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四讲:黄芪登场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地水火风空本草童话故事



专业人的操守:严谨用心做判断

她说其实,这个西医界啊,如果你遇到的是个真正的站在顶点的学者,你不管有什么病,他一定会问得仔细再仔细,就是没有一个病因他遗漏的,才能做出判决如果是不仔细的,基本上病因不足决不下决定的。据说这是任何业界顶点的人,会有的操守和道德。所以,我们现在伤寒派已经是——相当相当的会让你辨得比较仔细,每个病都分类分得很细,辩证点都分得很细。

 

但是,如果你是初学者,你还没有那么多帮助你——分得很细的东西的时候,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时候你会觉得,就是好像有一点急,初学者初学者的急,就是想快点得到答案。可是,我们这个课程,希望是给你一个基础,让你将来能够越来越仔细地分辨这些事情。那我希望各位,能够对自己有高一点的期许。

 

就是说开药吧,总是要仔细,就是你如此对自己,也如此对别人。如果随便问个问题,然后随便要个答案,我觉得在一个专业领域的立场来讲,就是有一点七流、八流、九流的感觉。我觉得此风不可长。就大家静静的、淡淡然的学,因为不是那么难学的东西,日子久了,都会学得很精的。

 

古方本草符码:黄芪的出场故事

敦煌辅行诀里面就有提到说,辛味药是入肝的,酸味药是入肺的之类的看法。但是我们一般的中医论点是,比如说辛味药是入肺的,酸味药是入肝的,就这个说法是相反的。

 

昨天提到这个金跟木的象征符码,我希望同学能够在比较本质的地方理解这件事。就是把阴跟阳交融在一起的,把什么跟什么融合在一起让他们变得更强的,是所谓的调性的东西,这样的药物多半都是味的。那把什么跟什么分开,从而革之,容而平之,用相同的东西把你消灭,这样的什么发散类的药,多半都是有味的比如说有一个细辛,它把你身体的水分跟水分里面的寒气分开。那但是你说,我们有的时候肝气郁结,也是这个能量纠缠在一起,那疏肝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用辛味药把它分散才能疏肝?所以,辛味药能不能对肝有作用?当然也是可以的那如果你要说,有的时候我们肺太虚了,需要把这个气栓住,不要让它散掉那用味药来收敛肺,这也是可以的

 

所以我觉得,站在一个伤寒派的古方本草学,根本就不考虑哪一个药入哪一个。就是这个药它有很多不同向度的五行符码,它总总加加会在你身体里面做一些事,那我们就很如实地去承认,它在我们身体里做了什么事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去讲究这个五行的对应或者说五行的对应是多纬度的对应,所以就不必那么斩钉截铁地去划分它。我们透过这个符码,能够更加去理解它背后的含义的话我觉得比较重要比如说黄芪,那黄芪一般都说补气药那我们中国人用一个符码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个药的时候,会发现说,黄芪生长在比较干旱的、半沙漠地带、高原地带这个药呢,黄黄的,白白的,皮黄一点,芯白一点,而且长在这个比较没有水的地方它的根呢是一筋直下,那个根不太分叉,所以采黄芪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把就起来了。

 

也就是它是,直统统地这个根通到地底下去找水,然后长出来的肉呢是白的多,黄的少,而且质地空松。所以结果来论,它好像是从地下的水脉抽水,然后呢味道是的,又黄又白的,也就是补脾胃,对不对?补肺,因为白色属金入肺总加起来的话又黄又白,就又土又金,又有土又有金的是脾胃的胃,对不对?所以,它也能够补肺,也能够补人的表面,也能够补胃,而且最重要的是,抽水这个动作。中国人认为说,人身上有很多的水脉,叫做三焦,或者说一个由能量构成的膜网,保鲜膜的膜,网子的网那黄芪就等于是让能量,出现在三焦的一个东西就它从肾之中去取水的能量拉上来,然后具象化成肺里面的气、脾胃里面的气而中间的过程,三焦于命门就是原来命门里面隐藏的君火,从三焦分化成——少阳相火,然后形成气。所以命门中的君火,在中医的分类是比较高级的能量,少阳中的相火是比较低级的能量如果用象征符码来说,这两种火,君火是光,相火是热。所以你有没有觉得,黄芪虽然是补气药,它其实是把命门之火贬值了之后变出那个气,你懂那个意思吗?就是1公克的君火贬值了以后可以造出100公克的相火。

 

所以黄芪这个补药呢,的的确确有补药的效果的比如说如果你全身都受了很多肢体的外伤,你用大量的黄芪煮水喝,它可以让你的肉赶快长起来,因为少阳相火的能量就是让无形的能量具象化成有形的那个具象化的转折点。所以黄芪的确可以救死扶伤让你肉长起来。但是如果你真的受了一场重伤,然后黄芪让你肉全部都长回来了,长完了之后你会有一段时间,人比较笨,因为它用掉了你的君火。所以据说还要再用补君火的药,比如说真武汤什么的,再把那个丧失的君火补回来。所以到底什么东西是真正的补药,在这个五行符码的向度还是必须考虑的。

 

