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生“五邪”之一:风气内动

2014-11-22 11:02:21

 

内生“五邪”之一: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即是“内风”。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凡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病理反应,即是风气内动的具体表现。《素闻·至真要大论》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指明了这些临床表现,不仅与风邪为病同类,而且亦指出了与肝相关。

 

风气内动,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临证指南》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体内阳气之变动有多种原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

 

1.肝阳化风  

 

多由于情志所伤,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而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风气内动,轻则可见筋惕肉润,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斜,或为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发猝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2.热极生风  

 

又称热甚动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藏,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其筋脉失其濡养,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出现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等临床表现,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3.阴虚风动  

 

多见于热病后期,阴律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大亏所致,主要病机是阴液枯竭,无以涵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变生内风,此属虚风内动。临床可见筋惕内瞒,手足蠕动。阴虚风动在病机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是有区别的。

 

4.血虚生风  

 

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

 

此外,尚有血燥生风,此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其病机是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动而生风。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

 

内生“五邪”之二: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遇,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其痛机有如下几方面。

 

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从而表现为阳热不足,温煦失职,虚寒内生;或血脉收缩、血行减慢等‘收引”症状。如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素问·举痛论》日:“寒则气收”,这主要与脾肾阳虚不足有关,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能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全身脏腑组织。故脾肾阳气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泉,而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素闻·至真要大论》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阳气虚衰,则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阳不化阴,代谢活动障碍或减遇,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如水湿、痰饮之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临床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此多由阳气不足,燕化无权,津液不能化气所致。

 

阳虚阴盛之寒从中生,与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所引起的寒证,即“内寒”与“外寒’之间,不仅有所区别,而且还有联系。其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临床特点则主要是以寒为主,或许亦可因寒邪伤阳而兼虚象,但仍以寒为主。两者之间的主要联系是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而最终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低下,易感寒邪而致病。

 

内生“五邪”之三: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动化水谷和水湿)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内湿的产生,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发生障碍所致。于是,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成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温浊内生的关键。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和气化。因此,内湿不仅是脾阳虚津液不化而形成的崭理产物,且与肾有密切关系.肾主水液,肾阳为诸阳之本,故在肾阳虚衰时,亦必然影响及脾之运化而导致湿浊内生。反之,由于湿为阴邪,湿胜则可损伤阳气,因之湿浊内困,久之必损及脾阳肾阳,而致阳虚湿盛之证。

 

湿性重浊黏滞,多阻遏气机,故其临床表现常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异。如湿邪留滞经脉之间,则症见头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温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温阻中焦,则脘膻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腑肿。”湿浊虽可阻滞于机体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以湿阻中焦脾胃为主,因此脾虚湿困常是必见之证。

 

此外,外感温邪与内生湿浊,在其形成方面虽然有所区别,但二者亦常相互影响。湿邪外袭每易伤脾,脾失健运则滋生内湿。故临床所见,脾失健运,内湿素盛之体,亦每易外感湿邪而发病。

 

内生“五邪”之四: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液少,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邪伤阴或湿邪化燥等所致。由于津液亏少,不足以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从而燥热便由内而生,故临床多见干燥不润等病变。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燥胜则干。”

 

一般来说,阴津亏损,可产生内燥,而实热伤津亦可导致燥热内生。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备脏腑组织,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内燥病变,临床多见津液枯涸的阴虚内热之证,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燥热之象。如以肺燥为主,还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时,则胃阴虚,可伴见舌光红无苔;若系肠燥,则繁见便秘等症。故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内生“五邪”之五: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功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故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因此,火与热在病机与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但是,火热内生却有虚实之分,其病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阳气过盛化火  

 

人身之阳气在正常的情况下,本有养神柔筋,温煦脏腑组织之作用,中医学称之为“少火”。但是在病理情况下,若阳气过亢,功能亢奋,必然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液。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中医学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  

 

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感风、寒、燥、湿等病邪,在病理过程中,皆能郁滞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瘀血等)和食积、虫积等,均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主要机理,实质上也是由于这些因素导致机体阳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所致。

 

3.五志过极化火  

 

又称为“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而化热,因之火热内生。如情志内伤,抑郁不畅,则常能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发为“肝火”。

