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是“打工者心态”

晓芳说职场·7小时前


很多人工作多年,年纪往上走,能力却停在原地,面临着被替换的风险,本质上是心态出现问题。

前段时间,周鸿祎的一番言论引起了热议。 

周鸿祎在视频中坦言,自己给方正、雅虎打过工,但是,因为这都是他未来想做的事,所以并不觉得自己在打工。 

相反,打工其实是在用老板的钱,给自己交学费。

在公司打工,做不成事,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而做成了,却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 

如果在公司只是混日子,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

但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每天上班仅仅是为老板打工,在工作时间摸鱼就是赚到。习惯于做表面功夫,得过且过。 

持有这种心态的人,即便能获利一时,沉浸在眼前的愉悦,但是却在持续消耗自己的隐性价值,能力无法得到任何精进,个人发展将会严重滞后。

所以,毁掉一个人的不是打工,而是打工者思维。 

给多少钱,出多少力:正在透支你的未来

前几天,后台有位朋友阿静,和我谈及她在公司的近况,表示心情极为郁闷。 

事情是这样的: 阿静在 一家电商公司任职运营岗,平时负责上架产品、统计数据、市场调研等工作,月薪4千。 

双11促销活动开始前,她花了3天时间,整理出一份关于产品的调研报告,为活动做准备。 

然而,老板从这份报告中,发现了很多漏洞:

没有预估竞争对手的策略,推广产品的渠道少,人手分配欠妥,产品卖点不够等。 

老板提出问题后,也提供了一些建议,然后让她返工,重新做一份。 

可是阿静认为,给这么一点儿钱,还要求这么多、这么高,于是一直拖着不做。 

后来,老板再次询问时,发现她的工作仍然没完成,对她非常失望。 

阿静自己也觉得很委屈。为了一点微薄的薪水,就要加班加点的熬夜工作。 

其实,很多职场人都有和阿静一样的想法:过度注重价值的对等。当薪酬跟付出不匹配时,就会感到吃亏,渐渐地陷入被动。

可你要明白,职场奉行的并不是价值对等,而是你的价值是多少。 

当你有能力,为公司创造价值时,老板自然会为你升职加薪。 如果 没有,你随时可以 跳槽,获得 和你 能力想匹配的 报酬。 

所以,一开始工作,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固定的薪酬范围里,不然,你的能力也会被局限,这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平庸。

培养大局意识,聚焦于个人能力提升

董明珠入职格力时,遇到过“追债”的经历。 

当时,格力为了推销产品,奉行“先发货,后付款”的准则,这也让某些不良商家拖欠货款。 

公司自然就要去催债。可这不是新来的董明珠的责任,但董明珠认为,自己已经是格力的一员,就有责任为公司追回属于公司的财产。 

俗话说:讨债就像跨越珠穆朗玛峰一样困难。 

这次追债,让“铁娘子”董明珠最后都流泪了,可见过程的艰辛和屈辱。但我相信,这次也让她学会了很多。

好在,最后董明珠夺回了公司的财产,追债成功。 

因为这次事件之后,董明珠得到总经理朱江洪的关注,在业内也是名气大增。 

一个优秀的人,不会只站在打工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站在公司的角度,拥有主人翁的全局眼光看待问题。

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自己的个人能力也会得到迅速的提升。 

人最可贵的,是把工作当事业去奋斗

李笑来说过: “我们身边有两种人,一是单纯给老板打工,二是给自己打工。后者比前者得到更多。” 

学会转换打心态,对工作多一分付出,在岗位上获得的成就感,将会超出自己的预期。 

21岁时,王来春来到富士康工作。 

每天十几个小时工作,有时还需要加班,让很多女工叫苦不迭,可王来春从不抱怨,在岗位上尽职尽责。为了生产出更多产品,她总结经验与方法,每个岗位 都去尝试一遍。 

对于工厂培训,主题大致是管理员工、提高工作质量等内容,一般人会感觉枯燥和厌烦。 

可王来春听得十分认真,她清楚其中深藏的管理逻辑,还将技巧运用到以后的企业管理。 

工作10余年,她连升三级,成为富士康的领导。 

后来,王来春从富士康离职,创办立讯精密,主要生产电子连接线和连接器,做着富士康干不完的单子,慢慢成长起来。

为了更好地在市场生存,她带领公司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跟联想华为华硕合作,走向全新的业务领域。 

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王来春的个人身家也升至23亿,并登上中国富豪榜。 

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王来春并没有像其他员工,只着眼于手头工作,而是把当前的工作跟以后的事业联系起来,利用一切资源为自己赋能。 

把工作当成事业去经营,高效利用工作时间,创造更多成效,就是在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做铺垫。

最后

雷军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到一个公司打工的时候,偷懒,老板没有看见,就觉得自己又蒙了一下。玩猫和老鼠的游戏,真没必要。 公司付出的那么一点钱,就买下了你一个月的青春?学会的东西,首先是自己的,其次才是公司的。”

无论你处在什么薪资范围,在什么行业工作,为公司献力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 

在相同的时间内,你认真地执行每一份任务,对工作更卖力一些,就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经验和技能。 

分享3个建议,让你的职场生涯更有竞争力: 

1、对工作进行量化反馈,判断自己的真实水平

学会对各类事项进行记录、分析、总结,通过工作成果,找出自身的弱点,反馈给发起端。 

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作出调整。用调整之后的方法,再次验证工作结果,如此反复,不断迭代改进,形成正向循环,能让你迅速成才起来。 

对工作的量化反馈,能及时发现自身的变化,避免在职业发展生涯中止步不前,固步自封。

2、摆脱低价值的重复,拓宽岗位的成长空间

很多人工作多年,每天干着重复度高的工作,变得消极被动,难以看到向上发展的潜能。 

通过优化流程,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效率等方法,对工作内容进行迭代升级,变得具有创造性。 

从繁琐的细节中,提炼出可增值性的内容,实现技能层面的提升,拓宽所处岗位的成长空间。

3、成为十字型人才,提升职场的溢价能力

当今社会,单单拥有专业能力,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也难以匹配一个岗位多元化的从业要求。 

这时,你需要转变成十字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掌握宽泛的知识面,也需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具备创新意识。 

拥有深度跟广度的双重实力,能够迅速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和溢价能力,在公司内部站稳脚跟。

很多人工作多年,年纪往上走,能力却停在原地,面临着被替换的风险,本质上是心态出现问题。 

持有打工者心态,成天混日子的人,终究逃不出被淘汰的结局;将工作当成事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朝夕晨读:为什么你是属于可被替代的绝大多数?
董明珠:这十种人,活该拿不到高薪!
霸气的离职理由,职场就需要这么彪悍的人生
雷军总结人生的肺腑之言:试错的成本并不高,错过其实更后悔
那些年薪200万的人,每天都在做什么?
打工者思维,正在毁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