又或者说因为它是这个调性,那特别彰显黄芪的这个调性的药物,有一个汤叫做补中益气汤用黄芪,然后用一些导引的药,把这个元气拖上来,因为这个元气不上来人不是垮垮的嘛?把元气拖上来。那补中益气汤的效果很好玩,我们称之为蜗牛爬杆——进进退退补中益气汤要有效,就是一口气就要连续吃15天,不能断。因为它的那个效果是这样子,微微的啊,一个蜗牛爬竿啊,今天爬上2尺,半夜掉回1尺,后天爬上2尺,半夜掉回1尺,这样的一个调性的方剂。而这个汤剂好玩的地方,就是特别可以凸显我刚刚说的那个君火转相火的那个过程。就是如果这个人呢,他本来就是肾脏很虚的,他想要吃补中益气汤提神,一吃之后多半是腰酸到直不起来,就他肾水被抽了

 

道家之美:相反的元素得以调和

所以就是这样的一个:每一味药,即使是非常单纯的黄芪,它里面也暗含着很多五行符码的故事在里面,而这个五行符码的故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是无处不在的像我昨天鬼扯蛋鬼扯到,Halloween,万圣节跟中元节跟半夏,跟莎士比亚的五月节仲夏夜之梦,对不对?那这个交合阴阳的能量,你想想看,我们中国人结婚要用“婚”这个字,要在黄昏的时候结婚,因为一天之中,从阳入阴,要阴阳交合。那我们说,比如说这个能量,我们那天讲到要阴跟阳混合就是所谓的厥阴风木之气的本态也就是3这个数字的本态。那我觉得比如说道家好了,我觉得道家的整个功底,其实呈现在一个地方你看我们中国人画的那个道家的标志不是都是一个太极双鱼吗,一半黑一半白,对不对?就是相反的元素得以调和,这样的一个象征符码。

 

那如果你要说我在大陆的梦想是什么,我希望能够相反的元素得以调和。就是如果我能够做到一件事,我就觉得我可以在大陆工作,就是我要——又做妓女又立贞洁牌坊相反的元素得以调和。因为中医界一直各路大师难以攻克的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又要当婊子又要立贞洁牌坊的问题。就是要受人尊重又赚很多钱可是又要人家觉得你是善人好人,对不对?这是个相反而不能调和的问题。那所以我们大陆的中医界都被人家讥嘲,说又要当婊子又要立贞洁牌坊。可是,我觉得在这个能量的本态、在这个道家的立场,这个结构不是这样的就是,正是因为要做婊子才能立贞洁牌坊。怎么讲呢?就是我想要赚更多的钱,这是我当婊子的部分,那要赚更多的钱呢,我觉得可能让我赚更多的钱的方法是——薄利多销。

 

所以我就要把我的课压到很便宜,因为大陆的中医药课都相当的贵,压到很便宜一次可以收到100多个学生,那只要每个人给我的钱加起比别人多,我婊子就当成了。可是因为收费便宜,然后课开得那么多人可以学,好像有普渡众生的嫌疑,于是贞洁牌坊也立起来了。我觉得道家就认为说事情里面都有这个两面性跟矛盾点,你要如何让这相反的东西加在一起变成更好的东西,这是道家的基本盘的功夫所在。

 

我说相反的东西得以调和,这一句话,如果要用一个中国汉字代替的话非常简单,就是这个字而以——何谓“美”相反的元素得以调和是谓美。就中国人说这个画,比如说什么吴昌硕、齐白石、八大山人的画是什么?又巧——又拙,就是相反对立的元素能够得以调和越相反、越对立的元素调和得越好,就会越让人感觉到——那个美感。那老子里面最喜欢讲这个话啦:大音希声,对不对?最能够吵架吵赢的就是不吵架。那这怎么——怎么实践呢?但我不能说我很美啦,我只是说,比如说我前一阵子这个在家里做艾草灸啊,那个艾草味道很大,那居太太下来抗议,哦不是抗议,她很生气,然后在电梯里头堵到我,就开始在电梯里面说,哎呀,谭先生啊,你那个怎么样怎么样啊,哎呀我就想那个这个这个——然后我就——(哈哈)那太太几乎被我气到中风,(哈哈)就是一个字都不要讲就吵赢的秘诀。对不对?就是——相反的元素得以调和

 


那这个这个字呢,如果你要换一个写法也可以比如说这个元素,它有很多不同的符字可以进入,这个勾芒是个资料库。美呢,如果你要换个讲法,也可以。换个讲法,写这样——羊大为美,羊大为骚,因为小羔羊没有骚味,长大的羊才有骚味。而,这个骚味是什么呢?风木之气为骚味,比如说,一个人的这个厥阴经啊,风木之气不够了,于是这个经通过的地方都有问题,那最明显的就是,比如说这个阴道容易发炎啦、月经容易痛啦。那张仲景的方有一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要有骚味的肉就可以补充厥阴风木之气,或者是厥阴风木不够的时候,这个人的阴啊往下掉,阳往上弹,所以会变成上痛颠顶、下痛阴部那这个人典型的乌梅丸证,用乌梅,就很单纯一个的药,那这样子可以补充厥阴风木之气

 

