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容易丢的
花花  日期 : 2016-03-24  来源 : 阅读时间

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个差役押送一个和尚。差役知道自己贪杯,行前特意将随身的东西编成口诀:“包裹、伞、枷、文书、和尚、我。”每到一地,差役都按口诀清点行装。眼看到目的地了,差役就多喝了几杯,然后睡着了。和尚趁机把枷戴到差役身上,把差役的头发剪光,跑了。差役醒来,发现枷在自己身上,非常奇怪,就按口诀找起来。其他都在,只是和尚不在,摸摸脑袋,原来自己是和尚,于是押着自己继续赶路。

生活毕竟不是笑话,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把自己丢了的事儿比比皆是。有一个司机,开车从来不允许别人的车超过自己,若有谁目中无“我”,他就会和人家撵个你死我活。在一次车祸中他险些丧生,事后,心理学家分析说:他是把车当成了“我”。有一位级别很高的干部,工作起来叱咤风云,颇有大将风度。可在离休以后,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生活上无所适从。实际上,他是视职位和官衔为“我”。有个职员,利用工作之便贪污公款,开始她占有了钱,可是后来就是钱占有了她,直到锒铛入狱,她才明白,她是把钱当成了“我”。

在生活中,这种把身外之物当成“我”的例子很多。有人唱“跟着感觉走”,要“潇洒走一回”,说穿了都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我”。有时为了找回真正的“我”,不惜用酒精麻醉神经,在卡拉0K一展歌喉,可是“我”那份感觉是那么难于定位,稍纵即逝。于是有人抱怨说:人,活得太累了!

为什么人们难寻自我,原因在于“我”本身就是个悖论:“我”等于忘我。中国有许多警世格言,如“心底无私天地宽”,“退一步海阔天空”,都在告诫人们,要想生活得自如一点,就要达到无我、忘我的境地。若天天想着“我”,可能一辈子也找不到真正的我。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可能在别人的认同中,意外地发现自我。

“我”是人在社会的影子,只有在平等互爱的阳光下,才能发现它的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8、丐僧
揭秘:披甲人是什么人?为什么犯人去宁古塔要给他们做奴隶?
失而复得
慨文杂谈001期:善心和尚遇诚信差役,化身驴子报恩!
如何做真实的自己:随心、随缘、随性
六然清静和谐人世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