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频噪音案例:同样受折磨的TX们请对号入座
低频噪音污染 健康无影杀手
  2008-10-29
  来自电梯、变压器、上下水管道的噪音在高楼里穿墙破壁,以其“绵力”给人造成内伤。这种噪音检测并不超标,却时时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然而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强制性监测标准。
  低噪污染危害被忽视
  “每当听到楼底水泵的嗡嗡声,我的心都揪起来了,老伴无法忍受,只好长期呆在闺女家。我们请来环保局检测,结果却说这种噪音不超标!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每天都觉得日子特别难熬啊!”家住北京海淀区人民大学附近某小区的王先生无奈地向记者诉说。
  两年前,王先生买了一套二手房,全家人欢天喜地搬了进去,没想到烦恼随之而来:“晚上睡觉时突然感觉床在颤抖,同时有嗡嗡的响声从楼下顺着床板传来,声音直钻到耳朵里。”后来经过一番“侦察”,王先生才发现噪音来自正对着他们房间的地下二层生活水泵间。
  王先生隔壁的住户张先生也有同感:“搬到这里以后,我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一点后才能睡着,现在为了不耽误工作,晚上睡觉都靠安眠药才能睡着。”
  在北京某高档住宅区,卫生间下水道呼隆隆的流水声响让业主们烦恼不已,“每当楼上冲厕所,流水声就如同一盆水当头泼下来”。但让人困惑的是,环保部门的噪音检测结果并没有超标(超过35分贝为超标)。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专家介绍说:“目前不少住宅区为了美观,多将变压器、水泵、中央空调主机等安装在建筑物内,成为低频噪声的主要声源。”
  关不住”的低频噪声对人危害极大
  正常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赫兹-20000赫兹,频率低于300赫兹的声音为低频声音。医学专家通过研究发现,低频噪声对人体不仅造成功能性损害,还可能引起器质性损害以及精神损害。低频噪声可以直达人的耳骨,使人的交感神经紧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人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声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综合判断能力下降。国外研究还发现,低频噪声可以穿透人体腹壁和子宫壁,影响胎儿器官发育,甚至造成胎儿畸形。
  专家说,“同样是70分贝的声音,100赫兹和1000赫兹频率,人体耳朵感应的声响就不一样。人体内器官固有频率基本上在低频和超低频范围内,很容易与低频声音产生共振,所以人会烦恼、感觉不适。此外,低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空气分子振动小,摩擦比较慢,能量消耗少,所以传播比较远,通透力很强,能够轻易穿越墙壁、玻璃窗等障碍物。”
  除了电梯、变压器、中央空调、低音喇叭等低频噪声源外,汽车尤其是大型客货车、公交车在启动和加速过程中发动机制造的低频噪声,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人们的健康。卢庆普说,现代科技已经生产出了不少效果很好的隔音材料,可以有效缓解高频交通噪声,但是,由于低频噪声穿透力强的特性,“关门、关窗”往往起不到作用。比如,公交车停站后再启动时,其产生的噪声频谱中,低频63赫兹左右的声波半波长2米-4米,与临街住宅建筑室内的尺寸非常接近,当强劲的低频噪声穿透玻璃进入临街住宅房间后,往往产生共振现象,对人的健康造成极大损害。
  据了解,低频噪声因为分贝数不高而导致市民投诉无门的状况也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制订一部涉及低频噪声污染的新标准。据透露,这部《社会生活噪声控制标准及测量方法》目前已通过专家审定,但仍有一些方面正在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一旦出台,低频噪声污染问题无法可依的状况很快将得到改变。
  揭秘低频噪音
  我国对于低频噪音的声音频率范围订为 20~200Hz ,其中对人体影响较为明显之频率,主要为 3-50Hz 之频率范围。
  低频噪音特性