 

4.阴虚火旺  

 

此属虚火。多由于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一般说来,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阴虚火旺,多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的火热征象,如虚火上炎所致的牙病,齿衄、咽痛、升火颧红等。

 

内生火热,主要有心火、肝火、相火(肾火)及胃火等证,其临床表现则随其发病机理和病位的差异而各有不同。

 

病因学说:掌握病因与发病的规律

 

中医学所指的病因,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因学说主要是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学说。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有,详细询问法和辨证求因法,根据病因的发病途径、形成过程等,将病因分成四大类,即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

 

中医病因学的基本概念

 

因的概念,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又称为致病因素。如《医学源流论?病同困别论》曰:“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引起疾病的原因很多,中医认为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这些因素都可影响或破坏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协调状态,产生疾病,疾病过程的本质是病因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疾病的发生与演变绝不是病因单方面作用所决定的,不同的个体对病因的伤害作用、对抗和转化的反应不同。病因的含义实际上包括了影响与作用于致病原和机体双方的因素.

 

病因学说的概念,是指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学说。病因性质,是指不同病因具有不同的特性。致病特点,是指不同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物质基础所反映的临床特征。一般来说,病因性质决定致病特点,致病特点反映病因性质。故研究病因性质和致病特点对于诊断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中医病因学是以阴阳平衡的整体观为基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对病因的认识方法上。中医病因学不仅用直接观察病因的方法去认识病因,而且更重要的是根据病埋反应来建立病因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某种致病因素影响和作用于患病机体的结果;任何证候都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患病机体所产生的某种病态反应。任何疾病或证候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和证候是不存在的。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特点不同,致病后机体的反应各异,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为认识疾病的病因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中医认识病因时,除了了解其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是以各种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并与各种病因的性质、特点相类比,抽象推求病因,这就是辨证求因。辨证求因是中医认识病因的特点,也是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中医探求病因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询问求因法  

 

即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其有关情况,推断其病因。这类求因法多来自于病人的主观感觉,如是否受凉,情绪有无波动,饮食是否失节,有无外伤,诸如此类,都可一问而知。此法简单、方便,容易获得病因,但受限制因素较多,如病人主观感受有所忽略,或叙述不清,或难于体察,或不能表达(神志异常等病人)均可影响病因探求。

 

2.辨证求因法  

 

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推求病因。其中,一方面使用类比的方法,把病人表现的症状、体征与各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相比较,发现与某一致病因素相似而做出判断,如发现病人具有游走不定、变化多端等特征的临床表现而确认病因为风邪。另一方面是按辨证的方法,对病人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病机分析,从而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病因。如病人表现有不思饮食、腹胀便溏、头身困重、舌苔白腻等症状,通过病机分析,认为此乃湿邪重浊黏滞,导致脾失健运所致,便可判断病因为湿邪。

 

辨证求因是以病因作用于人体后的临床表现为依据的,因此辨证求因的“因”与实际感受的病因有时并不一致。此种病因已不是某种单一的致病因素,而是代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综合性症状反应,已经不是一种表面现象,更趋向于揭示疾病的本质。这样探求病因的方法,不仅避免了由于历史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能深入细致探求病因的缺陷,而且顺应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使探求病因与辨证冶疗紧密结合。

 

审因论治就是在辨证求园的基础上,通过推求病因,认识疾病本质,从而确立冶疗方法。同时,又是对辨证所求之因的实践验证。由于辨证求因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辩证地分析,据证探求病因,比询问法运用更为全面、广泛,故为中医探讨病因的主要方法。

 

由此,中医病因学方法论具有三大特点,即感性直观、整体性和合理推测性。

 

历代医家对病因分类的方法

 

在中医病因学的发展过程中,对病因怎样分类,历代医家都提出过不同的方法。

 

(1)《黄帝内经》把复杂的病因分成阴阳两类,分类根据病因采源和瘸邪侵犯人体的不同部位。凡属自然因素(风雨寒暑)形成,首先侵犯人体外部肌表的病因,为阳;凡病人本身行为不当所形成(如饮食、起居、房室不节、情志影响),首先伤及人体内部的病因,为阴。《内经》的这种分类方法,启迪后世医家“阴邪”“阳邪”概念的建立以及疾病“三因”理论的提出。

