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为啥没有科学?爱因斯坦回应很西方,杨振宁:怪《易经》

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人生是一场华丽的追逐与冒险,身处其中的人们无法预料到下一秒的未知。中华民族经历了5000年的沧桑巨变,5000年来改变的不仅仅只有时间,还有不断进步的心灵与思想。穿越时空的限制,寻找未知的精彩,我们永远在路上。

一个是西方的物理学界的泰斗,一个是东方物理学界的标杆,爱因斯坦与杨振宁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却始终行走在不同风格的道路上。

然而两个差异如此巨大的人,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的看法却产生了惊人的一致性。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呢?爱因斯坦和杨振宁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曾经的记忆

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无比辉煌的时代,也曾经有着近代任人欺凌的不堪回首的记忆。

西方著名的学者曾经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经验技术已经十分明显的超越了相同时期的西方的经验技术,拥有如此坚实的基础,为什么近代科学在西方产生,而中国也被西方国家远远甩在身后了呢?

尽管关于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技术有着众多猜测,不论是东方学者还是西方学者都在论据充分的情况下表达自己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的看法。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这个问题人们几乎已经争论了百年的时间,百年来不断有新的角度与看法,人们却始终无法形成一个一致的结论。

外界众说纷纭,但是中国始终对一个观点持有肯定的态度:中国古代并没有科学,这是毋庸置疑的。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问题引起了无数学者的激烈讨论,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与杨振宁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真相大白

爱因斯坦参与这场中国的讨论其实是一场十分美丽的意外。一位学者将自己关于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的论据与想法整理成了笔记,他无法解答这个深奥的问题,于是决定请教爱因斯坦。

关于科学的问题爱因斯坦都有着极大的兴趣,而这个关于中国科技的讨论也让爱因斯坦燃起了斗志,就这样,爱因斯坦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技术的问题就行了深入的解答。

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的科学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满足了两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就是欧几里得建立起来的逻辑体系,而这个逻辑体系是以几何为载体的;第二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学会了通过实验去找寻原因的方法。

爱因斯坦所说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如今近代科学推崇的演绎逻辑,人们大多运用演绎逻辑得出一定的结论。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够导电便是典型的演绎逻辑。而第二个方面就是归纳逻辑,人们可以对商品进行一部分的质检,进而通过概率得出整个商品的合格率。

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相辅相成,他们共同武装了人们的头脑,而这两种基本的素质也是近代科学形成的前提。爱因斯坦认为虽然古代中国发展程度较高,已经出现了一些科技的萌芽,但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更多考虑的是实用性。

因此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深入探究,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只能是萌芽,无法实现最终的科学诞生。

一家之言

作为物理学界的泰斗,爱因斯坦尽管有着极强的说服力,但人们依旧对他的言论表示怀疑。一些人看来,爱因斯坦只是西方世界的一个成员,他对东方世界的了解很少,而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争论颇为激烈的时候,中国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表达自己的观点。

巧合的是,在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技术的问题上,爱因斯坦与杨振宁的观点十分相近。

作为一名物理学界的高手,杨振宁曾经有着一个让人十分疑惑的行为:研究中国古代的《易经》。不仅如此,杨振宁还专门做了一个名为《易经》对中华文化影响的报告。

在这个报告中,杨振宁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易经》的批判,在他看来,《易经》不仅没有产生有利的影响,反而严重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归根结底就是归纳法,而中国古代的思维中却缺少推演法。推演法与归纳法作为近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缺少了推演法的中国古代自然无法衍生出真正的科学。

尽管爱因斯坦与杨振宁在中国近代科学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在两个人的分析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归纳法、演绎法是近代科学的两种重要组成方法,而中国古代缺少这些基本的近代科学的思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科学的原因。

尽管那时候中国的社会基础已经足够能支撑科学的产生,但因为中国思维方式以及方法的欠缺,我们最终还是与科学擦肩而过。

对于中国来说,与科学晚几年的相遇成为了我们毕生之痛。在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仍然在小农经济的困顿中无法找到新的出路。在西方完成工业革命对我们大肆侵略的时候,中国第一次认识到了科学的力量,而那时候想要学习借鉴也为时已晚。

正如爱因斯坦所推测的那样,或许中国的祖先已经建立起来了关于科学的思想体系,但是他们并没有付诸于行动。而西方能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并且建立起来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样的成就是十分让人震惊的。在爱因斯坦和杨振宁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与科学几乎是擦肩而过,这让无数的中国人扼腕叹息。

从前的遗憾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式,那些我们曾经拼命守护的东西如今也已经被我们紧紧攥在手中。中国古代没有形成科学固然遗憾,然而科学所创造出的文明确实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科学并不是某一个时代或者某一个国家的,它永远服务于当下,永远展望未来,它属于整个人类,是我们的共同回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因斯坦为何说“中国的先贤没有走上科学道路不令人奇怪”?
张双南:杨振宁认为中国文化没能产生科学,易经是罪魁祸首
评赵彦春《杨振宁——使人昏昏?使人昭昭?》
《易经》阻碍科学启蒙?易经专家反驳
当下,正确弘扬《易经》极其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二个难题与中西文化的命运 作者:周剑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