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中国谈管理:不可绕过的三大因素
2012年08月28日
Sylvia Vorhauser-Smith西方跨国公司认为追求绩效是理所当然之事。更具体地说,大多数西方经理人持有的一项根本性假设是,雇员个人具有取得成绩的天然动机,在被赋予自主权和责任时,他们愿意主动采取行动,并收获成功。
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孔庙(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但如果你的成长环境并非如此,将会怎样?
如果你所处社会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高绩效表现会遭人白眼,在工作中展现积极性会被视为目无领导,诚实地给出反馈意见是职场大忌,那又会如何呢?
别了,中层管理者
管理你的职场:如何避免收到遣散费?
再谈成功人士如何化障碍为财富
是的,如果你成长在中国或数十个其他集体主义文化占主导的国家之一,将会怎么样呢?
对新兴市场,特别是真正巨大的新兴市场的着迷与专注,也在迫使跨国公司认真思索它们可能(也的确会)在这些地区遭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最能彰显这种差异的领域莫过于人们的领导方式。
西方领导者非常善于管理绩效。从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目标,以及部门、团队和个人目标的设定,到绩效关键指标的确定,再到对绩效的衡量、监控、调整和奖赏,我们都了然于胸,相当老练。我们一直在千方百计地致力于员工绩效的提升。这当然是有道理的。绩效直接关系到一家组织及其内部工作岗位能否继续生存下去。
因此,一件几乎不可理解的事情是,你竟然有可能面对一个并不这样看待绩效的员工队伍。请对此保持警惕。倘若你是一位正在中国领导一支团队的外籍人士,那么在管理绩效时,你就应该特别留意以下这三个因素:
1.孔子曰……
孔子虽称不上中国人的“上帝”,但其哲学和教义对中国人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却绝不亚于任何宗教。秩序。服从。自律。毫不含糊地尊重等级制度。德行。忠诚。恻隐之心。牺牲个人愿望以服从大局。
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正日益向尊重等级制度的观念发起挑战。西方看重一个人的功绩,视成就杰出者为偶像。随着新一代思想更开放的共产主义者不断成长起来,中国人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但具有2,500年历史的儒家基本原则依然涌动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就绩效管理而言,这意味着员工期待他们的领导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往往还希望被告知应该如何做。对被赋予自主权的情况,他们或许会产生一丝疑虑,甚或不安。
2. 中庸之道
儒家学说中这一部分尤其会对西方领导者构成挑战。从本质上讲,这项准则要求人们在所有事情上“适可而止”,避免极端化,无论如何也不要突出自己。这种“平等”价值观根植于共产主义之中——通过消除过度的贫困和财富,让每个人都处在社会的中间地带。在工作场所,追求高绩效(特别是个人层面上)会被视为有悖于这一学说。
此外,集体主义方式要求集体成员均享奖赏:一位因杰出表现而受到认可、表扬或奖赏的团队成员可能会被视为集体的叛徒。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杰出人士受到了同行的排斥,或者有意识地降低其随后的绩效表现,“以矫正这个错误”。
3. 面子
假如你正在管理一个中国团队,而且刚刚发现有位成员的举措或行为极为低效,需要即刻矫正,你的一个自然反应是,提供反馈意见。千万别。在你这样做之前,务必要想一想面子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无论你的反馈意见多么有根有据,多么富有善意和建设性,它都有可能产生迥异于你所期望的效果。负面的反馈意见,特别是当着其他人的面或被他们听到,有可能产生一个完全令人泄气的效果,而且你的中国员工丢了面子。
在中国成功的外籍高管在解释其成功的原因时,往往很少提及他们的专业技能甚或领导经验。这些成功人士大多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知道如何根据异域文化的实际状况,对其管理思维和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是不间断的,并且时常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强烈的求知欲和超凡的耐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索尼绩效考核案例分析
管理好文:高绩效文化构建要件与流程,企业价值观文化建设与传承
组织中,团队的管理者是占据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70%
万字长文:教你搭建互联网团队的员工激励体系
2、企业教练看高管领导力培育
浅谈谷歌的企业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