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个有文化的吃货 川菜背后的那些事儿

2014-05-27 14:46

 

  品名:夫妻肺片

  典故:相传当年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

  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夫妇二人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品名:蒜泥白肉

  典故:乾隆年间,四川御厨将满族人的跳神仪(祭祖)后吃的跳神肉(白肉),用熬制的红酱油加蒜泥调制跳神肉(白肉)味道特别好,在满汉全席中乾隆皇帝和文武大臣都非常爱吃这道菜。后来告老还乡回到成都,蒜泥白肉便成了四川的一道名菜,流行全国。


  品名:川北凉粉

  典故:清朝末年创立于南充。创始人谢天禄在南充渡口搭棚卖凉粉,南来北往的客商在他凉棚内打尖,都要吃上一碗凉粉。其凉粉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逐渐卖出了名气,谢家便世代相传专卖凉粉,后正式办起川北凉粉店。流传至今。

 

  品名:毛血旺

  典故:毛血旺出自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镇——一个保留了重庆古老码头文化的小镇。据说,毛血旺的名称来源于其创始人姓毛,听说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重庆的毛血旺中一般添加的是,鸭血、鸭肠、泥鳅、午餐肉、鸭肚、猪心、豆芽等,而且极其便宜,一个人要一份还吃不完。而且,吃毛血旺的地点非常讲究,只有在磁器口才可吃到正宗的。

  另有一种说法就是70年前,沙坪坝磁器口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卖肉剩下的杂碎,以贱价处理。王的媳妇张氏觉得可惜,于是当街起卖杂碎汤的小摊,用猪头肉、猪骨加豌豆熬成汤,加入猪肺叶、肥肠,放入老姜、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别好。在一个偶然机会,张氏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鲜生猪血旺,发现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鲜。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

  据说最早是船工们的最爱,因为没钱,吃不起肉,只好吃这种“杂碎”。可是毛血旺特别的味道真的是很好吃,这才在社会流行开来,成为各阶层都喜欢的名菜。


  品名:麻婆豆腐

  典故:四川传统名菜,始创于清同治初年。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有一陈兴盛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主陈春富之妻陈刘氏。她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人们越吃越上瘾,名声渐传开,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传称为麻婆豆腐。


  品名:歌乐山辣子鸡

  典故:大约很久以前,重庆歌乐山三百梯一家路边小店,推出了以麻辣为主的辣子鸡。此菜用料特别讲究,主料一定选用家养土仔公鸡现杀现烹,以保持鲜嫩肥美,辅料非川产上等辣椒、川产茂汶大红袍花椒不用,这样烹出的菜品,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麻辣酥香,鲜嫩化渣。

  别看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考验厨师的功力,尤其是对火候的把握,上乘的辣子鸡必须色泽鲜艳,与辣椒交相辉映、不能发黑,鸡块必须入口酥脆、带有干辣椒过油的清香,甜咸适口。火候非常难掌握,可以说是“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不熟”。

  特点大盘盛菜,辣椒多于鸡肉,食客在满盘红亮的辣椒中轻挑慢选,寻找鸡丁是它的突出特征,回味悠长而使食客津津乐道。辣子鸡是重庆菜中的大哥大。辣子鸡问世,带出一大批菜肴、形成的辣子系列菜,如:辣子田螺、辣子肥肠、辣子蹄花、辣子鱼丁、辣子竹虾。


  品名:重庆小面

  典故:小面是重庆本土的一种低价位的美味面食,多出现于路边摊、大排档,虽用料并不高档,但是调味料却非常考究,小面都是辣味的,面条非常有嚼劲,配以水烫青菜,滋味鲜美无比,而且小面价格非常低廉,算是重庆的平民美食之一。

  麻辣小面,由四川担担面演化而来,相传有上百年历史,作为川菜中的名小吃,与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遐迩。早年间,巴蜀一些汉子用肩挑着面,一边装上炭炉,赶街过巷叫卖。这就是担担面的由来。巴和面庄经营者雷先生其老祖宗早在上世纪初,靠一碗‘巴和面’打天下,名闻于巴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蒜泥白肉,肉先是错误的,大厨推荐的正确做法是五花肉用?
陕西“四大怪菜”,每一样都是当地人的心头爱,外地人看了直摇头
蒜泥白肉的做法
蒜泥白肉,成都“竹林小餐”名菜之一,来看做法
蒜泥白肉
外省人看了万脸懵逼的云南菜名!全都是套路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