 

(2)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根据病因来源,结合传变,将病由归纳为三条。《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干般疢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一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以病邪的致病途径和传变层次进行分类,以经络脏腑确立内外,即由经络受邪传人脏腑的为内因,由皮肤受邪传入血脉的为外因。

 

(3)晋代医家陶弘景提出“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为以后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奠定了基础。

 

(4)隋·巢元方等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对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有所发挥,并提出了“乖戾之气”这一新概念。

 

(5)南宋的陈无择综合了古代医学,突出地总结了病因学说,根据病因性质,致病类别创“三因学说”理论。陈无择以天人表里立论,根据受邪后发病的途径分成三类:外邪致病归属外因,情志致病归属内因,其余原因归属不内外因。这种分类法,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各种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对宋以后病因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6)现代对病因的分类:现中医基础理论根据发病途径、形成过程将病因分成三类18种。①外感病因:即指六淫(风、寒、暑、湿、燥、火)。②内伤病因: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③其他病因:即指劳逸失当、饮食失宜、水湿痰饮、淤血、外伤。(另有一些病因也有提及: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

 

中医病因学中,许多病因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相比较而确定,同一因素具有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这样的二重性。如风、寒、暑、湿、燥、火对患者的机体属六淫致病因素,但对未病的机体则为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属六气。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所做出的正常情感反直,并非病因。若在强烈,持久的精神刺激下,致机体气血紊乱,脏腑功能失调,产生了疾病,那么,这时的情绪变化对患病机体来讲则为病因。其余饮食、劳逸致病或不致病的道理与此相同,均体现了中医学关于病因的辩证观。

 

病因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疠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其实,中医的所谓"不内外因",有的即是外因,如外伤等;有的则是内因为主,但常结合外因而致病的,如饮食不节、劳逸损伤等皆属此类。没有一种致病因素既不属于内因,又不属于外因的,充其量是某一致病因素,可能由内因与外因的协同作用形成,因而严格说来,中医所认识的病因是内因与外因两大类。

 

疾病与健康是相对的。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即"阴平阳秘";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关系被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各种症状,便发生了疾病。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总其大要,不外关系到人体本身的正气和邪气两方面。 

 

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热、暴冷),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的含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2.六淫邪气除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外,还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4.六淫为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5.六淫致病从今天的临床实践看,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在内。这种用六淫来概括病邪,把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结合起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尽管还不十分细致,但却是一个较正确的途径。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不及时,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故中医认为,风邪实为外感病证的先导,因而《素问·骨空论》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动的理论概括。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为阳邪。且易侵犯人体的上部(如头面)和肌表,可使皮毛、汗孔开泄,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病态。由于风性轻扬、无处不到,故风病症状,可表现于身体的任何部分。但初起一般多在上部、外部和体表,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2.风邪善行数变:风邪致病,发病速、变化快、病位游走不定。如风痹的关节疼痛,多呈游走性,部位不定。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动:有动摇不定的含义。如破伤风出现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症状,某些温热病的热盛动风、阴虚风动,以及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出现的眩晕、抽搐、筋脉强直等症状皆属于"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表现,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寒为冬季的主气,也可见于其它季节。寒邪致病有内寒、外寒之别。外寒指外感寒邪而言,伤于肌表者,名"伤寒";直中脏腑者,名"中寒"。内寒是人体机能衰退,阳气虚弱所致。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犯表,卫阳受损,则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发热等症状。寒邪直中,侵袭脾胃,则中阳受损,或伤及肾阳,会出现畏寒、肢冷、腹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等症状。

 

2.寒性凝滞,主痛:寒邪侵袭,或阴寒内盛,皆可导致阳气不振,气血运行不畅,使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可出现疼痛。若上焦阳虚,阴寒阻遏胸阳,可出现胸痹、心痛;中焦脾胃阳虚,可造成胃脘痛、腹痛、泄泻;下焦肾阳不足,会出现腰膝冷痛、精寒不育等。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拘引之意。寒邪犯及肌肤,则毛窍收缩,出现恶寒、无汗、脉紧等症状;寒邪客于经络关节,则经脉收引,出现筋肉拘急痉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暑为夏季之主气。暑病轻者谓伤暑,重者谓中暑、暑湿。暑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暑系夏日火热之气所化,其性炎热,故为阳邪。人受暑气,多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饮冷,脉洪数等症状。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易升易散。其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易伤津液,津伤则口渴喜饮;大汗出往往气随津脱而气虚。

