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往远方的门

2015-09-11 17:05 | 豆瓣:Morgan 

在远去不久的年代,重庆的人们还将到解放碑叫做进城,很多80后估计都还对此颇有记忆。但为什么叫进城估计就不太清楚了,猜想大概是那时候重庆城解放碑最繁华,所以叫“城”。后来,开始探究重庆本土文化才明白里面的渊源,晓得重庆城之所以为城,是因为十七城门,九开八闭。

但这篇要讲的不是进城,是出城。

大多数时候人们更关注城内的事情,因为它代表了那个地区最繁华最热闹最都会的一面,而很少有关城外的猜想,有印象的也不过是古装电视剧里面把守的官兵,飞驰而过的骏马……

我一直很好奇古人是如何翻越重庆星罗密布的山脊而到达另一座城市的,所以在看到通远门的介绍的时候,就受启发想要写一篇关于出城的线路。所以,与其说是写“通往远方的门”,不如说是写“通往远方的路”,但一切通往远方的路都要从这座门谈起。

通远门,重庆十七城门之一,旧时重庆城陆路交通的唯一通道。出此门,经今天的两路口,到佛图关,再达大坪,一路向西,去往成都。故以“通向远方的城门”之意得名。沿着这条我试图串联起一次古人的出城之旅,尽量还原古人所走的线路,当然,因为时代的变迁肯定是有所差池的,这一点还望见谅。


增光重庆地舆全图 [图片来自《重庆老城》何智亚]

一、通远门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砌建,城门上书“克状千秋”四字,地处重庆旧城最高处,地势险要,屏障全城。城门内是重庆城唯一的一块平地——打枪坝,城门外是荒坡棺山,民间俗谚“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


原重庆通远门(内侧) [图片来自《典藏重庆》]


现重庆通远门(外侧) [图片来自Morgan]

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4年)六月,张献忠率大西军夺取佛图关,攻打通远门,因城墙高大坚固,正面进攻损失惨重,遂夜挖暗道,炸塌通远门城墙,攻陷重庆城。为解心中之恨,张献忠令手下兵士大肆杀戮,《荒书》记载,“城中男女皆断右手”,使得重庆城人口锐减,后“湖广填四川”才有所恢复。

传说屠城之后,尸体被弃置于通远门外,由此七星岗变成了乱葬岗。在这一片有归元寺、白骨塔、寄骨寺、上下安乐洞街等地名或场所。城内人家多将死者尸骨埋葬在安乐洞一带,而安乐洞周边则到处是坟山荒家……


现下安乐洞巷 [图片来自Morgan]

1927年,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为开拓新市区,主持迁坟扩建。范围涵盖通远门、南纪门、临江门所邻附近区域,工程耗时七年,耗费二万数千元,除有主之墓自行迁徙不计外,总共迁埋土石各坟四十三万五千八百九十四冢。

此番大动干戈,打扰了安息的鬼魂,七星岗由此闹鬼,搞得市民难安。为了平息闹鬼潘文华特意请来喇嘛祈祷诵经,并于1930年在通远门外的七星岗历时两年耗资四万元,修建了藏式菩提金刚塔,超渡和安抚亡魂。此后,才得以安宁。


原菩提金刚塔 [图片来自《重庆旧影》]


现菩提金刚塔 [图片来自Morgan]

在12年通远门外归元寺、三八街、安乐洞片区大型拆迁后,一次实考途中我无意间上到通远门城门上眺望,看见外面拆完裸露的工地,那种场面感令人瘆的慌。

再后来,我去找打枪坝水塔,走到兴隆街的背街,爬上通远门绵延过来的老城墙上的小区休闲区坐在花台上歇脚,没坐一会,觉得冷的发慌,我站起来在吹风,可是重庆万年无风的天气,这里前面还有住宅楼挡着,我往前面看,发现我这个没被前面楼房挡完的角,正对之前那片拆迁区的一角,风就是从那个方向来的……在这之前我并未在意七星岗有什么邪门,或者说我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但是那次在那里吹完风后,我心里暗暗在骂,老子就是有钱也决不买房子买到这里来!

果不其然,14年我朋友在那片地所属项目工作,从Ta那里我得知这个楼盘的X号楼打地基时又挖出两具棺材,开发方所有人都晓得这里曾经是坟场,均价12000/㎡你敢去买吗?倒不是危言耸听或者迷信,世界上总有些现象是人类无法解释的,还是心有敬畏比较好。

二、枇杷山

关于枇杷山的来历传说有三,一说此山形若中国古曲乐器琵琶,又说古时一擅长弹琵琶的戏子,因思念远走他乡的恋人,常在山头上弹唱,声音凄婉令人同情,日久,便被称作“琵琶山”,后谐音“枇杷山”。再是,山上曾遍植枇杷树,所以叫枇杷山。

枇杷山海拔345米,是古重庆出城后又一制高点,但出城后是否走此条路过有待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是走现在的中山一路,因为中山一路1927年才开始修建,清代地图上所画也清晰表明出通远门后南行再转折西行,去往佛图关。线路按照现在的地理、交通情况,以及与古地图上最近似的方位,选择走枇杷山正街。

