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着梦想去讲故事的人:读《人在纽约》

“你如果对我的摄像技术提出批评,我会说我不是一个专业摄影师;你可以说我的图片注解写的很不像记者采访的风格,我会说我不是一个记者。我并不想成为哪种人,我只是想讲故事。”

在读《人在纽约》之前看过一篇对作者布兰登·斯坦顿的专访,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说他只是想讲故事。把镜头对准人,探寻那些表情动作下的故事。每一个普通人背后的精彩。读完《人在纽约》之后,我开始相信一张照片真的可以浓缩一个人的一生。

只讲故事不煽情。

布兰登初接触摄影,只是作为一项业余爱好在周末背着相机胡乱按下快门,那是的他也许并未知道自己今后将与相机不离不弃甚至创造传奇。起先他拍得大多数的是建筑和桥,后来慢慢的将镜头对准人,从芝加哥到匹兹堡到费城,辗转流浪,漫无目的的行走以后,他才在纽约明确了自己要拍摄的目标。那就是人,或者说是浮世绘。

他开始学着与人交谈,倾听他们的故事,在纽约这片光怪陆离的大地上为那些愿意在镜头之下坦诚的人拍下照片。然后他配一些文字发到博客上。逐渐积累起人气,《人在纽约》这本书做出来以后,甚至成为超级畅销书,布兰登也一跃成为百万富翁。但真正让他富裕的,我想并不是金钱。而是他的内心,以及他在那些看似平凡的人口中听到的精彩纷呈的故事。那些照片成就了他,而那些故事丰富了他。

读完前言翻到第一张照片的时候,我就被惊艳住了。我想这张“总为自然迷醉”的照片就是全书的基调。温暖,美好,粉嫩,安静却热闹。像是这繁华的人间。我想象着那个坐在椅子上的人,她有怎样的故事,她在等一个什么样的人?落英缤纷的青草地上,她那么安静地坐着,好像有风拂过。让人的心一下子就安静了起来。

而随后的几百张照片,无不色彩鲜艳,让人看了目眩神迷。而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布兰登有的道出了一二,有的却需要读者去感悟去体会。他只是用照片客观的记录着纽约这个包容的都市,也记录着这纷繁精彩的人世间。

这些面孔或是年轻靓丽或是满脸沟壑,或是张嘴大笑或是黯然神伤亦或是恬静安然。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印象深刻的照片有很多,尤其对一张男生塞在行李箱里的照片有感触。文字说因为男孩子的女朋友住在一个女生公寓,而自己没有钱预定纽约的宾馆,所以就尝试着把自己塞进行李箱,顺进公寓。这个故事甜蜜而忧伤,让我想起多年的异地恋,学生时代每一次见面都很艰难,坐十几个钟头的火车,男朋友从南方穿越到北方,每一次都是硬座,还有过无座的经历,可是一到见面,那些旅途中的艰辛都变得不重要了。万水千山来到你的身边。而照片中的男孩子,跟女朋友应该是跨国恋吧。可以想象他跋涉穿越了多少山川湖海终于来到了女孩子的身边。哪怕最终只能把自己塞进旅行箱,却也能感受到他眼角的甜蜜,照片中的小男孩脸上的笑容腼腆害羞,却让人觉得温暖。而布兰登这个拍照的人,想来也会会心一笑吧。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坚持下去。

布兰登放弃债券交易员的工作,开始摄影的时候,家里人一开始是不理解的。但是他毅然决然投入了摄影当中,并且在而立之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为专注,所以才动人。

而这本《人在纽约》,在呈现一个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纽约的同时,又表达了布兰登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说想把这个系列作为一项图片式的人口调查。把所拍摄的照片放在类似城市交互地图上。当人们点取纽约城的任何角落的时候,那些住在那里的,亲切的面孔,就会从屏幕上翻滚出来。这是一项伟大的有意义的工程。记录城市中那些寻常的面孔,把他们最美好却也最日常的模样拍下来,记录下来,雕刻时光,成为永恒。

而从未去过纽约的我们,从这些照片里看到了这个城市的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人在纽约》书评/蓝晓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人,纽约人,所有人
《人在纽约》:因为一本书,爱上一座城
王茹:一张照片,一个希望,120万美金
无数人拍出了赫本的浪漫天真,只有他拍下了赫本的孤独灵魂
城市,是无数陌生人共同撰写的故事集| 阅读时差
全网都在夸,三角恋就该这么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