 

3.暑多挟湿:夏日炎暑,多雨而潮湿,其致病常见四肢倦怠、胸闷、纳呆、便溏等症状。

 

湿

 

湿为长夏的主气。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性重浊:湿邪犯表,则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身不扬;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

 

2.湿性粘滞: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3.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粘滞,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无能,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

 

 

燥为秋季的主气,有内燥和外燥之分。人体感受自然界燥气而发病,为外燥,多见于秋天,故又名"秋燥"。秋燥分温、凉两类:初秋尚热,易感温燥;深秋气凉,易感凉燥。内燥是疾病病理过程中因津液或精血亏损而形成的。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临床常见鼻燥咽干、唇裂口渴、干咳少痰、大便干燥、或皮肤干涩皲裂、毛发失荣等症状。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燥邪伤人,自口鼻而入,最易犯肺。燥伤肺津,多见干咳少痰,或无痰,痰中带血,无汗或少汗,鼻干口燥、咽干便秘等症状。

 

 

火为热之极。火邪有内火、外火之分。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而致,或自风、暑、湿、燥、寒五气转化而来。内火是疾病变化的产物,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或情志过激而致。如肾水不足,心火上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思虑劳心,引动心火等。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性上炎:火为阳邪,其性上炎。其伤人多见上部,心火上扰,常见口舌生疮;胃火上窜,可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多见头痛、口苦、目赤、眩晕。感受火邪,阳热炽盛,出现壮热、烦躁不宁、口渴引饮、或疮疹红肿热痛等症状。

 

2.伤津、动血、生风:火为阳邪,易伤津耗液,故感受火邪,出现发热、口渴、喜冷饮、舌红少津、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症状最为常见;火热之邪侵犯人体,劫耗阴液,可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出现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亦属于肝风内动的范围;热入血分,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症状。

 

疠气

 

疠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中医文献中,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

 

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聚、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如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等。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又《诸病源候论·卷十》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古人在这里不仅指出了疠气病邪有传染性,同时也指出了疫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温疫论·原病》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这里又明确指出了疠气病邪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入人体而致病。

 

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气候因素: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

 

2.环境和饮食:如空气、水源、食物的污染。

 

3.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因素影响:疫疠的流行,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有关。一般来说,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疫疠较易流行;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疫疠较少流行。

 

七情内伤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1.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内脏密切相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2.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侵袭人体,从皮肤或口鼻而入,发病之初均见表证。而七情内伤,则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多种病变的发生。

 

(1)直接伤及内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临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但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脏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即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可涉及其它脏腑。又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气血失调为多见。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现肝经气郁的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或气滞血瘀,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症瘕等证。此外,情志内伤还可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阴虚火旺等症,或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2)影响脏腑气机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先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故《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伤神损脾。可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思虑过度,则伤心脾,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则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劳逸损伤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和体力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房劳过度,或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劳逸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过劳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劳神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劳力过度,是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而积劳成疾。劳力过度则伤气,久之则气少力衰,神疲消瘦。如《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即指此而言。

 

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在志为思,"而心主血藏神,所以思虑劳神过度,则耗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而言。肾藏精,主封藏。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过频则肾精耗伤,临床常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男子则遗精、早泄、甚则阳萎,女子则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症。

 

过逸指过度安逸,不参加劳动,又不运动而言。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若长期不劳动,又不从事体力锻炼,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可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症,或继发它病。《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说:"久卧伤气",即是这个道理。

 

外伤

 

外伤包括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

 

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等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筋伤骨折,脱臼。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可导致昏迷、抽搐、亡阳虚脱等严重病变。

 

