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多事情,并不该简单归因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张佳玮 
作家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有个朋友,叫做阿尔弗雷德·勒波瓦特万。

阿尔弗雷德有个妹妹劳尔:爱读书,思想独立,钟情于莎士比亚戏剧,颇有浪漫主义情怀。

她跟兄长与福楼拜交游时,认得了一个叫古斯塔夫的花花公子。此人颇通撩拨之术,但才情平庸——当然是跟福楼拜相比。

古斯塔夫勾引劳尔,但劳尔自己身为平民,向慕上流社会。那会儿法国姑娘多相信嫁人是飞跃阶层的重要途径,不能轻易托付,劳尔也不例外。

于是她宣称:可以嫁给古斯塔夫——只要古斯塔夫能在自家族谱里,找到个贵胄姓氏。

古斯塔夫挺认真,搜遍族谱,翻出来一位:

他有个祖宗叫让·巴蒂斯特,曾被当时的法国国王授过爵位,虽然那是1752年的事了,距离古斯塔夫和劳尔谈婚论嫁时,已近百年。

但死了的贵族依然是贵族,古斯塔夫立刻就把祖宗的家谱顶在脑门上,四处吹嘘,一本正经地,来找劳尔求亲了——也确实得偿所愿:

他俩订婚了,四个月后结婚。

古斯塔夫自己的妹妹路易丝,之后嫁给了劳尔的哥哥阿尔弗雷德,真是亲上加亲。

四年后,古斯塔夫和劳尔有了个孩子。

很有趣的是,这孩子的出生地点都暧昧不清:有说法这孩子生在某个城堡,有说法则认为他出生在其他地方——以至于很多年后,不止一个人怀疑,这孩子出生地点的多变,是因为孩子的爹妈试图给人这种感觉:

“我们的孩子可是贵族!生在贵族的地界里!”

这段婚姻,建立在近百年前的贵族祖宗,中间又掺杂了浪漫想象;大概会有什么结果,我们也不难猜测。

婚后,古斯塔夫褪去坟堆里刨出的祖宗贵气,散发出流氓本性,对劳尔不时加以婚姻暴力。

劳尔是有点贵族的虚荣心,有点浪漫情绪,但她也有刚强的一面。

婚后十四年,劳尔宣布和丈夫分居:即便可能被人闲言碎语,她还是大胆做了决定,退出了那个虚幻的贵族家谱,自力更生。

而古斯塔夫作为一个不靠谱的父亲,从此消失了。

劳尔和古斯塔夫的大儿子,那个出生地暧昧不明的少年,后来被劳尔送去,跟福楼拜学写作。

十八岁那年,他还在海岸救上来一位溺水者——那是著名诗人阿尔杰农·查尔斯·斯威本。

这个少年后来,写短篇小说。

在他的某篇小说里,一个单亲妈妈独自带一个孩子,被村里人看不起;有个勤奋朴实的工人和孩子成了好朋友,于是孩子求那个工人当他的爸爸;工人考虑之后,认真地向那个单亲妈妈求婚,并告诉孩子:

你去告诉所有孩子,你有爸爸了!

——结合他父母离婚的背景,这篇小说不妨看做是他的美好梦想。

在他的另一篇小说里,有一个身份卑微的女性,在战争期间,救下了一群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体面人;但等危险过了之后,体面人们却迅速忘恩负义,甚至开始鄙夷她的牺牲。

——结合他那个所谓出身贵族世家的父亲的所作所为,不靠谱与冷暴力,这篇小说的指向也不难明白:他深明所谓贵族阶层的虚伪与无耻。

在他的又一篇小说里,一个诺曼底家庭总幻想自己有富贵的亲戚做靠山,甚至以此为噱头许诺空头支票,为自家找好亲事;但等发现那位亲戚实则穷愁潦倒时,便急忙不认这门亲戚了。

——毕竟他自己的家庭,就一度靠着个虚幻的富贵祖宗维持姿态呢,深知这一套的无聊。

在他可能最有名的一个短篇小说中,有一位女性,因为向慕上流社会,跟人借了一串项链,结果付出了人生中的十年,用以偿还所欠的债务,最后得知自己的努力最后是一场空。

——结合这个孩子的母亲劳尔自己的命运,我们大概也看得出其指向了。

说到这里,您大概已经明白了。

是的,这个孩子,就是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

上面所说的几个篇目,便是著名的《西蒙的爸爸》、《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

现在我们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莫泊桑小说里,有那么直白的利益与欲望,有那么多的痴情人,有那么多无视善良与亲情的人们。

有那么多渴望上流社会的女人,有那么多虚伪无耻的上流社会成员,有那么多不忠的丈夫,有那么多被家人摒弃的痛苦。

大概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莫泊桑的小说里,有那么多无视善良与亲情利益至上粗暴冷漠的男性角色了。

我们重新说,《项链》。

众所周知的剧情: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

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工,劳苦了十年。

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是假的,不值钱。

戛然而止的结尾。

许多评论家都说,这个小说,是嘲讽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的确马蒂尔德贪恋一时的风光,弄了串假项链,为此付出了十年时光。

但小说后半,也很明白地写了:

在关键时刻,她英勇地承担了一切责任,自己虽然偶尔也怀念过去风光美丽的自己,但终究是熬过来了。

只在偶尔坐下来时,她还不免想起当年那一次舞会,她曾经是那么美丽,那么受人欢迎。

如果她没有丢失那串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谁知道?谁知道?生活够多么古怪!多么变化莫测!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能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

为什么莫泊桑在描写马蒂尔德的悲剧时,能怀有如此真切细致的感情?

这里并不只有嘲讽,还有理解与同情

莫泊桑很明白这种向慕富贵的虚无与痛苦,但也能理解这份痛苦。

因为马蒂尔德的原型,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母亲。

而那串马蒂尔德为了一时向慕富贵戴上的、为之付出十年人生代价的假项链,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那就是摧伤莫泊桑母亲劳尔人生的、莫泊桑自己那个不靠谱的,所谓贵族父亲。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家的暗黑家谱
答学生问|我因为虚荣,借了很多钱
优秀教案 项链
对人性美的讴歌 ——再谈莫泊桑《项链》的主题思想
电影-莫泊桑之作品-项链-名著名片
从《项链》看经典课文的重新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