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为什么爱说谎

中信读书会 

4小时前

上述对话出自电影《楚门的世界》。电影的主人公楚门从出生开始就是一场大型真人秀节目的主角,他生活中的每一秒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对着他,他周围的所有人都是演员,包括他最好的朋友、身边的妻子…所有人都在努力掩盖事情的真相,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编织着近乎完美的谎言。当楚门得知这一切后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逃出这个虚假的世界,也意味着他将离开原本熟悉且舒适的生活。然而,作为该节目的导演和制片人——克里斯托弗想尽办法竭力阻止,于是发生了上面的对话。

正如对话所言,楚门的世界是假的,但楚门是真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楚门。我们生活的世界确实和克里斯托弗所创造的世界一样,不乏谎言和欺诈。但也正如电影结局楚门毅然走出被设定的虚假世界、迈向真实世界一样,人类也从未停止识别谎言、探寻真相的步伐。

那么人为何要说谎?

尼采说;“为了生活,我们需要说谎。”

无论古今中外,谎言在人们的生活中都非常普遍。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少遭遇谎言,那可能是因为多数情况下你还被蒙在鼓里。有调查显示,我们大多数人每天会遭遇近200次的欺骗。

关于欺骗,我想,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欺骗,但是我们自己又避免不了对别人说上几句谎话。于是,我们在痛斥说谎者的同时,自己却不能停止说谎;我们在严格要求别人的同时,却放纵了自己,结果往往是自己气的跳脚,对方也郁闷的不得了。

那么这个慌非说不可吗?

首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从未说过谎的人。现代社会生活中充满了谎言,正如著名生物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Robert Trivers)在其著作《愚昧者的愚昧》中所言:“我们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为了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不上当受骗或少上当受骗,长久以来,人们苦苦追寻着谎言的本质以及识别谎言的有效线索。

其次,生活中也需要适当的“谎言”。有时候生活中的很多谎言并无恶意,而是出于礼貌应对。在现实生活中出于为他人着想而说的善意谎言并不少见。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善意谎言只要适度,就会有利于社会交往和人际和谐。假设你与一位多年不见的好同学相见,你可能会说下面哪句话呢?

A:很多年没见,你可一点都没变。

B:哎呀,你胖了,头发白了,也稀疏了,你看上去老了好多。

如果选A,听者可能认为你在撒谎,但听者往往乐于接受这善意的谎言。

如果选B,听者或许再也不想见到你-人们并不总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马克吐温说过:大家都在说谎,每一天、每一小时,清醒时、沉睡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说谎也是人们适应生活和生存的需要。

说谎的动机

人的大部分行为都能够寻找到内在的动机,说谎也不例外。说谎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有因必有果,存在即合理。人们编造各种各样的谎言,大多是在不同动机的“驱使和指导”下出现的。影响人们说谎的动机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最大的内在因素是需要和内驱力。比如说小偷偷了某物,却说自己没有偷,因为某物对他来说充满了诱惑,获得某物就是偷盗的诱因。诱因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驱使人们得到它;另一种驱使人们远离它。比如人们做错事不想被惩罚,就会用说谎来逃避。由此可以看出,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所以当有人说谎时,可以先了解他的需求或找到其诱因,顺藤摸瓜就能找出原因。

打碎了妈妈的花瓶沉默不言,偷了同学的铅笔死不承认,考试作弊得来的好成绩沾沾自喜。人总是在不同动机下说着不同类型的谎言。

心理学上还有一种被称为“说谎癖”的心理疾病。无缘无故地去欺骗别人,说谎的时间过长或次数过频,以至于对那些被谎言蛊惑的人甚至是自身造成某种危害时,这样的说谎就是一种病态了。说谎成瘾的人,即使在不需要说谎的情况下仍然有意或习惯或自然地说谎,有时候是为了中伤别人,当看到有人相信谎言时便沾沾自喜,说谎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说谎者则仅仅是用撒谎来获得变态心理的满足,造成吹牛骗人的实际后果,虽然屡屡被揭穿仍然乐此不疲。

病态说谎强迫症特征

上面我们所说到的说谎癖有以下特征:

1.他们的谎言常常会持续多年,有的时候甚至终身。有些人在直到他们死前的那一刻都在坚持自己这段虚构的经历。

2.不同于妄想症的夸夸其谈,说谎癖患者的谎言有些时候是基于现实的基础上编造出来的,这种贴近现实的谎言听上去很像真的,而且说谎者往往编造出大量的细节和故事背景。

3.在整个层面上来看,故事是假的,但是细节和素材是真的。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有点像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有的甚至来源于别人的生活,但是却被说谎者在时间及空间上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及加工。

4.他们的反应速度很快,噼里啪啦说上一堆细节,但是又好像答非所问,在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

5.如果有人质疑他们的谎言,他们会表现得非常震惊、生气、沉默不语或者奋起反击,有时眼神还会飘忽不定。如果有人看穿他们,他们会自动远离。

6.他们中人往往缺乏共情能力,对别人得感受漠不关心,只在意自己的面子。

7.他们很会讲故事,是一个好演员,知道怎么抓住或转移别人的注意力,擅长操控别人的心理。

8.他们不仅欺骗特定的目标,一旦有需要,也会习惯性的欺骗身边的人,他们有认知能力,知道这是错的,但是难以抑制说谎的冲动。

谎言是否值得被原谅

谎言是否被值得原谅还需看是否对其他人造成了伤害以及伤害程度,总之就是要看谎言的实质究竟是利他还是利己。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谎言是很难被原谅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记得多年前非诚勿扰节目上主持人问过的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穷小子冒充有钱人和你恋爱,然后被你发现。你会如何反应?85%的人选:坚决断绝关系,诚实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但是如果一个有钱人冒充穷人和你恋爱然后被你发现。你会如何反应?85%人选择:继续交往,我爱的是他的人,不是他的钱。

的确,谎言是否值得原谅需要看很多方面的条件。同样都是撒了谎,但是后者的行为会被原谅,而前者却被大部分人拒绝,甚至认为是品质问题。因为他们考虑问题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是否会得到原谅其实与诚实无关,而与谎言是利他还是利己有密切关系。

例如面对丈夫在情感上的欺骗与背叛,好多妻子因为孩子的因素,会权衡如果原谅他的话是利己的层面更多还是利他的层面更多;还有在交友时被欺骗,人们也会从经济上和名誉上的损失来考虑。对于恋人的欺骗,就需要考虑更多了,为什么骗,对方欺骗是想得到什么,达到怎样的目地?

我们为什么避免不了说谎,却还要求对方忠诚

为什么每个人都会说谎,却要求别人对自己忠诚呢?这是因为人们多会对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即便是说了谎也会认为有说谎的必要,也是为对方着想。而出于自我保护,对别人的行为就不会像对待自己那般宽容,被谎言所欺骗的人们心理上的巨大愤怒及其它心理体验,让那些说谎行为的受害者无法原谅说谎的人。

还有一些人只对最亲近的人说谎,尤其爱人,按照他们的逻辑,认为无论怎样爱情始终不会变,对方也会理解并原谅自己,于是,多年来一直放纵自己欺骗对方。他们不愿失去自己,但最终生活让他们失去了信任,同时失去了婚姻。

世间说谎的人千千万万,说出的谎言也各有千秋,但唯一的相同点是那虚假的话语,都曾令人坚定不移地相信过,以致人们混淆了真与假的界限,把谎言当作真相。谎言的诞生是说谎者深思熟虑地斟酌、处心积虑地思考的结果。

很喜欢一句话“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本文整理自《说谎心理学教程》,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图书简介:

谎言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对人们的明智决策和清醒行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识别谎言,始终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谎言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识别谎言不能仅仅只靠几个表情和动作。《说谎心理学教程》基于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从谎言的心理机制、行为线索、社会文化影响、识谎训练、识谎技术及应用等多个方面展开,全面梳理了说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脉络。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谎言有几种颜色?看准了,说对了吗?
教你一眼识破小人
教你识别对方有没有说谎
学习:教你“识谎”36计
真的有测谎仪!你的脸会出卖你,通过机器就能检测
FBI传授9个观察秘诀 如何看穿是否撒谎(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