  当平常在室外或开门窗时,屋外噪音成份中,低频噪音部份被其它中高频噪音盖过去而没有感觉,但关了门窗时,中高频噪音会被门窗隔音而低频噪音会比较明显,因此,通常再夜深人静或较为安静的时候,较容易感受到低频噪音的干扰。
  低频噪音之影响
  低频噪音对人体会产生压迫感,对睡眠及生心理的影响大,可能导致神经衰弱、忧郁症等,尤其是年纪较大者更容易产生影响。
  低频噪音之发生机构及发生源
        发生机构:
  1.平板的振动:如大型振动、道路桥梁、溢水水坝水流等。
  2.气流的振动:空气压缩机、真空帮浦等压缩膨胀。
  3.气体非常态激振:如大型送风机之旋转失速。
  4.空气的急速压缩、开放:如爆破、铁路列车高速通过隧道等。
  发生源:
  有压缩机、送风机、冷却水塔、引擎、抽水机、输送带、锅炉、冷气器、变压器、直升机、洗衣机、冰箱、汽车、铁桥、隧道、爆发、地震、打雷、风等
  治理缺乏执法依据
  “多数居民很容易忽视电梯噪声带来的危害,因为电梯产生的噪声一般为中低频,人耳对低频则不太敏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师庄稼捷说,“通过实际研究,我们发现,其实低频噪声可能会影响人的内脏健康。”
  据了解,目前,在城市中的低频噪声源主要有:电梯、变压器、中央空调(包括冷却塔)及交通噪声等。低频噪音对建筑有着很强的穿透力,其“绵力”会给听者带来“内伤”。但是由于这种声音的分贝并不高,按照检测标准并不违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低频噪声就已经悄悄地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小区高楼内的电梯、开在居民区娱乐场所的重 低金属音响和那些被移入居民楼内的变压器、水泵都成了制造低频噪音的“罪魁祸首”。然而,目前国内声环境质量标准及其监测方式只是针对高频噪音的检测,对于建筑内安装的变压器、电梯、中央空调以及娱乐场所的“低音炮”引起的低频噪音投诉无门。而环保部门由于缺乏执法依据和处罚标准的支持,对低频噪音的污染治理也是无能为力。我国现行的环保法规设定的区域环境噪声规范标准,只规定了高音的最高限值,对于低频噪声,并未作明确规定。现有的噪音监测仪器,也只是针对中、高频噪音进行检测,执法部门针对这种不超标、却让人苦不堪言的低频噪音,只能进行协调,无法作出处罚。
  北京目前使用的防治噪声法规是1984年制定的《北京市环境噪声管理暂行办法》。为适应国家1996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北京市的这个暂行办法于1997年底曾作过一次局部修改。而《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草案早在2002年就起草完了,目前仍处于调研阶段。该管理办法中将加大防治噪音污染的力度。
  立法可彻底解困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低频噪声污染问题,有关专家向记者表示,过去我国城市将环境污染的注意力较多集中在治理水、气、垃圾的污染上,往往忽视声污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噪声同样危害人类健康,是诱发疾病的一个原因。安静已经成为市民的一个幸福指数。
  近年来在北京市环保部门每年所接到的投诉中,噪音检测达标但被认为影响正常生活的投诉,占噪音投诉的20%左右。针对如何尽快解决低频噪音污染的问题,有专家指出,治理低频噪音首先应从源头抓起。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除了合理规划外,利用高科技、新材料可能是破解低频噪声污染的一个突破口。目前,福建省有关声学专家和高分子材料专家已经联合研发成功一种隔声材料,在控制低频噪声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订《社会生活噪声控制标准及测量方法》。这一部我国涉及低频噪声污染的新标准一旦出台,低频噪声污染问题无法可依的状况很快将得到改变。而ZF的职能部门在这一标准未出台前,可以利用国家现有的包括《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健康住宅设计要点》等法律法规当中的一些规定,主动处理低频噪声的污染问题,积极维护群众的健康与利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普|低频噪声是什么?
除了甲醛的第二大家居健康“杀手”
变压器噪声多少才是标准?有噪声应该通过什么部门去告?如何治理?
电梯井道隔音做法
电梯噪声影响日常生活,扰人心智?我们该如何解决?
汽车ANC主动降噪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