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言和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语言是儿童自我认证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柏林社会学家罗塔.克拉珀曼指出,自我同一性的成立首先是通过语言完成的。儿童通过语言形成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父母从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起就没有停止和他的交流、互动以及给予他的建议。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建立是通过语言完成的。由此可见,家庭的母语是促成紧密的家庭关系的重要的一部分。明斯特大学的教育学家乌苏拉.鲍凯尔特说,孩子不仅从第一语言中获得了规则、尺度和价值观,而且“还体验到了基本的社会习俗”以及“他在人际关系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不简单地只是孩子在社会中扮演自己的角色时所需要的文化工具,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坦纳.鲁道夫说过:

“当我们谈到人类的语言时,我们可以感觉到人类通过语言所表明的尊严、本性以及人生的意义。我们将内心世界、我们的想法、感情、冲动的意志通过语言向我们周遭的人表达出来......谁不知道, 人们的思想是基于语言之上的!而且我们也知道,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是和他们自身的语言紧密相关的。

多种语言将成为普遍现象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移民背景的青少年和儿童占着很大的比重。如果学校期待多语的环境得到预期的发展,孩子的母语就应当作为学校授课和校园生活的主要语言;如果想让这种多语的条件得到更好的使用,那么,幼儿园期就应对多语给予相应的帮助与支持。

很多的研究表明,多语言成长下的孩子,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单一德语家庭同学的普遍过程是不太一样的。如果多语言成长下的孩子在获得自我同一性的时候,周边环境不很乐观,同时,家长又不能或者极小的可能在第一语言的使用上达到平衡,那么孩子发育的延缓是不可避免的了。

2011年,明斯特的德语语言学家塔贝拉.贝克的纵向调查研究,证明了语言的价值何在。这项研究结果也给华德福的多元文化下的幼儿园和学校在教学理念方面带来了启发。概念如下:

在多语环境下健康成长起来的孩子,两门或者多门语言在同一时间里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已不是难题;

多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和第二语言的接触越紧密,他们也会对它的使用更游刃有余;

多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用学习母语的方法和能力来学习第二语言。

不论孩子从什么时候起学习第二语言,学习母语不会对第二语言起到任何负面作用。

母语掌握得越好,第二外语的学习越轻松。

多语掌握者的每个语言的水平可以向着高、低方向发展,与每个语言之间的关系也会经常地改变。


由此可见,来自小语种家庭的孩子对第二语言的掌握不仅对他整体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对第一语言的掌握也尤为重要。然而,很多第三代移民的孩子,他们只能在假期去了解父母或者祖父母的故乡,所以,他们成长在两种语言下,可是,从两种语言里都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即,对自我身份的肯定)。他们对官方语言下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规则的适应,就不应该被当作一种“同化”。因为,让人格健康的发育的关键,便是自身文化(即移民原有的文化)和另一种社会文化的融合、尊重和开明的接受,而不是自身文化的泯灭。

文化多元化——华德福教育的契机

文化的不断多元化对我们社会提出了挑战。华德福教育相应之下展现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化的幼儿园和学校。这些教育机构应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小语种家庭的孩子融入我们的社会,让他们有可能的参与社会,获得同样的机会,让他们看到积极的前景。

加入华德福的幼儿园或者学校对很多的孩子和家长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改变和重新定位,有的时候,对很多的移民家庭来说,这让他们“沉默”甚至产生顾虑。

如果我们通过一个不同以往的方式,让德语的学习更生动,开展彼此尊重的交流。那么,多语言家庭的父母就不会再有任何顾虑了。所以,对语言学习的支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比如:校园生活中教育团体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要在这条路上继续大步前行,好的意识并不见得总能达到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在多语言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师、幼教面对这种条件所应具备的额外能力方面开展长时间的探索:由于德国很多的教育机构都是以单语言环境(即德语)为中心的,所以,那里的儿科医生、教师、社工以及幼教并不是应对双语或者多语言环境家庭的专家,他们的知识多是单一语言环境所具备的。由此,很多的这种国际家庭有时感到不能被对方所理解和尊重。1990(诺曼/德国出版社Popp,1993)在汉堡国立学校做的调查显示,这种多语言的家庭和老师在语言上的出发点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多语言的家庭——

多语言发展是这些家庭的长期经验的一部分。

多语言发展在这些家庭里每时每刻都在继续。

多语言发展的必要在于,这些家庭有回迁(父母的国家)的可能性。

双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优势。


教师们——

对多语言家庭内部语言的了解甚少;

对多语家庭的认知都是间接得来的;

他们认为,这些孩子说第一语言(家庭的主要语言,母语),是因为第二语言(即德语)掌握得不好。

他们坚持分离两种语言,使用单一语言,即:在学校只说“德语”,学生可以回家说他们的第一语言。

汉堡-威廉斯堡的华德福多元文化幼儿园提出的语言学习的理念中,指出了对于多语言环境中、将各个方面紧密联结起来的导向性语言教学的关键一步:教育团体应该在专业的指导下,帮助孩子对语言的音律、音调的领会以及对该语言的阴阳顿挫、字词音节的感悟。这些构成语言艺术的元素在孩子早期的语言整体教育中是连接第一和第二语言的桥梁,要知道,孩子不是自我交流的,他们是通过前文所说的各种语言元素与外界交流。当父母和孩子的母语作为第一语言得到鼓励时,第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转化使用也会变得更轻松自如,齐头并进。

今年末就是华德福教育的百年庆典了,或许我们可以借着这个特殊的日期重新强调一下华德福教育的诞生:这是一个为华德福-阿斯托瑞尔-烟厂职工创办的学校。那时的社会结构恰恰是华德福办学理念的一部分,也正因如此,华德福教育可以达到成功。所以,我们如果连整个社会的现状都不考虑进去的话,华德福教育就将面临失败。

关于作者:努尔塔克.佩拉索是柏林和伊斯坦布尔华德福教育座谈会的老师;玛丽-路易萨 史帕克和格丽特.德.勇博士是汉堡华德福教育多元文化促进委员会的创办者之一。

什么是“自我同一性”(摘自百度)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得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 最基本的层面,即ego -identity ; (2) 个人同一性;(3) 社会同一性。(http://baike.baidu.com/view/367783.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式幼儿园的发展
如何在家实践华德福2本好书推荐
„Deutschpflicht“:德国学校课余时间强制讲德语?
汉娜在华德福高中的幸福生活
如何学习外语?---Astrid关于外语学习的问答
7种教育让孩子出类拔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