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薰衣,把香气“穿”在身上。

衣衫飘香,是古人追求的一道“嗅觉风景”。古时,让香气随身的方法很多,像佩戴香囊、熏衣、洗衣香等,其中效果最好的当属熏衣。

熏衣,也是古人讲究生活质量方式的呈现。唐代元稹《白衣裳》中“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就是描写用沉香熏衣服。

除了名贵沉香用来熏衣外,古人还有各种香料专门配制的熏衣香。最早记录在书的熏衣香方,是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六味熏衣香方”。

六味香药分别是,沉香、麝香、苏合香、白胶香、丁香、藿香。这六味香药的组方与做法,奠定了后世各种熏衣香方的基本组方。

熏衣之风,在唐代宫廷中十分盛行,当时,香气是宫廷女性服装的一部分。

王建《宫词》之一,描写宫妃因天雨湿凉入浴、要更换秋衣,服侍宫妃的宫人在一旁殷勤地为其熏衣:

雨入珠帘满殿凉,避风新出玉盆汤。

内人恐要秋衣着,不住熏笼换好香。

唐时,熏衣还是贵族们彰显自己身份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宫中使用的香品,代表着皇室所专属的气味。

王建在其诗《宫词》中提到了宫中香方的特殊性与无法模仿性:

供御香方加减频,水沈山麝每回新。

内中不许相传出,已被医家写与人。

为了维护皇室专用的绝对性,宫中的香方要不断变化。原本不外传的宫廷香方,却被医药方家有意识地搜集、记录整理成书,并广泛地传播开来。

唐代医学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都收录有熏衣香方,这些香方中,或许就有当年皇室曾使用的熏衣香方。

熏陆香(八两) 藿香 览探(各三两,一方无) 甲香(二两) 詹糖(五两) 青桂皮(五两)

上六味,末,前件干香中,先取硬者粘湿难碎者,各别捣,或细切咀,使如黍粟,然后一一薄布于盘上,自余别捣,亦别布于其上,有须筛下者,以纱,不得木,细别煎蜜,就盘上以手搜搦令匀,然后捣之,燥湿必须调适,不得过度,太燥则难丸,太湿则难烧,湿则香气不发,燥则烟多,烟多则惟有焦臭,无复芬芳,是故香,须复粗细燥湿合度,蜜与香相称,火又须微,使香与绿烟而共尽。

以上是孙思邈《千金翼方》中记载的熏衣香方,方中很详细地记载了,制作熏衣香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 捣香 /

先取硬者粘湿难碎者,各别捣,或细切咀,使如黍粟,然后一一薄布于盘上,自余别捣。

捣香的工序要注意不同香料的特性,观察香料的软硬干湿,分别加以捣碎。

/ 调 香 /

太燥则难丸,太湿则难烧,湿则香气不发,燥则烟多,烟多则惟有焦臭,无复芬芳。

调香,炼蜜要与香料的配比要相称,燥湿适中。如果太干燥,则难以制作成香丸,燃烧时也会产生太多焦臭烟气;但太过潮湿的话,香丸又难以燃烧之外,也不易散发香气。

熏衣香中对发烟、燥湿的考量,可知唐代合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唐代合香理念不仅影响后世中国香文化发展,还为日本香道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残枝花落尽,香气已成空。

移上佳人袖,芬芳忽地浓。

——《源氏物语》

公元753年,鉴真东渡将合香技术传到日本后,日本的贵族们开始学习唐人品香、制香。唐代的用香文化又经“和风”熏陶发展成了今天的香道。

熏衣香,在日本平安时代是比较名贵的香品。《源氏物语》第十七章“赛画”,前斋宫入宫时的礼物中“以熏衣香尤为珍稀,乃精研细磨,特别调制之珍品”。

当时日本贵族们所用的熏衣香,有很多是直接由唐朝引入,或依照唐朝传入的香方调制而成。

日本香学著作《薰集类抄》中,记载了几首平安时期的熏衣香方,有洛阳薰衣香、会昌薰衣香、増損薫衣香等。

会昌薫衣香/随時朝臣所献:沉三两/大、丁子二两/大 、甲香一两二分/大、白檀一分四朱/小、青木香二分四朱/小、占唐一分四朱/小、苏合二分/小、麝香四朱/大。

与唐朝皇室一样,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们,也把熏衣作为彰显自己身份的方式,《源氏物语》中,源氏出现时都伴着他特有的衣香。

源氏对自己的熏衣香很满意,不管是他偷情的时候、跳舞的时候、工作的时候、走路的时候,时不时的会来上一句“源氏衣香如何?”

▲ 伏 笼 熏 衣

熏衣,最重要的器具就是熏笼,熏笼一般都是用竹片编成,体轻便于搬动,周身遍布镂孔,透热性强。

日本把熏笼称作“伏笼”。使用时,将衣物覆盖于笼上,点燃其下的火炉熏染香气。

熏衣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熏衣香方”中记载熏衣

以微火烧之,以盆水纳笼下,以杀火气,不尔,必有焦气也。

熏衣时在熏笼下放盆热水,可起到润香的效果。湿润的水气可减少焚烧香丸所产生的焦气,以避免衣物沾染烟火焦气,这样熏出来的衣服香气清润,没有烟火气。

上图熏衣的香炉下置有盛水的水盘

此熏衣的方法,与宋·洪刍《香谱》中记载的方法类似,《香谱》卷下“薰香法”中说熏衣时,用香灰或银叶隔火取香最妙。

凡薰衣,以沸汤一大瓯,置薰笼下,以所薰衣覆之,仙润气通彻,贵香入衣难散也。然后于汤炉中,烧香饼子一枚,以灰盖或用薄银碟子尤妙。置香在上薰之,常仙烟得所。薰讫,叠衣,隔宿衣之,数日不散。

积润画图昏素壁,渍香衣帻覆熏笼。

新晴不用占钟鼓,卧听林梢淅淅风。

——宋·陆游《雨中作》

宋代,熏衣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男女都会把衣服熏的香香的。陆游就是有个熏衣的癖好的人,这点在他的诗词中能感觉得到。

陆游在诗中经常描写熏衣,《四月晦日小雨》:“风生团扇清无暑,衣覆熏笼润有香”,《晨起》:“衣润熏笼暖,灯残漏箭长”。

宋人比较喜欢花香,调制花香味的熏衣香,是宋人合香的特色。宋人陈敬的《陈氏香谱》中,记载有模仿梅花与兰花香味的熏衣香。

熏衣梅花香:甘松、舶上茴香、木香、龙脑各一两,丁香半两、麝香一钱,右件捣合粗末如常法烧熏。

唐宋时期,熏衣香都是香丸、香饼、香末,到明代时,线香开始兴起并用于熏衣。明末小说集《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有描写线香熏衣的情景:

秦重回到家中,把衣服洗浆得干干浄浄,买几根安息香薰了又薰。

秦重用来熏衣的安息香,非树脂安息香料而是一种线香。在明清时期常常借指线香,明人屠隆的《考盘余事》载:

安息香,都中有数种,统名安息。

以买油为生的秦重,熏衣不像富贵人家那么讲究,用线香熏衣,应该是明代普通人家常用的方式。

与“无香不欢”的古人不同,我们好像不是很在意衣服香不香,只要不臭就行。如今,“伏笼熏衣”只是日本香道中表演的一个环节,现代生活中很少用香熏衣了。

关注微信香道:xiangdao100 发现香与生活的美好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香走出宫廷
?风雅一炷香
中国古代香料
德国海德堡大学讲演稿陈云君谈香
制香一术
画中香影,古画中的“香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