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的故事——评《全球通史》
2016-01-09 | 发布: 左岸
文/洱海扁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高中时读《逍遥游》,除了感喟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高远境界,更被这句简单平常的话深深吸引。天空的无边无际,无限无穷,让人感到地球,人,都是如此的渺小。而与此类似,当我们把目光望向历史,时间的长河同样如此的悠远无限,此时此刻,我们仅仅只处在时间的一个微小的节点之上,而人生也不过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宇宙苍茫,时空无限,然而怀着一颗敬畏和谦卑之心,我们却仍要穷究宇宙无穷之奥秘,探索历史变迁之真理,创造渺小却绚烂的精彩。
念及此,近日终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浏览了一番,又对要点之处进行了重读,只为能对过往的历史之概貌有一总体把握。然虽为通史,全书并未如想象中简明扼要,信息量之丰富依旧让人咋舌,从史前人类社会一直到21世纪,作者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讲述了全球各大洲尤其是以欧亚大陆为主的人类的故事。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更可知现在何以成为现在,未来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而况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如此强调“新世界需要新史学”,这使得《全球通史》一书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深刻的现实感。
下面择印象深刻之处做一简单总结,管中窥豹,只可见一斑而已,更多精彩之处,还是要去看原著方可。
一、人类文明是开始就有的吗?
谈及历史,我们总津津乐道于人类过去辉煌的古代文明和如今迅猛发展的现代文明,仿佛文明是时时伴随着人类社会一般。然而,其实文明并非开始就有。史前社会,即人类还是穿梭于丛林之中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时,文明是无从谈起的,甚至人类作为食物生产者开始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活的初期,也不过是文明开始出现了萌芽而已。一直到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不断增加,人类才逐渐的在一些大河流域从部落文化过渡到了城市文明,如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
发展至今日,文明早已超脱了早期的单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阶段,而是经历了工业文明,直至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作为地球上唯一改造自然,改变命运的生物,人类是完全可以为之自豪的。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成就,也极大拓宽了人类的视野。按现在的发展趋向,甚至终有一天人类移民其他星球,向浩瀚的宇宙进发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然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史前的社会确实具备一些我们向往甚至孜孜以求的东西,如经济上的平等和社会地位的平等,轻松闲适、无压迫感的生活等等。
二、没有断层的中国文明
《全球通史》中对中国的阐述颇多,欣许部分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迅猛发展吸引了作者对中国文明的关注,而更重要的是,中国文明确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明。它作为全球最早的人类文明之一,在其他的文明,如苏美尔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印度文明等都逐渐衰落之时,却一枝独秀的延续了下来,从未出现过断层,即便中间也经历过游牧民族的侵扰甚至侵占。
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在于中国相对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也在于中国文字、语言的统一、儒家思想的强大生命力、科举制度以及坚如磐石的中央集权制。
稳定而保守的中国文明,为人类留下了丰硕的物质遗产和文化财富,尤其是自隋朝之后的1000多年,整个中世纪主要的技术发明大多都出自中国。
三、衰落与繁荣的交替
欧亚大陆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角,起先中东、远东都曾经历过最辉煌的时代,然而欧洲终归后来居上,引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究其根由,众说纷纭,而《全球通史》中认为,正是蛮族侵略对西方古典文明的毁灭性打击(而不是如中国文明那般稳定连续),让新观念和新制度得以生根和繁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古训被欧洲的崛起演绎得如此的生动。
中国稳定而自满,裹足不前,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却几乎没有对中国本身产生什么影响,科举制能提供有效的行政管理系统却又扼杀创造力、培养顺从性,中国在宋朝、明朝时都以其技术优势本可成为海上强国却又因强大的君权而骤然回缩。中国所具备的优势在近代(指世界的近代,1500年之后)却都一一成了劣势。
而原本贫弱的欧洲,却因落后而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世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使得欧洲的思想蓬勃发展,对人的重新强调和对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强调重塑了欧洲人的价值观,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促成了现代国家的建设,知识和科技进步,海外扩张随之而来。大航海时代拉开序幕,地理大发现刺激了欧洲牟利和扩张的欲望,而扩张中攫取的巨大财富又进一步刺激了欧洲的发展。
此外,在欧洲内部,也存在着衰落与繁荣的交替,先是葡萄牙、西班牙,然后是荷兰、法国、英国,此后欧洲经历了一战和二战的削弱,到如今则是欧洲的延伸——美国。
1500年之后一直到1914年,欧洲都是世界历史中最活跃的一员,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知识和财富喂养着这个茁壮成长的巨人,日新月异。当然,同时也伴随着对那些衰落的帝国的殖民和蹂躏,掠夺和侵害。美洲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的惨剧,亚洲印度的被殖民和中国的被半殖民,非洲奴隶贸易的兴起,都在告诉我们:历史,从来不只是良善的,而是满满的血与泪。
四、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的时间差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下了这段发人深省的话,那是他的时代,然而我想也仍然适用于我们的时代。
21世纪的今天,我们身处在一个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时代,然而却也同样面临着贫富两极分化、不平等、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刀切一样分明。
究其原因,《全球通史》中提出了一个很有解释力的观点,即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存在时间差,一般来说,技术变革要先于社会变革。
人类社会之中,文化已成为几乎如食物和水一样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每一个人浸润在其特定的文化之中,只有通过文化才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因而人们往往难以忍受任何对传统文化的修改和变革。而技术的变革则通常是受到欢迎的,因为它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这让我想到了为什么晚清救亡图存之际清政府能接受“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却又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技术变革易,社会变革则难于上青天。
《全球通史》写道:“21世纪并不是预先注定的,它将是我们创造的样子。”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而今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传统文化该如何做出调整来适应世界的改变,这是一个问题。
左岸记:
佛教經典《仁王經》中提到:「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历史的洪流里,普通人的命运是如此的轻。当你了解自己不过是这个星球上60多亿人中的一员,当你明白人类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相比不过是刹那,而你自己的人生又是这刹那中的刹那。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于我,这是一种救赎。静下心,深呼吸,刹那间有种感觉,自己的一切都消失了。虽然不过是红尘中的刹那,却足以释放自我的喜、怒、哀、惧、爱、恶、欲。
斯塔夫里阿诺斯本人在“致读者”中有这样的表述:“每个时代都书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书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临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节奏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这样的一本历史著作,大概也是时代的最好注脚。
下面这个视频是5500年来世界版图的演变史,4分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鹅全球史(第六版)(J.M.罗伯茨 著;陈恒 译)
读《全球通史》
豆瓣9.1的世界史经典,打通你任督二脉
世界史≠全球史,我们对历史的误会还有哪些?
101岁杨振宁清华演讲刷屏:孩子未来20年的差距,是这样拉开的
流放者的归来 (豆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