有一个词——巫术,何谓巫术?我说美就是相反的元素得以调和那何谓巫术?巫术就是透过象征符号操作真理的技术所以中医的的确确是巫术,就是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地知道,这个药草里面有多少种有效成分,而哪一种成分产生什么化学变化造成这个结果。我们只是透过这个象征符码来操作这个药效和药性。所以,真的叫我们玩本草玩久了,就会发现这个五行符码是相当清晰,而且有它的逻辑在的。

 

气的纯与不纯:

我们昨天有讲到说,比如说小肠在这里是,在这里是,对不对?那也就是说,有些脏腑,是在这个表格也是火,在这个表格也是火。比如说心脏肝脏这个是火,这个也是火这个是木,这个也是木可是有些东西呢不纯。像在这个表格是,在这个表格是——太阴湿土。所以在五行的属性里面,反而是一个大肠啊,在这里是,在这里也是大肠的金气比较纯。肺字,一半是金一半是土的,所以呢,那个肺的一半是土是,你有没有觉得肺,吸收空气,把氧气吸进来,有消化的味道在。那大肠就是纯粹的,我要的东西留下,不要的东西丢掉,对不对?那个金气比较重,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调性。当然,风木之气作用于人的意识形态呢,叫做魂,灵魂的魂。

 

那,金气——当然同学一定会有个问题,你为什么不讲土?其实都可以讲,只不过我先这样举个例子,因为这举个例子是因为礼拜三晚上的课我想要讲到这个--五脏与情志的关系,那这东西又会动到五行符码,就魂是什么魄是什么这个东西,会有一点关系。那,大肠里面的魄,这个东西,等一下会讲到,姑且就放在这。也就是,人的魂藏在肝里面魄藏在大肠里面,还不一定是肺啦,但有人是说肺,但这个意义上就是姑且知道到这样。然后呢,既然有些属性,有的气纯,有的气不纯。

 

那么像张仲景这个六经传变哦,其实你在《伤寒论》整本书里面会看到有一种——这个病比较会作用在偏纯的那个脏腑的倾向就比如说太阳病,它的整个转归的过程作用在膀胱的机能——也就是泌尿系统的肾多些,作用在小肠的少些。然后呢,阳明病到后来都是便秘,对不对?都是大便干在大肠里面。所以大肠的气比较纯,它就作用在大肠多些。那少阳病的话,心包少一些,但是三焦是纯的,所以,少阳病的确是作用在淋巴——经过的地方是很明显的。那这边三阴病也有类似的调性哦,大约先提一下。

 

让我们做朋友吧:气的物以类聚

而这个气纯跟气不纯的问题呢,就会让这些脏器有一种——相归依的属性比如说,如果这个脏器都各有一坨能量的话,这个能量会怎么样——物以类聚、手牵手做朋友呢?所以大概它们会先分成三个组出来。比如说,肺跟大肠,肺是有金有土,跟大肠又是相表里,它们当然是一起的,对不对?先在一起。可是大肠呢,它就是,肺在这个表格里面跟大肠是一起的,可是在那个表格里面是跟胃一起的。然后胃呢,在这个表格跟脾是一起的,懂不懂?就是它们会有一个联属关系,同样的这个水火组呢,就是心啊、小肠在这个表格一起的,然后小肠跟膀胱在那个表格是一起的,会这样粘在一起、粘在一起。所以这个地方呢,它就暂时把它分成三组,而这三组呢,在六气的世界,中国人对六这个——因为作出这个数字的分类,就所谓的开阖枢

 

这能量外推的时候叫开,能量收起来叫阖转折的地方叫做枢。那我们目前内经的定义哦,它这个开太阳寒水之气是开阳明燥金是阖,在中间——当然这个是以《伤寒论》的病理学来讲啦。就是比如说,少阳好像是夹在中间,可进可退,这是以《伤寒论》实际临床病理学这样子看。那这个,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少阴也好像是夹在中间,可进可退然后太阴是比较能量多一点厥阴是能量弱一点。大概是这样子的一个相貌,所以有这个所谓的开阖枢。而这个开阖枢啊,把那个三个组画在这边。首先,第一个,太阴————大肠,阳明——唉——胃跟脾,对不对?它的这个顺序我们这样写,开阖阖开(肺、大肠、胃、脾)第二组呢,是——枢开开枢(心、小肠、膀胱、肾)。再下一组呢,是——阖枢枢阖(心包、三焦、胆、肝)

 

那这样的三组,它们会怎么样物以类聚呢?那这个时候啊,两个火就有意义了。因为,第一个会想牵起手的,一定是有相同调性的东西那这三组本身关系最密切的三组,最有可能先决的,之中有相同的元素想要去牵手的地方,就是这个肾里面的火,会想要去牵——心包的这个火,因为这里面的性质是类似的。所以呢,足少阴肾经一定会先想要去牵住手厥阴心包经。这个地方会先想要牵起来这个地方的能量啊,它的类似性。那这个手牵起来之后呢,就会变成——圆桌吃饭拿餐巾定律。就是,一个圆桌吃饭,前面各放个餐巾,你也不太确定要用左边的那条还是右边的那条,但是如果有人先拿起了一条,别人就跟着都用那边那条了。对不对?

