因为上海是大都市,无论是就业还是生活,都比这边强,而且东三省在走下坡,不想留在这里,也许自己现在还年轻,很多企业会给我提供岗位,但是当我年龄大了,保不准就要下岗,而且这边工资待遇完全跟上海比不了,想出去打拼几年看看。

而最让小雪为难的就是亲情,从小就一直跟父母生活,父母虽然尊重小雪的意见,但是小雪和父母谈论此事的时候,母亲总是流泪,小雪心软,就没有再往下说。

小雪的父母觉得,她们家的关系网都在吉林,小雪刚毕业还太小,一个女孩出去打拼又不放心,如果老两口都退休还好说,大不了就跟小雪去上海,可是现在老两口都没有退休,(还有两年退休)所以不想小雪出去,而且吉林这边工作也还可以,虽然不如南方赚的多,但是老两口觉得靠自己能力打拼,到哪都一样。

小雪说她很多同学都跟南方那边的企业签合同了,有些同学已经在那边实习了,而自己一直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离开东北。

小雪最后跟我说:我从没有叛逆过,而父母也尊重我的意见,我是打心底想出去发展,实在不想留在东北了,只是亲情让我犹豫不决。

小雪后来给我发了条消息,他们家一致决定,让小雪今年考公务员,如果考不上,就同意小雪离开吉林。

她偷偷告诉我,她今年一定考不上公务员。

我回复她说:三思。

东北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但也离不开中年人,像李叔这样的情况在东北很常见,而年轻人外出也是生活所迫,高企的房价,微薄的工资,让这群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现实。

在东北,年轻人的流失是致命的,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为年轻人走了也会带走上一代人,而下一代人呢?能回来么?概率太小了。有很多人会说你写的文章都在奚落东北,我是想说面对困难我们要勇于面对,要直面问题所在,这样我们才能负重前行。

下一篇里面会有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有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的店主和高学历人才。他们的离开我是觉得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他们都是成功人士,但是他们带走的不是他们本身,而是资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老了才明白,走到最后,身边能依靠的不是老伴,也不是子女
《小雪》组诗 李润林
70岁农民夫妻种苹果赚了1万8,不孝儿三次要走,老两口没了过年钱
90后出现一种“新型不孝”,比啃老更过分,很多父母都在默默忍受
小雪地封严
父母九旬还健在,未必是好事:真像太扎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