在枇杷山一带有李宗仁旧居、戴笠旧居暨军统办公楼旧址、王陵基旧居、苏联大使馆等历史遗址,鉴于它们都出现在民国,且前面有详细介绍,所以在本篇就不赘述了。


原枇杷山苏联大使管 [图片来自《《重庆旧影》]

三、两路口

旧时两路口叫“马房街”,因有人在此养马供运输用得名。这里是旧时重庆城外交通要道,通往成都、川北的路口,栈房、茶饭馆、烟馆齐集,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都还热闹非凡,百货林立,后来随着城市功能的分区逐渐衰落。现在继缆车、皇冠大扶梯之后,这里再度迎来轻轨,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站,亟待复兴。


原两路口老街 [图片来自《典藏重庆》]

四、佛图关

《一统志》云:“上有石佛像,故名,地极险要,始建不可考。”由此可知,佛图关在宋代已经存在,又因有石佛像而得名。浮图即“佛图”或“佛陀”、“浮屠”,为释迎牟尼简称。


民国时期佛图关曾改名复兴关 [图片来自《重庆旧影》]

佛图关为古重庆城外最高处,地势险要,雄踞两江,距通远门约6公里,是旧时重庆半岛的咽喉,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古成渝要道。其范围包括了今鹅岭公园的一部分、佛图关公园大部分以及电视塔、114中学、长江路等区域。

清代佛图关有仁靖门、泰安门、水洞门、瑞丰门、南屏关、佛图关6座城门,在城墙最高处建有哨楼。南屏关为城内的内城。仁靖门在东,门洞上书“江天一览”,由此可进重庆城,城门外建有“佛来寺”。瑞丰门在西,由此可上成渝古道。佛图关设有佛图汛署(重庆城时有中营、左营、右营,营下设17个汛),内有大堂、二堂、三堂。佛图关上建有乡场,称姚公上场和姚公下场,设姚公乡,直属重庆管辖。场上建文昌宫、圣庙、蚕神庙等庙宇。

值得一提的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写《夜雨寄北》时,就借宿在渝中区佛图关的一座寺庙内。该寺庙重修于清朝道光年间,被命名为夜雨寺,其位置就在仁靖门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夜雨寺被确定为文物点,2009年5月,为修建渝中区职教中心的实习操作楼,夜雨寺彻底被毁!如同在凯旋路复旦中学校区内的重庆行营被拆一样,我常常在想,学校作为一个传承文化的机构,为何尽在做一些丧尽天良毁坏文化物质载体——文物建筑的事!?

五、大坪

从佛图关出来,沿现在肖家湾一带前行,前方就是大坪了。因为是交通要道,驿道两旁逐渐形成街市,一度热闹非凡,络绎不绝,成为建坊立碑歌功颂德的地方。

《巴县志》记载,从1534年至1911年,老重庆境内先后建立117座牌坊,表彰贞孝节烈。大坪的这7座牌坊修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间,分别为5座节孝坊、1座百岁坊和1座乐施坊,七牌坊也因此得名。


原大坪七牌坊 [图片来自《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何智


原大坪七牌坊乐善好施坊 [图片来自《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

1966年“文革”时6座牌坊被毁,最后一座牌坊也因种种原因在1976年被拆,仅剩下石碑25块,立于道路两旁,经年未得保护有的损坏严重。2003年,因修建大坪循环道,其中3块迁到湖广会馆附近的东水门下,两块暂放于枇杷山公园内重庆自然博物馆。2006年,由于风化严重,枇杷山公园的两块碑刻被整体移进深坑内封存保护。2009年七牌坊片区拆迁,剩下的20块中有一块石碑由于受损严重,被封存,其余19块迁到了原址对面、大坪电信大楼背后的花园中,成为主城区最大规模的碑林。

关于【通往远方的门】线路的说明:

这篇出城之路已经想写好久好久了,但受制于手中各种事务不得空,现今总算是好了。因为是想写古时候的路,所以对于通篇的定位是清末以前,想尽量体现那样的环境,所以对于这段路上民国时期的遗留采取了大量的忽略,也许这会使线路看起来单薄,但是结合我之前所写渝中半岛后三篇,相信也够用了。

线路按照【通远门—枇杷山—两路口—佛图关—大坪】的顺序展开,当我写完,拉拢地图的瞬间,一下子发现它竟与现在的地铁1号线【七星岗—两路口—佛图关—大坪】段完全重合,而现在重庆去成都高速,同样是在大坪往西的陈家坪上路。

也许,古人开疆辟壤的智慧在通往远方的路上早已给了我们最好的参照。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拒绝战争的,哪怕我没经历过
重庆老照片:承载百年风霜的山城错落之美已是今非昔比(上)
重庆现在仅存的老街小巷地址(不去看就真没机会了)
图解佛图关:佛图、浮图、浮屠?傻傻分不清的地名,究竟哪个是正确的?
重庆17座古城门:一座云顶之城的前世 牵动今生的心
重庆古城南纪门二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