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疯狂健身,别信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所谓最新研究成果,传统方法最实用
译者: 达骜 原作者:DANIEL DUANE

发表时间:2014-05-27/纽约时报

旧金山 -- 我不是个科学家,但我特别喜欢看科学类书籍。我总是要仔细看报纸上关于脂肪酸的最新研究文章,看看是不是对自己有害,或者糖分是不是对健康不利。

所以到了40岁,当我发现自己有些发福,身体有些虚弱时,我就开始关注锻炼方面的科学文章,希望自己能变得强壮点儿。我看过最新的研究报告,它建议多进行强度大,时间短的锻炼,而不要做时间特别长的。

我请了几位私人教练,他们都有“美国运动医学研究院”颁发的证书,专门教授“建立在科学,实证研究之上”的训练方法。他们告诉我不要做用蛮劲练的杠铃动作,如深蹲,而应该多做不好掌握的用平衡板和充气球进行的锻炼,来刺激身体的主要部位。

我在beachbody.com网上学习了“肌肉记忆混淆训练理论”--这是电视里教的健身方法(如90天魔鬼训练法)的主要内容。这个理论有点儿难懂,但其中心思想是要不断改变锻炼方法,以使肌肉一直处于不断适应的状态。

这样锻炼很有意思。有时候我赤身对着镜子照时,会觉得自己变壮了。但大多数时间里,却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我向一位旧金山的名字叫卡勒姆.威克斯的优秀教练说了这个事。威克斯建议我用一段时间主要进行某一方面的锻炼,如力量训练。因此我跑到亚马逊网上去浏览,发现了由德州威奇托福尔斯市的一家健身房老板马克.里普托写的《开始力量训练:基础杠铃锻炼法》这本书。

他的训练方法似乎毫无科学性可言,它要求每周必须严格进行三次锻炼,主要是练五个传统的力量举动作:即深蹲,蹲举,膝上杠铃翻举,卧推和直立推举。可黑白照片拍得太差了,照片里边的人明显都不是练健身的,一般用练健身的人来演示动作才比较正规。

我收到邮寄来的书后又去了健身房,按照里普托讲的方法,各做了每组五次,共三组的深蹲,蹲举和直立推举动作的练习。回家后喝了牛奶。两天后,我做了三组每组五次的深蹲和卧推。我不断重复做这些基本动作,还交替练蹲举和膝上杠铃翻举,每次练时,都会在下个练习中增加一点儿重量,这样练了一年。

现在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种练法确实有效。我可以每次都举起增加的些微重量,像变魔术一样--或者不如说像克罗托那的米罗一样,就是那个古希腊的摔跤手,据说他在一头小牛降生时就举起它,然后每天都要举起这头不断长大的小牛,最后一直到能举起一头成年公牛。我后来终于能深蹲起285镑的重量,最多曾蹲起过335镑,卧推235镑。这些数字当然对健身教练而言不足为奇--毕竟我的体重只有215镑--但对我来说则已经是个奇迹了。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所有最新的科研结论都认为过时的杠铃训练都需要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法加以改进,改成时间超短,高强度的肌肉记忆混淆训练法,那为什么这种办法对我却没多大用,而坚持一年重复训练同样的五种力量举却让我的身体产生了显著变化哪?

实践证明,答案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最新的科学研究。

我不是说搞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人没有做出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他们做了。我的意思是说他们没有研究你我想知道答案的实际问题,比如哪种锻炼方法最好。

安大略省麦克马斯特大学的运动生理学专家马丁.吉帕拉对我说:“很多生理学者之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因为他们都喜欢锻炼。”“但你很快就会明白实际上没有多少钱用于应用研究。”马丁先生解释到,像应该练多少组,及每组练几次最有利于肌肉增长这样简单的问题,“我们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马丁先生说,即便有钱“这些东西也不是你想在最有名的刊物上去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对你的专业发展没什么用。”他说,生理学者研究的是基础科学课题,“比如决定骨骼肌适应性的蛋白质分子。”

你知道这些情况。

当然,吉帕拉先生和他的同事并没有造成这些问题。问题是健身行业里的人都喜欢抓住这些基础科学问题不放--再加上偶尔会有一些科研项目应用研究资金不足--于是造成了结论混淆不清,出现了一些他们所宣称的貌似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比如,大多数健身房的老板都想让你在每年1月2号走进他的大门,然后以为,唉,这很容易啊,我做这个没问题。所以他们购置了便于所有人使用而不会受伤的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器材,一般还都是像Sci-Fit(科学健身方式)这样的品牌,这种名字可能更适于用在经营管理学的方法上。

我认识好几个很不错的私人健身教练,但他们的工作方式就像是看小孩的保姆:如果通过给学员展示基本的杠铃练习,告诉他们每次都要增加重量,这样学员就可以自己练了,这么干显然对教练没任何好处。而安排好玩,高强度的训练内容,让学员高兴和不明就里对他们会更有利,这样他们就永远不会离开你了。换句话说,肌肉记忆混淆训练法很像是推销让消费者犯糊涂的经商术。

这样,我们便有了共同的需求。从有线新闻到全美最大的报纸,它们对你我都关注的健身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都有很好的默契,几乎都是一个调子:新近在一份科学期刊上发表的一份科研报告证明,一种新的革命性的三分半钟的锻炼方法能保证让你练成像内衣模特一样的体格。这太令人向往了--这种渴望自己在赤裸时能展示出一副好身材,能过上美满的性生活和能长命百岁的热切期望--即便心地最善良的健身新闻记者都会拼命四处搜罗点滴科研方面的新情况,只要这些东西能对他们讲的动听故事有帮助,便会不厌其烦再报道一次。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运动生理学学者史蒂文.德沃儿说,他的同行们已经开始痛心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的很多同事都宁愿抽自己,也不愿意和媒体说话。”

但是,真正的害处是错误的信息会让人忽视一个类似的道理。即运动员们其实一直在教大家怎样做应用研究,他们很了解怎样让人保持健美。如果你进行某项运动的训练,你就已经知道这些道理了,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了。比如,练马拉松长跑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而不会在意电视上的健身节目怎么讲某项对11位芬兰某地老年人进行的无控制观察的研究结果,网上充斥着大量简单易行的下面这样的马拉松训练方法:在几个月中的每周里,在一周中间要进行几次短途跑,周末进行一次长距离跑,要注意保证每次长距离跑的距离都要有所增加。在你明白这个道理前,你就已经能跑26.2英里的距离了。

这些训练方法和里普托提出的办法原理都一样:人体就是一部适应性很强的机器。如果你强迫身体做一件比最近习惯作的事更费力气的事,身体随后便会有所反应,在你休息时--通过充分调整,以在下次能更轻松承受这个较费力的工作。这被称为“逐步超载原理”。所有运动员的训练方式都遵循了这一原理,即少量,逐渐地增加重量,速度,距离等。

所以,如果你自己的训练办法没有产生希望的效果,而且你也和我一样对任何貌似科学的东西都不愿轻易相信,那就请记住:如果你太过于在意锻炼方面的研究结论,你便会陷入迷惑不解之中;但是如果你相信长期以来形成的运动员训练方法,那就请多留意“逐步超载原理”,你就会变得心明眼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全杠铃锻炼方法 一文看懂怎么运用杠铃!
末日锻炼法靠谱吗?
健身 | 最大程度提高你力量训练的3个方法
让健身效果上涨的秘诀,杠铃卧推,想练出胸肌一定要知道
一周P.H.U.L.训练方法,增长肌肉增强肌力
研究:练肌肉的最佳办法,和哑铃重量关系不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