 

所以,这里牵起手了之后,其他的就自然而然只能这样牵了。那这个这样子牵了之后,你会发现它有一个调性上面的物以类聚。就是说,这个枢隔着一个阖去跟这个枢共鸣,然后这个阖隔这个开去跟这个阖共鸣,这个开隔这一个枢去跟这个开共鸣,就是它变成一个规律性的循环。而在这个规律性的循环里面,有一对,是不太想牵手、调性也不合可是因为别人都牵起来,到最后——分组分到最后,只剩下你们两个同学,你们两个凑一组吧。但那个最不想牵手而牵起来的那个,就是——厥阴肝经太阴肺经的那个牵手。就是半夜十二经络循行的时候,它那个半夜那个三、四点的那个时候,从肝经到肺经里面那个时候是能量最不合、牵的最弱的。

 

十二经络循行顺序——五大元素顺序:地水火风空

所以,这样子形成的这个——十二经络的执行时间其实人啊,在很虚弱的时候,如果说要的话,非常容易死的时间就是那个时间因为在那个时间,那个经络的那个联结是——最脆弱的地方就是,它们这个地方,大家同心协力,就是有个感情上面的——罩门就在这里。所以,这个是十二经络的循行产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什么子时什么什么经,对不对?这样的一个圈圈,大约是,依照这些这些的数学符码,到最后,自然而然归类出来的结论。

 

那这个——自然而然归类出来的结论呢,你看看哦,我们随便抓一个比如说你早上起来看,足太阴脾经开始看好了——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是土,对不对?然后是手少阴经是君火,然后再来是水,然后是木,然后是相火。我的意思是说,这个东西哦,其实就是密教五轮塔的顺序--地水火风空。这十二经络的循行顺序其实是密教——五大元素的顺序我提这个——当然这里面的那个火是指相火,这个五个元素里面没有君火这个项目。那,但是呢,在外面的君火是这样本来在印度有过很长的时间,大家也都只认得四大元素第五大元素——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这个东西,是不太被重视的。但这个符码,比如说当然是可能是古埃及的文化变成婆罗门教的文化的那个流变过程,那经过希腊的时候,比如说希腊的可能是亚里士多德之类的,他也是提到四大元素,就是地火风水这个四大元素。那这个四大元素上面呢,什么时候出现一个空啊?我觉得,说不定是2500年前有一个叫做佛陀的人出来以后,好像开始有人去意识到,空也是很重要的那个时候大家才开始——啊说是四大——都要皆空,这样子。




但是呢,古时候婆罗门教他们是认为人类的世界是有这个——四大洲,然后这个四大洲之上有一个形而上的世界叫须弥山。须弥山是空,所以密教的五轮塔的话,是把这四大洲的形状按这个顺序,就是,哎,东胜神州是哪一个?就是一个半月形,一个倒——一个倒梯形唉,这个是倒,这个是倒梯形之类反正就是,这个东西这样子堆上来我会提这个东西,是因为我个人啊,就是从前有一件事情觉得很诡异,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五行,这个符码,金木水火土,是因为我们很清楚它的生克,一个克一个,一个生一个,这个样子。可是,为什么外国人的那个——五大元素的符码,没有这个生克呢?结果到后来发现,不是没有,而是所有的生克都——就是还没有经过计算计算前是我们中国人的五行符码,计算完成以后产生的这个结论的时候,十二经络循行顺序因此成立了之后,它的,这个算式的尾端在这里。就算式的原料在那里算式的尾端在这里

 

第六大元素:识

所以,这个密教系统的这个,五大元素的这个地水火风空,就是我们这些五行码经过计算,六跟五跟三经过计算之后变成的这样的结果。所以,可能啊,密教的观想法里面,这个五轮观想法,就是观想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都是要——都是要回到这个东西的。这样的观想法,说不定,他们的宗教厉害,他们自己的观想画面,可是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可能会觉得,哎,这不就是十二经络循行的顺序嘛。而且,他们这样子观想了之后啊,本来不见掉的那个君火,不久就被补回去了,就是密教的时轮派啊,时间之轮的那个时轮派,以及后来传到日本的空海上人,他就说,应该是他们这两个派--空海时轮派,就说,应该有第六大元素就他们自然而然在那个观想修炼的过程里面会说:还少一个元素,而少的那个元素呢,就——我们叫做君火的那个元素,他们找出来了,他们叫做什么?叫做“识”,就是在经历这所有的变化里面有一个Consciousness,就是第六大元素。所以这个算是,不管大家怎么算,到最后都会出现,就是该有的东西都会有,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感觉。

 

四大皆空:回归形而上的世界

那至于四大皆空的空,也就说人类的这个大肠里面哦,因为,人类的身体里面金气最储足的是大肠那大肠应该就刚好是,我们不说具体的那个解剖。但是呢,在练瑜伽的人,有时候人类有个能量在这个底下,其实以中文来讲就是人类的肛门。肛门又叫魄门,对不对?肛门里面藏着人的金气最纯的东西叫做魄,而中国人称之为魄的这个东西在瑜伽术叫做昆达里尼,有听过这个词吗?拙火。一条红色的蛇。那这个,那日本人有一些童话故事说,小孩子的这个肛门里面有一颗宝珠,如果被山里面的妖怪偷走那个宝珠,小孩就变成需要收惊,就他失魂落魄了。那这个魄这个东西,在这个循环里面就是——金中国人说的金气就是能量跟物质可以拆开,能量归能量,物质归物质,那换算成人类的生命就好像是,丢下这个肉身灵魂要回到别的地方去

