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理想中的工作状态是什么?

| 发布:

文/文昌

因为稻盛和夫的《活法》谈到工作即修行,不曾想修行了这么久,灵魂并没有得到修炼,反而在框框里越修越迷茫。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里,努力追求的不过是服从组织安排,做好该做的事情。貌似正确的在做事,可并没有觉得在做对的事情,就像面对食堂的饭菜,不美味但也不拒绝。

在校时接受求职培训,有老师谈到求职技巧。当面试官跟你聊得差不多,就会问你:“你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的吗?”,当时最讨巧的回答的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满足这个工作要求,现在我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其实我是在变相的讨好对方,请求对方告诉我应该做什么。就像我们无数次听从父母,老师和领导的意见。削尖了脑袋也要满足他人的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即使曾经的高考,前赴后继的拼命追逐,也不过是一个伪目标。大多数都不是发自肺腑的热爱,不过是外在的环境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这样做才是对的。至于为什么对,可从来没有人会告诉你。

在学生时代课本也还是有些干货的,就像鲁迅的文章,读时酣畅淋漓,但写入课本准备考试就有点让人畏惧。为了应付考试不断解析考点,就像动手术一样剥开外在的气质,总结中心思想,回答作者为什么这么布局,用了什么手法。显然已经丧失了阅读的趣味,这样长久下来也就难以培养阅读的习惯。

做了太多应该做的事情,却忘了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习惯了听从别人的安排,这样省去了很多选择的烦恼,获得了现世的安稳,但也泯灭了自己的真性情。有人说只有先做好应该做的事情,才能去做想做的事情。这是相当稳妥的安排,要是两者合一就更好了。但真相是曾经的选择并没有经过内心的拷问,因为我们的内心在长期的体制内都是光荣正确的事情,容易陷入了别无选择的境地。

那么你理想中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离家近,工资高,环境好?这也算是目前陷入职场泥淖最好的期待了。我想最好的工作状态是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我们最想做的,即使不开工资因为内心的热爱而愿意付出的那种。当然人是经济理性动物,无报酬难以为继。但那种热爱自然会引领你达到职业的高潮。

当我尝试的应聘某个写作岗位时,也被面试官问到:“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时候”,我采取了同样的回答。可这一招不灵了,他说:“我们并不需要你做什么,而是你写好自己想写的就可以了。”

一下子颠覆了我试图讨好的态度,一旦要讨好就已经输了。为什么我们必须对这个世界摇尾乞怜?以获取零星的施舍,而不是对世界大声的呼喊:“来吧,跟我走!”

大型的企业就像一部大型机器,你作为其中一颗螺丝钉,只需要按照规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兢兢业业,就算是最大的贡献了。可面对互联网这个自由化的平台,需要你追求自我,释放个性。只要在你喜欢的领域里,做到术业有专攻,能够代言,引起他人的共鸣和赞赏,就能够在这个时代存活下来。这也为我们个人实现,提供了一线希望。

在追求个性解放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价值不再单单取决于某个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扁平化的平台里,我们的价值取决那些喜欢你作品的人。我不可能赢得每个人的喜欢,只要有人喜欢就可以了。这样一下子争取到了自主选择权,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也是能够生存下来的。

如此也不必纠结当下的工作状态,可以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当做毕生的事业来追求,而把职场应该要做的当作爱好来处理,这样就调和了。理想中的工作状态似乎难以达成,不一定非得是此消彼长,两者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地图。

文昌  北京 微信号:chagnchang010

左岸记:理想的工作状态应该是有内心的归宿感,能体现自己价值,对自己有一些挑战又能胜任的。

0
您可能也喜欢:
  • 我们工作为了什么
  • 找工作前要做的20件事
  • 工作即修行
  • 工作观2.0:从勤奋升级到专心
  • 是时候锻炼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了文/文昌

    因为稻盛和夫的《活法》谈到工作即修行,不曾想修行了这么久,灵魂并没有得到修炼,反而在框框里越修越迷茫。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里,努力追求的不过是服从组织安排,做好该做的事情。貌似正确的在做事,可并没有觉得在做对的事情,就像面对食堂的饭菜,不美味但也不拒绝。

    在校时接受求职培训,有老师谈到求职技巧。当面试官跟你聊得差不多,就会问你:“你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的吗?”,当时最讨巧的回答的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满足这个工作要求,现在我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其实我是在变相的讨好对方,请求对方告诉我应该做什么。就像我们无数次听从父母,老师和领导的意见。削尖了脑袋也要满足他人的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即使曾经的高考,前赴后继的拼命追逐,也不过是一个伪目标。大多数都不是发自肺腑的热爱,不过是外在的环境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这样做才是对的。至于为什么对,可从来没有人会告诉你。

    在学生时代课本也还是有些干货的,就像鲁迅的文章,读时酣畅淋漓,但写入课本准备考试就有点让人畏惧。为了应付考试不断解析考点,就像动手术一样剥开外在的气质,总结中心思想,回答作者为什么这么布局,用了什么手法。显然已经丧失了阅读的趣味,这样长久下来也就难以培养阅读的习惯。

    做了太多应该做的事情,却忘了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习惯了听从别人的安排,这样省去了很多选择的烦恼,获得了现世的安稳,但也泯灭了自己的真性情。有人说只有先做好应该做的事情,才能去做想做的事情。这是相当稳妥的安排,要是两者合一就更好了。但真相是曾经的选择并没有经过内心的拷问,因为我们的内心在长期的体制内都是光荣正确的事情,容易陷入了别无选择的境地。

    那么你理想中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离家近,工资高,环境好?这也算是目前陷入职场泥淖最好的期待了。我想最好的工作状态是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我们最想做的,即使不开工资因为内心的热爱而愿意付出的那种。当然人是经济理性动物,无报酬难以为继。但那种热爱自然会引领你达到职业的高潮。

    当我尝试的应聘某个写作岗位时,也被面试官问到:“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时候”,我采取了同样的回答。可这一招不灵了,他说:“我们并不需要你做什么,而是你写好自己想写的就可以了。”

    一下子颠覆了我试图讨好的态度,一旦要讨好就已经输了。为什么我们必须对这个世界摇尾乞怜?以获取零星的施舍,而不是对世界大声的呼喊:“来吧,跟我走!”

    大型的企业就像一部大型机器,你作为其中一颗螺丝钉,只需要按照规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兢兢业业,就算是最大的贡献了。可面对互联网这个自由化的平台,需要你追求自我,释放个性。只要在你喜欢的领域里,做到术业有专攻,能够代言,引起他人的共鸣和赞赏,就能够在这个时代存活下来。这也为我们个人实现,提供了一线希望。

    在追求个性解放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价值不再单单取决于某个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扁平化的平台里,我们的价值取决那些喜欢你作品的人。我不可能赢得每个人的喜欢,只要有人喜欢就可以了。这样一下子争取到了自主选择权,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也是能够生存下来的。

    如此也不必纠结当下的工作状态,可以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当做毕生的事业来追求,而把职场应该要做的当作爱好来处理,这样就调和了。理想中的工作状态似乎难以达成,不一定非得是此消彼长,两者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地图。

    文昌  北京 微信号:chagnchang010

    左岸记:理想的工作状态应该是有内心的归宿感,能体现自己价值,对自己有一些挑战又能胜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各种人相处的秘诀 —— 一把万能钥匙 (工作了,很有用)
与各种人相处的秘诀 —— 一把万能钥匙
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应该学习如何与它相处,而不是消灭它
“战斗式的工作,文化式的休息”_______拼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高度智慧
暗访10位大牌明星 他们拼的都是什么
狙击职场“橡皮病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