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童时期的记忆不可靠?
译者: teirin 原作者:Dan Vergano

发表时间:2013-11-09

看到这篇文章时,让我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说道,“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地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背叛我,把我搞得头脑混乱真假难辨······”

人们都认为年幼时期遭受的心灵创伤会永远正确并清晰地留在脑海。但是,据最新的调查分析显示,人们的这一偏见易导致处理刑事案件的法官、陪审员朝错误的方向进行判断。

通常,警察们和陪审员都会认可目击证词。但是,伦敦城市大学的心理学家马克·L·豪发现,从神经科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完全相信人类幼儿时期记忆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豪表示,“在很多情况下,人的记忆成为了审判中唯一的证据。但是,北美以及欧洲的警察们、陪审员以及法官,都不清楚一点,即,人类的记忆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发生怎样的偏差。心理压力以及感情都会影响到记忆的形成”。

8、9岁左右的孩子,并不拥有能够保证经历细节和正确性的记忆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尤其是在心理压力过大时,记忆的真实性会大大降低。

谈到孩子的证言缺乏可信度的相关案件,不得不提及1980年代使美国全国陷入恐慌的“麦克马丁事件”。加利福利亚州的麦克马丁幼儿园的男教师被告发,称其对儿童实施了性虐待。

随之,在1990年的最后公审时,所有的起诉都被撤除。一位心理学家认为“检察官向孩子灌输了虚构的虐待情节”,所以导致了多数陪审员对判断犹豫不决。

{麦克马丁幼儿园审判(The McMartin PreschoolTrial)、简称麦克马丁事件(McMartin case),是指1984年发生于美国的一件儿童性虐待案件。经过6年的刑事审判,最终证明证据是子虚乌有,所有的犯罪嫌疑人也获判无罪。这是持续时间最长、耗费最高(约1500万美元)的刑事审判。事件的相关报道,导致美国人对全美的幼儿园从业者产生了信任危机,即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内受到性虐待。——译者注。摘自维基百科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E%E3%82%AF%E3%83%9E%E3%83%BC%E3%83%86%E3%82%A3%E3%83%B3%E4%BF%9D%E8%82%B2%E5%9C%92%E8%A3%81%E5%88%A4)}

豪说,“不管怎么控诉人类记忆的不准确性,警察等仍然有过于相信幼年期孩子证词的倾向”。

 幼儿期健忘

行为学的教科书中写道,人的记忆力从幼年时期开始慢慢地发育,随着成长的过程,也将丧失出生后18个月内的大部分记忆。虽然是“幼儿期健忘”(幼儿期一般指1岁到6岁——译者注),但其实到8岁为止的记忆都很淡薄并不详细。

因此,即使是成年人在公正的法院陈述证词时,关于幼年时期的描述也无法可信。相反,证人描述得非常详细,则有可能是因为其无意识之中对事件进行了夸张及创作。

豪表示,“一般而言,事件发生之后马上询问孩子,能够了解到大概的事实经过。但是,孩子并不会记住除此之外的细节。”能够清楚地描述衣服的颜色以及当日天气等详细内容,这样的目击者甚至有犯罪嫌疑人的可能性。因为真实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发生变化。

虽然有在心理压力巨大时发生的事会特别清晰地留在脑海中一说,但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认为这是错误的。“不管是多大的压力,也不可能在孩子的头脑中一直保留。”

据2006年的调查,半数以上的法官、陪审员及警察等都同意“关于创伤的记忆在常年封存之后,若有合适的契机,其记忆是能够恢复的”的说法。与之相对,从事记忆研究的专家仅有不到4分之1的人认同这一观点。

 记忆是不可靠的

豪在此次研究中总结道,人类的记忆在日常生活中是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的说法是错误的。但现状是,目击者的证词在审判中成为了判案的依据。很多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反对根据目击证词判案的做法,也是由于不认可人类记忆是不变的观点。

即使是成年人在回忆幼年时期的事情时,其记忆也缺乏真实可信度。但是,根据缺乏可靠度的证词进行判决的案件却不在少数。

豪表示,在过去的虐待幼儿的相关审判中,全凭记忆的证词决定了判决结果。在缺乏医疗记录等确凿证据时,便一直依靠着唯一的证据——记忆来判断。

此次调查结果重点表明了,虐待记忆形成的年龄、和原告方证词中所包含的信息种类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考虑到虐待记忆形成之后,是否产生过会给这段记忆带来影响的经历。

虽然想回忆起过去发生的事的真实面貌和细节,但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例子比比皆是。事实上,人们甚至会记错与自己相关的核心部分。

豪认为记忆的意义不是在于回想起种种真实的细节,而是从经验中提取出有益的部分。只有如此灵活运用的人,才能够通过自己建造的世界观,看清现状、创造未来。

本次研究结果已发表在10月30日的《自然神经科学评论》网页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说“记忆”本身是异常复杂的现象?
【国际观察】从辛普森案看美国的司法理念
收买12个人总比收买1个人困难
我在美国当大陪审员
哈里·肖因谋杀斯坦福·怀特而受审
征服陪审团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