 

所以,中国人会说金气是什么?杀气。容而平之的杀气就是说,那你听到容平听到从革你不会想到杀这个字,但是金的确有的意思,就是在这个向度上是这样。所以魄力呢,如果要用白话讲就是还虚之力,就是回归形而上的世界。那瑜伽术的人,练到后来要把这个尾椎骨底下啊,就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肛门里面的这个东西,叫醒让它走穿你的七个脉轮,让你开悟。那或者我们换个讲法,中国人练内功哦,这个练小周天,炼精化气,练大周天,炼气化神,然后呢,炼气化神到炼神还虚的时候呢,会出现一个现象,叫做赤蛇。就是中国人认为人的头脑里面那个,大概是松果腺的地方啊,好像一个人的能量的卵子,而这个肛门里面那条红色的蛇,是人类的能量的精子。然后这个精子呢,会冲到头顶的那个卵子里面,让受胎,然后就结出一个像小婴儿的仙胎,然后可以出阳神了。

 

所以这是,中国人认为就是——人类回归形而上的世界的力量就藏在肛门里面。所以道家都会觉得,你以为很低级的地方,最不干净的地方,就藏着最高级的能量。就是这样的一个,在全世界的修炼文化里面都有的共同的符码,大概这样说一说然后——先说说道理——对你们的临床实际来讲没什么大不了之后,知道说,噢,原来是这样,所以十二经络不得不这样循环。

 

经络的循行——诡异的接点

于是这个经络的顺序,因为我们人体就像有一条条的经络,一条条的能量,其实这个经络的能量要怎么接噢?都是一个不是很确定的事情因为我们如果常常做艾草灸什么的就会知道,其实,经络的接点就在手指或脚趾,对不对?可是呢,其实啊,从这个手指到那个脚趾,比如说这条经,接下来要走下一条经,那个点到底在哪里呢?

 

如果你是做艾草灸,比如说,我跟莹莹的话,我们会觉得我们在少阳胆经上面,少阳胆经是往下走的,对不对?我们灸这个,比如说胆经上的一个大穴阳陵泉好了也许有热热的感觉下来下来,对不对?然后下到这个脚的小趾这边出,哎,然后接下来呢,就发现,拇指边这个肝经这边热热的上来所以你会知道那个灸火的热流啊,果然是胆经出去肝经回来。可是,胆经是怎么接到肝经的呢?那条接线是什么?我可以说,非常有可能是那条接线是悬在身体外面的,就它是挂在身体外面的无形的能量的接线也就是这东西是个气——互相吸引的时候产生的一个能量之流。那何以证明呢?因为有一次莹莹好像不知道什么病,肝经、胆经的问题,我就说我们来找点好不好?就把艾草火啊,我她脚的外面,对不对?我说胆经这样注入、肝经这样回来,我们在那个假设的那个虚空的地方灸灸看,发现可以灸到胆经跟肝经的连接线,又有热的感觉会上来——就灸那个空气的地方。所以,也就是说这一条条的经,正是因为有刚刚的那个数学算式,所以它最后会贯穿成一个十二经络的循环这样的一个大概的数学计算

 

阿宅私房话:开阖枢的另一种结合

那当然这也是我觉得有一点不好意思,就是我们中国人,比如说刚刚我说的这个地方噢,我们刚刚是这个什么开阖阖开、什么枢开开枢这个东西,对不对?可是呢,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一次,徐文兵老师哦,徐哥哥就跟我说,他说这个开阖阖枢枢开开枢,应该不对吧?就因为——他这样说有一点敬告,因为他内经这样讲的,都是基本派。他说,这样子,你看经络啊,应该比较靠外侧的是偏开,比较靠内侧的偏阖,对不对?所以,他说三阴经有一个是不一样的他说以外侧内侧来说,就是——太阴是最里侧的,是阖的

 

所以就说这两个开,其实在从阴到阳的那个开阖的属性其实是阖的。然后呢,太阳膀胱是开没有问题,但是这两个枢其实应该是开才对,这是以那个外侧内侧的问题(来看)。然后呢,这个地方呢,这两个枢其实,以外侧内侧来讲,应该算阖才对。所以其实就等于是在属性上面,其实这个四条经结成一体,对不对?它其实是阖阖阖阖的性质也存在开开开的性质也存在枢枢枢的性质也存在。所以它这个,另外还有一层让它结合在一起的理由,当然这些都是中医的阿宅话,对不对?站在临床的立场会觉得,听这个干什么?那我,我说这个我勉强为自己辩解的话,就说不是为了临床的立场,而是为了以资料夹的立场。就是刚刚这样子,乱兜一通,就是帮你把这个资料夹的感觉做出来就是你以后读到一个药的药性的时候,自己能够,在30个小时以后大家放生,以后你读书自己读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希望能够让你自然而然地依据这些属性能够了解,我们中国人说一个本草,说一个本草的童话故事的时候,它的那个调性跟那个说故事的方法,是怎么在这些符码里面归类排列组合的。

