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故事:哥俩分匾与合匾的故事
发布:李苏旺 时间:2015-02-03 

走入黎城,在浊漳河畔的北流、路堡一带,你会听到人们讲述一个关于“哥俩分匾与合匾”的故事。故事很古老,流传也很广泛。

很久很久以前,浊漳河北岸有一个叫路堡的村子。村里有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叫赵有法,娶了一房贤惠的媳妇,很会治家,膝下有两个聪明的儿子,男主外女主内,小日子过的富富裕裕。慢慢地赵有法和妻子都老了。为了将持家的经验传给儿子,他请一位老先生在家里书写了一块“勤俭”的匾额,又请木匠雕刻好,挂在家里中堂的条几之上。对两个儿子说:“以后要想过好日子,就照匾额上的“勤俭”二字办,这是咱们家里的传家宝,你们兄弟两个要谨记在心。”

刚开始那几年,兄弟两个遵父训,日子倒也过的红红火火,添了骡马,置办了房产,购置了一部分土地,比父母在世时日子还富丽堂皇。转眼就是十多年过去了,兄弟两个都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在各自老婆的挑唆下,相处甚好的兄弟两个,也开始离心离德,相互猜疑。于是找来娘舅提出分家各过各的日子。家产、田地、牲口等大件都分完了,最后剩下这块匾额,兄弟二人都想要,娘舅只好请木匠从中间锯开,一人一半。

老大分了个“勤”字,只是起早贪黑的劳动,打下了不少粮食。可他老婆是个“败家子”,今天拿粮换花生,明天拿粮换肉吃,后天又拿粮换化妆品购衣物,还隔三差五往娘家倒腾,等不到新粮打下来,旧粮早日败光了。老大回想着自己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受苦受累,却过得这般光景。看着那个“勤”字匾,越看越生气,“啪”的一下将匾额摔了个粉碎,里面有张纸条“只勤不俭,好似端了没底碗,再盛也盛不满。”心里想着:老二分了个“俭”字,粮食肯定不少,何不找他借些接济接济。

老二呢?分家后把“俭”字当神供,光知道省吃俭用,不勤谨扑闹,结果坐吃山空,这几天也断粮了。正当老大来借粮时,恰好老二也将那个匾摔碎了,里边也有个纸条上面写着:“只俭不勤,坐吃山空,到头来还是受饿。”兄弟二人将两张纸条放在一块,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父母“勤俭”二字的含义。于是兄弟二人将摔碎的匾额,用水胶粘合在一起,重新挂在父母的灵位之上,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地传承,日子又过的红火起来。

这个流传在黎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告诉人们:“勤俭”持家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家宝,过日子干事创业一刻也离不了。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珍惜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只有这样我们人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国家也才能实现中国梦这个伟大的目标。(文/阅读时间网作者·李苏旺)

推荐阅读小故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勤俭”两字不可分家
勤俭是个传家宝
勤俭匾
一个家,什么最重要?(句句入骨)
勤俭匾的故事
赵州市西“勤”和“俭”的教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