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人的优雅

欧洲的建筑的确金碧辉煌,欧洲的风景的确优雅迷人,可是欧洲人的生活,却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沉闷。

每天晚上一到8点钟,周围就一片寂静,所有的店铺都关门,街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曾经想过多走几条街说不定能看到小吃摊、小舞厅之类的娱乐场所,结果,越走越安静。

很多我们认为“热闹 的地方,在这里却很安静。比如说地铁里。欧洲的地铁里,人再多,也不会发生和身边人讲话听不见的场景。所有的人都默默地看书看报,还有餐厅,哪怕爆满,也能听见刀叉相碰的声音。

在欧洲,很多店铺下午5点准时下班,商业街上的店最多也就开到晚上七八点。周末,很多店铺干脆不开门。就连理发店也是按时上下班,真不明白他们怎么赚钱,难道人们不是下班了才能去理发吗?

没有选择,欧洲人只能聚集在营业时间很长的酒吧和咖啡店。一杯啤酒,一杯咖啡消磨整个晚上。

有趣的是,国内盛行的公款吃喝应酬在欧洲人看来竟然是一项“苦差事”。好几个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经常跟我抱怨,一个月至少要去应酬一次。

“公款吃喝,去那么高档的地方,还抱怨什么?”我很不解。

“第一,那是工作,让我感觉自己很可怜。第二,必须要穿西装打领带,很烦。第三,都是职位比我高的人,要跟他们去搞关系,这简直太痛苦了。下了班,应该是我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可以去看看展览、听听讲座,或者睡觉,反正,我不喜欢吃饭。”

看展览、听讲座在欧洲的大城市确实是一件平常事。在伦敦,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参观的,每天都有不同主题的展览,你可以在政府网站上查阅详细的信息。大学里的讲座大多也是免费的,你可以在这里聆听到很多世界级大人物的演讲。

很多周末报纸都会附送一份各种活动、展览、讲座的信息表,你可以很轻易地找到自己想要参加的项目。信息如此公开、集中、贴近,让你感觉到参加这些活动就是欧洲人生活的一部分。

我有一位从北欧来的朋友说,她选择在伦敦生活,就是因为这里有看不完的展览,听不完的讲座,而且都免费,简直像天堂一样。

在这里呆久了,我最初对欧洲“天堂般生活”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当我在伦敦博物馆里听英国文学讲座,在英格兰银行里看历代英镑的变迁,在宏伟的皇家艺术学院细品各种类型的古代珍藏文物,在特拉法加广场与俄罗斯民族舞蹈家一起翩翩起舞庆祝新年,在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落地窗前欣赏夕阳在泰晤士河上洒下的点点金光,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天堂,而且,全都是免费的。

谁说优雅必须富有?

去法国的时候,香榭丽舍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LV门口排起的长龙,很多都是亚洲面孔。埃菲尔铁塔上欢呼雀跃的口音也都是南腔北调,法国人自己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他们在某个小巷子的小咖啡馆里,懒洋洋地吸着一杯咖啡,看着手里的香烟袅袅绕绕,偶尔用低沉的嗓音交谈两句。

他们在卢森堡公园的草地上,四仰八叉地躺着,浑身涂了油,戴着墨镜,一动不动,好像睡着了。

他们在塞纳河边的树阴里,手边一杯酒,一支烟,往画板上涂涂抹抹。或者从西岱岛上的小店里买一客手工水果冰激凌,坐在木桥上呆看河上的游船。

他们似乎很多时候都是独来独往,而不是成群结队。他们不大会去摩登的新凯旋门里当个白领。而更愿意在索邦大学背后的小巷子里开个小书店,整个下午只有一位顾客。他们不大会在丽都夜总会里狂欢,而是在圣心大教堂脚下的小山坡上找一家拥挤的小餐馆,每天只有中午12点到2点、下午6点到8点供应食物。

在尼斯,我看见对面旅馆的某个房间里,一个男人独自坐在灯下 看一本书,连续好几个晚上,直到我离开,他还是保持不变的姿势,看一本书。

就是这样,不管尼斯有多少美女帅哥,多么漂亮的海滩,多么奢华辉煌的场所,他只要有一本书,就能叫度假。

欧洲人不喜欢照相。他们去旅游,必须带的物品当中没有照相机,取而代之的是书籍和啤酒。有一次,一些朋友商量好去瑞士旅游。其中的日本人密密麻麻地列了很长的计划,精确到几点几分到达什么地方,几乎把所有的景点都包含了进去。中国人没那么紧张,不过也忙着给相机充电,买各种吃食。而欧洲人却什么都不准备,卷起一个睡袋,两大瓶矿泉水,一个大法棍就出发了。

结果,跟着日本人跑的几位同胞都累趴下了,跟着欧洲人跑的几位则大叫“没劲”。据说他们到一个地儿,不热衷于去看景点,不热衷于去吃美食,不热衷于照相什么的,就钻进小酒馆,一杯酒喝半天。晚上也不出去玩,也不聚众打牌,而是找个地方喝酒聊天。

他们耸耸肩说:“我们来这里是度假的,为什么要去所有的景点?”至于不爱照相,他们的理由是:“照相要和家人在一起才有意义,跟一个房子照相有什么意思?”

花钱跑到一个地方,什么都没看,什么纪念都没留下,不是很不划算吗?

“只要我们当时觉得快乐舒服,就是划算的。”

在地中海沿岸看到的欧洲人,他们背着草席,跳上火车,看到哪里海水蓝,沙滩好,就下车,铺开席子日光浴一整天,就心满意足了。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以前的“做这件事情有什么用”转变成“做这件事情有趣吗”?

在公园里晒太阳,和没有任何工作关系的朋友聊天,没什么用,但是感觉有趣。因为我们不会聊工作、房子、钱这些“有用”的事情 ,而是聊最近看了什么书、电影、各自国家的风俗习惯这些“有趣”的事情。

在露天的音乐会上跟着摇滚乐狂扭,没什么用,用我以前的眼光来看,甚为“无聊’”。那么多人挤在一起,铺张桌布,两罐啤酒就能扭一下午。可是当我跟其他人一样,沉浸在自己的快乐当中时,我感受到了和陌生人共出的奇妙默契。

特别是喝酒,以前觉得不谈生意,不拉关系,一个人就能把自己喝醉太无聊了,酒量应该攒到酒桌上去发挥。现在我发现,品味不同品牌的啤酒,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没有任何压力,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情。

下了班不再寻思着还要陪领导应酬饭局什么的,也不是逛街购物,吃饭唱歌,美容足疗,而是听听讲座,看看展览,学学课程,练练技能。不是费尽心机琢磨怎么和上级搞好关系,而是致力于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不去寻求每一件事情的实际“意义”,而是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我。

来到欧洲,我开始明白,享受生活并不一定要吃山珍海味,要去高级场所消费,要证明自己去过什么地方。在欧洲,你能免费享受到蔚蓝的天,碧绿的草,清新的空气,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你能时刻感受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已经忘了自然的模样,你能时刻融人到松弛的氛围中,而不是把物质消费当作生活品质。

其实欧洲人的生活,不是“沉闷”,而是雅而有趣。

(摘自《读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不是一个热衷于那些的人
难过你就哭出来
交易者怎样才能成熟起来
容易让男人“戒不掉”的女人,大多都有这4个共性
热衷于搞基建的鄂州刺史——韦悫
为什么热衷于吐槽和八卦的女人都很平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