 

叔叔的中医契机:研究历代本草书籍

可能以后,自己做功课的时候会稍微轻松一点当然这个,我自己是这样子想了噢,就是,因为我个人的读书经验是这样子,就是,我一开始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想要学中医的,然后后来是在大学的时候在研究室里面当中文系的教授做研究——当助理,当这个研究企划的助理当了四年那个时候做的研究题目是叫做——中国人的认识观。就是,研究题目是:中国人是用什么样的观点在认识这个世界的那个教授的研究题材呢,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本草书。怎么讲呢?就比如说,可能这个本草书,它在汉朝的第一本,比如说《神农本草经》好了它可能会开始提到说,五种颜色的灵芝,什么颜色入什么,对不对?

 

于是,你可以说在汉朝时候的认识观,就是,比如红色对应心脏白色对应肺脏,对不对?这是汉朝时候的认识观。然我们那时候研究的对象总加起来,遇到的本草学家的家派,可能有差不多135家。然后,我们那些帮忙研究的助理啊,就是,一味一味药,比如说这味药人参啊,我们汉朝的第一本书神农本草经,怎么描述人参的药性,然后再去比对第二本,比如说是魏晋南北朝的《名医别录》,这本书又是用什么不一样的方法形容人参然后我们这些做研究的助理们,就要去比对,这第一本跟第二本之间认识人参的角度哪里不一样,把它摘出来然后再比第三本,然后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出来,然后到了——比如说人参比到明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大坨的资料,因为,《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的爸爸李月池,好像是一个人参贩子,就是特爱人参所以李时珍就——比如说他爸爸李月池的论点,就李时珍爸爸是人参狂就对了然后就写了一大堆人参的什么有的没有的。

 

然后呢,又到了后来民国初年的时候比如说,有一个民国初年的医生,叫做张三雷的医生,他在讲人参就会用纬度经度来讨论它的药性就比如说,在纬度经度哪里的时候,那人参为了抗寒药性就会偏热,在纬度哪里到哪里,那个人参就怎样。然后呢,比如说在中间的历代本草比如说,在这个宋朝结束金朝开始的时候,本草书里面比较正式地把那个华佗的五脏六腑的概念跟本草学合一,那代表性的人物是金朝张元素开始提倡说本草哪一味药会归经。就是比如说,柴胡会进入厥阴少阳经,什么桂枝会进入太阳经之类的,这样子。就本草归经的理论是很后来到金朝才出现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如果拿了一本,清朝的本草教科书,好比说《本草备要》好了,它就会说桂枝这味药,是太阳经的药。因为,你想想看,张仲景的桂枝汤,是治疗太阳经有病的汤,可是呢,我们如果回到张仲景的逻辑框架的时候,我们会知道,张仲景完全不知道桂枝这味药会入太阳经就是在汉朝的时代,只知道桂枝这个能量,会进入血脉,顺着人的气脉跟血脉运行,但是不知道,桂枝会入太阳经。

 

但是后代的人就,因为桂枝汤这整贴汤会入太阳经,会对太阳经有作用,然后就认为桂枝这味药是入太阳经的。所以后代的本草学可能有很多归纳出来但是不一定是正确的结果或者是,比如说张仲景的小柴胡汤入少阳,然后葛根汤呢,会治疗到太阳病跟阳明病之间的某一种感冒于是呢,比如说,有了归经理论以后,好像是张元素吧,他就会说,如果你的病邪还在太阳表层万不可用柴胡,因为柴胡会引邪入少阳,等于是引贼破家。哎哟,这个其实在张仲景的世界没有这么一回事,因为这个东西有关于柴胡是外推还是内收的因为柴胡到底是外推的不是内收的。所以这样的一个本草理论呢,其实到了清朝的时候,比如说《傅清主男女科》就会说,哎,感冒刚来,你就随便就用小柴胡汤,反正也能往外也能推出去,而实际上临床是可以的。所以就变成说,历代都有很多虚构、归纳、错误的本草理论

 

又或者是,明朝李中子他里头讲到葛根,就好像说葛根会引邪入阳明了。但是在张仲景是,那个邪气在太阳、阳明之间,葛根是把它推出去的,不是拉进来的。所以就是,中国的本草学这样一代一代有人加进自己的意见,当然我们当年做那个研究可能是相当过瘾啦,但是——135家!真的你可以说有135种不同的意见,这样的一个本草学。然后,一直到了清朝快要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出现两个人,重新去处理这个所谓经方本草学的问题。那清朝最后的那两个人呢,一个是——叫做邹澍,他的书叫做《本经疏证》。他之后有个人叫周岩,他的书叫做《本草思辨录》,网路上都抓得到啊,有人很好心都打成那个文字档了。那像邹澍、周岩他们的做法,就有一点像是,在清朝的文人才建立出来的某一种——非常逻辑框架的循古学系统,而这个循古学系统让这那些循古学家叫什么呀?应该怎么称呼?因为,到了清朝结束的时候,几乎我们中国人的本草理论已经就完全不能解释《伤寒论》这本书了。我要说是,《伤寒论》已经变成没有人认得它在讲什么的一本书了。