烧烫伤,多由高温物品、沸水或热油、或烧烫等引起。轻者损伤肌肤,在受伤部位红、肿、热、痛、皮肤干燥、或起水泡、剧痛;重度烧烫伤则可损伤肌肉、筋骨使痛觉消失,创面如皮革样,或蜡白、焦黄或炭化;严重烧烫伤,则伤面过大,除有局部症状外,常因剧烈疼痛、火毒内攻、体液蒸发或渗出,可出现烦躁不安、发热、口干渴、尿少等,甚至死亡。

 

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全身性冻伤,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寒过盛,阳气受损,失于温煦和推动血行,则寒战,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青,指甲青紫,感觉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减弱,脉迟细。如不救治,易致死亡。局部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廓、鼻尖和面额部位。发病初起,受冻部位因寒主收引,经脉挛急,气血凝滞不畅,影响受冻局部的温煦和营养,致使局部皮肤苍白,冷麻,继则肿胀青紫,痒痛灼热,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等,溃破后常易感染。

 

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疯狗咬伤,或蝎、蜂蛰伤等。轻则局部损伤,出现肿痛,出血等;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死亡。毒蛇咬伤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常导致中毒死亡。疯狗咬伤,初起仅见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可出现烦躁、惶恐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

 

寄生虫

 

中医早已认识到寄生虫能引起疾病,并将之称为"虫积",多由饮食不慎、恣食生冷瓜果及不洁食物等所致湿热内生,蕴酿生虫,久而成积。虫积常见腹痛、食欲不佳、面黄形瘦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厥逆、腹胀不通、呕吐、甚至酿成蛊症。寄生于人体内的虫类颇多,一般有蛔虫、蛲虫、绦虫、血吸虫、囊虫等。其发病各有特征,如蛔虫寄生于肠道,则腹痛时作;钩虫病常表现为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蛲虫病患者常主诉肛门、会阴瘙痒,并可在这些部位直接找到白色细小线状蛲虫;绦虫病症状较轻,常因粪便中发现白色带状或虫节片而就医;血吸虫病因其肝脾肿大,血行不畅,而致水液停聚形成'蛊胀'。

 

痰饮和瘀血 

 

痰饮

 

痰饮,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由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邪侵犯肺、脾、肾等脏,使水液敷布,排泄失常,或致三焦水道失畅,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乃致水湿停聚,酿成痰饮;如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煎熬津液而成痰;或素食肥甘、嗜酒,亦能引起湿聚而生痰,一般以质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通常多为合用。

 

痰饮一旦产生,便能流窜全身,停聚各处,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停留在肺,则出现喘咳、胸闷、咯痰;蒙蔽于心,可见胸闷、心悸、失眠、神昏、甚则狂癫;停聚于胃,会致脘闷痞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流于经络筋骨,可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成痰核瘰疬,阴疽流注;痰饮上扰,可致眩晕、昏迷;痰气凝郁于咽喉,则咽部不适,常有如物梗喉感;饮停胸胁,可见胸胁胀满,咳嗽引痛;若留聚肠间,则肠鸣漉漉,甚至便溏腹泻。可见其害甚多,故有"百病多因痰作崇"之说。

 

瘀血

 

瘀血,是指全身血脉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在离经之血未能消散等病理状况。一般是由气虚、气滞、血寒、外伤等原因所致。

 

盖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行无力,无力则血易停滞,从而产生瘀血;气滞则血凝,凝则成瘀;血寒则气涩,血液乃不畅,不畅则血易凝滞成瘀;外伤则血溢于经,离经之血停聚而成瘀。

 

瘀血形成后,既会影响血液的运行,又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病证。如瘀阻心络,会出现胸闷、心痛、口唇青紫、脉多结代;瘀阻肺络,可见胸痛、咳血;瘀阻于肝,则见胁痛、痞块症瘕;瘀阻于胃,可见呕血,胃脘作痛,大便漆黑;瘀阻胞宫,可致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甚至崩漏;瘀在肢体,局部可见肿痛或青紫,甚则活动不利。

 

尽管瘀血为病繁多,但临床表现多有共同特点:疼痛多如刺如割,且痛处不移而拒按;出血多紫暗而不鲜,或挟带血块;局部表现,可见青紫或瘀斑、瘀点、久之可触及肿块,按之不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医基础——病因——内伤病因
病因病机
病因之六淫丨中医理论40
中医病因学说---外感病因
《内经》论“湿”述要
病因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