 

那然后于是这些人做所谓的经方本草学的重建,就是完全地先摒弃那个时代的本草学书的所有的东西然后就是说,比如说这个汤——叫桂枝汤,这个汤叫——桂枝加附子汤,这两个汤之间差了一味附子AB,这两个汤的症状差的是什么?那附子是干嘛的?对不对?就完全用张仲景的方,AB,这样子的方法去找到底是什么差别才要用这个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才重新建立比如说,或者这个汤这个药放5两,那个汤那个药放3两,那这个3两的差别到底有什么不一样?那个病人的状态又有怎么不一样?用减法这样子才,重新地做出所谓的经方本草学。那所以呢,但是这个东西于清朝结束的时候才有结论的。也因此呢,如果我今天哦,要读《伤寒论》,有一个我们现在中医检定考试——当年中医检定考试一定要用的教材就是——《医宗金鉴》的伤寒论注。可是《医宗金鉴》的伤寒论注解是乾隆年间的,还没有真正归纳出经方本草学,于是就会变成用那个时代的现行本草学去乱解释《伤寒论》。比如说桂枝汤里面有桂枝、有芍药,《医宗金鉴》就会写说:哎呀!桂枝是发汗,芍药是收汗,一发一收刚刚好,这个东西在我们实际上操作的实证经验是完全的狗屁。

 

因为实证经验,比如说有一个有一个方叫桂枝甘草汤,有大量的桂枝,但一滴汗都不会发。因为其实桂枝根本不是发汗药。根本就不是,芍药也不是止汗药,也根本就不是。但是那个时代本草学的偏,会用一种完全不合逻辑的方法去看待经方里面每一味药的药性,也因为这个本草学的偏曲,就历代开始创造了一个新的版本的本草学,变成很多人都读不懂经方的药性,也因此会变成最近这100年来,有人会觉得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天书。为什么会觉得是天书,是因为,整个解释系统先坏掉了,而不是《伤寒论》这本书坏掉了。所以这件事情也是,我觉得在上这课之前先说一下。所以,我如果到时候说桂枝、说什么的话,我当然会依据这样的循古学后的本草学来讨论它的药性但也会顺便跟同学讲一下,我们一般所谓的后代方的世界是怎么样看待这味药的。




 古方派——经方派:离经派

那这个,古代的这个,这些方我们称为古代方啊,或者称经方,后代方称为时方,对不对?而后代方的整个系统架构,是依据所谓《黄帝内经》的理论在推导的。也就是张仲景那个时候说这样这样开这个药,并不是努力地引述《黄帝内经》的东西甚至可以说,《伤寒论》这本书根本就有本质上面跟《黄帝内经》合不来的部分。就是《黄帝内经》里面讲说,感冒来了,先传太阳经,再传阳明经,《黄帝内经》里面陈述的所有的症状,都是很清楚地是一条太阳经不对劲会有的症状这一条阳明经不对劲会有的症状。可是张仲景说的感冒症状是非常广义的,就是很多很多,也就是说,《黄帝内经》里面的六经传变——内经里的热论是《伤寒论》的原始的资料骨干,可是热论里面的感冒症状是极端狭义的症状,而张仲景是极端广义的症状。所以,虽然张仲景不敢立刻指出《黄帝内经》是不对的,但他在临床上面的确是没有向《黄帝内经》低头,他就说临床是这样是这样,我们不一定,就他没有要你去听《黄帝内经》的话,但是还是会写一下《黄帝内经》的热论当开场白,让你觉得说我还是乖小孩,但基本上他已经是反的,已经是造反。所以,在我们中医的历史脉络里面,经方派的另外一个名称,就是张仲景伤寒派这个经方派,另外一个名称叫做离经派离经判道的派。

 

那到后来的后世方派,就是张元素以后,依据内经理论创造出来的方,就内经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什么一个人会头昏是因为肝风上逆,那你要治头昏呢,就要把肝风降下来。如果用这个内经理论开出来的方,叫做遵经派还是什么?离经派、遵经派,对,遵经派,就姑且称之为遵经派。也就是说,所谓的古方派——经方派是离经派后世方派——时方派才是遵经派,那个经是指《黄帝内经》。所以是这样的一个非常分分合合、打来打去的一个中医学内部的内战。

 

阴差阳错的求学:本草学的容器

然后,我讲到这个五的图像六的图像之类的分别,那是每一个学中医的人的噩梦,因为你不知道什么东西是这个世界,什么东西五这个世界是,所有的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程序都乱贯成一团,那医术当然整个瘫痪掉了。所以,这个也是中医的学习上面的一个噩梦。那我自己呢,我觉得我之所以会开始搞《伤寒论》的理由是因为,我那个时候在学校帮忙做这个研究,帮了4年,而且我那个时候非常贪心,会觉得说,要做就要做我认得的好像大家都会吃到的药,所以就拿的那种都是大药是说,我们这样子从第一本本草书整理到第130几本本草书,如果你拿到的是那种名不见经传的小药,比如说什么白薇,大概做8千个字就做完了。可是我不知道白薇什么东西不知道干嘛的,对不对?我当然是挑——附子,看起来很好玩。那附子就是做到死去活来了,因为附子整理每一本本草书不一样的论点,整理出了8万多字,人参6万多字,甘草4万字,白术35千字,地黄差不多快7万字。

 

我就是做到人都快要死掉了最惊人的是,你做完了4年那个研究,你一滴滴医术都没有你的脑海里面有135个医家在吵架。哈哈,就是,很妙就是你会发现你自己一点医术都没有而且开始呢,你知道我们那时候就会觉得,比如说甘草这味药,我每一家怎么开、每一家怎么说我都很清楚了。所以,你虽然没有医术,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本能,就是那个时候帮忙做研究的助理都有这个本能,就是已经练到,你随便说一句文言文,听到这句语气就,啊,这个话题是陈士铎讲的,啊,这句话是陈修园讲的。就只听一句话的语气就知道是哪个医家了,就是那是他的口吻。然后,但是还是没有医术。然后,可是呢,那个时候就是什么药什么情况下要开几分几两,那种东西都已经资料已经塞进来了

 

我就想大陆曾经有一个可怜的人,跟我有点同病相怜,就是有一个叫做什么?三申道人的人。他怎么小时候被师傅关在后山,不背《黄帝内经》就打,所以整个人背了一整套秘传版的《黄帝内经》,他是一个容器。那我也是阴错阳差变成一个容器,那容器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感觉。然后但是呢,这个容器呢,比如说我那个时候没有医术的时候,我一个朋友他会说:"哎,杰中啊,这个我上次看一个中医噢,他开的这个药,你看看开得好不好?"我就看那个中医的药单,啊,你是最近失眠、口臭、上火加上从前摔过车有内伤他说:"哎,你怎么会那么清楚?"我说,因为这个——这几味药是安神治失眠,这几味药是活血治内伤的,这几味药是——降胃火,那大概——那个——那个量——那个药这样开大概是口臭吧?这个——然后他就说,哇,好厉害,那这剂药会不会有效?我说——不知道。(哈哈——)就是,就是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呢,到后来我就发现说,我那个学校的那个教授哦,讲过我的坏话,跟别的老师讲然后呢,那别的老师很善意,但是很委婉地转告我,就我那个教授他说:"哎呀,医学这块,杰中是————不可能成因为呢,他不读经典,这只是一些杂学"那听了之后,当然是当场是很受伤,对不对?但是受伤以后觉得说,那不然的话就来读经典好了。因为,实际上是杂学塞那么多,真整个人乱掉而以,对不对?那,临床上面最有临床实用价值的书,那针灸跟本草没关系,我塞满了本草知识,我学针灸干什么嘛?。所以就,临床上最有价值的是《伤寒论》,对不对?于是,只有慢慢地一遍一遍从头读《伤寒论》。然后,慢慢慢在临床里面,就发现就135家里面,其实每一家都有他的道理,只是都是不同向度的道理。

 

而那个时候,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喜欢《庄子》吧,开始用庄子齐物论的心法去消化对立的意见,就是让相反对立的意见开始互相帮忙互相融解的意思。然后就这样子,大概从2001年这样子到2010年,我《伤寒论》才读完一遍。应该说其实中间——应该是读了4遍吧,可是就是慢慢消化、慢慢消化、慢慢消化,变成说临床开药有医术了,才觉得,啊,这个理论消化完了。所以我的中医的过程是,先是严重的消化不良,然后为了要消化我脑海中在吵架的那135个人,因为我没有学《伤寒论》以前,我的情况是:啊,这个时候各位观众,你看这场摔跤比赛,这右边李时珍踢出了一脚然后左边邹澍一手把他挡了下来可是也有(人)旁边插了一手指,这是,这是他这种状态

 

就是你整个人差不多是支离破碎疯掉的,然后所以——就是这些本草学家都——没有什么口德的,互相吐槽吐得一塌糊涂的。所以,就是,这是我的这个求学故事啊,所以就是——大概大概这样来的所以我自以为就是当你消化完135家之后,因为还有很多很诡异的家派,就是这个药是什么——左开右旋右降左升还是说——很多很玄奇的说法都有的,每一个朝代都有标新立异之辈。所以就是,讲完也是,有一点不堪回首又觉得好像很得意呀,就是我走过来了这种感觉。那,所以,算是——这样的,所以我就觉得到后来我就是变成教本草,就尽可能教一个最大公约数的、很模糊本草童话故事,就是大概大概我们中国人这样看待这个本草。噢,那这样的话,就是每个角度都有可能是对的,所以就是大概捏造这样一个童话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堂第七讲倪师谈五部经典及六经传变、六经辨症和经络阿是穴 主讲:倪海厦
梁冬对话倪海夏精简版十
《国学堂第七讲:谈五部经典及六经传变、六经辨症和经络阿是穴》倪海厦
倪海厦:快速学成中医高人的步骤
学中医如何入手,跟着这五个步骤可学好纯中医
倪海厦讲《神农本草经》笔录第二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