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完治和莉香到了五十岁,不会成为五十岁的完治和莉香

2016-11-07 04:01 | 豆瓣:囧之女神daisy

后知后觉如我,在2016年10月,才知道《东京爱情故事》在1月份出了续篇:《东京爱情故事:25年后》。虽然之前有号称续集的电视剧特别篇和纪录片等,但这部《25年后》应该是原作者柴门文的唯一一个官方续集,短篇,发在《周刊BIG COMIC Spirits》上。我请youka和竹林桑两位帮我翻译了一下,看完了。但看完之后的心情比较复杂,觉得并不尽如人意。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审美。不是说这个续篇没有亮点,恰恰相反,续篇得到了不少好评,很多人觉得看完后大快人心——但我个人觉得,恰恰是这个大快人心掉进了某种窠臼了,至于是哪种窠臼晚一点说,先说说这个续篇的剧情。但在说剧情前,我们还要绕开一点,谈谈原著里最精彩之处:那个真实的莉香。

要第一万零一次地给没看过原著漫画,只看过电视剧的同学们科普下:在原著中,永尾完治的设定和电视剧中差不多:一个从爱媛小地方到东京打拼的小职员,迷茫的烂好人,性格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偏偏这种草食男性格,吸引到了“心中爱的力量有五个人加起来那么多”的赤名莉香。他们相遇,相爱,也互相伤害,最后分手。在当年,所有看过电视剧的人几乎都认为完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智:为什么他要放弃那个几乎完美的莉香?他是不是傻?的确,电视剧里那个由洛杉矶归国,带着日本传统女性少有的开朗明媚,直率勇敢的赤名莉香,像一个新鲜的柠檬那么招人喜爱,人们不会觉得在她和那个木讷乏味,两面三刀的关口里美(这也是一个不符合原著的设定,原著中的里美在后期成长很大)之间有什么好选的,云泥之别已经在那里摆着。

直到20年后,大家在一轮又一轮的韩剧轰炸中,赫然发现一样的路数也在这里重复:女主永远不会选那个完美闪亮的男二,而非要跟什么都差男二一大截的男一在一起。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这是编剧的常用套路:愤愤不平是比皆大欢喜更深入人心的。《东京爱情故事》电视剧的编剧深谙此道:他大幅度地修改了美化了莉香,让这第二个莉香只有原著里的香却没有原著里的刺,才让整个九十年代,整个亚洲都在为“完美的莉香”愤愤不平着。当年所谓的“柴门文旋风”,只怕这位编剧要居功一半。

那那个最初的,真正属于柴门文的赤名莉香一号是什么样子的呢?首先她不是来自代表更高级文明的洛杉矶,而是来自非洲。因为被外派到非洲工作的父母,这个在草原上长大的女孩13岁以前都没穿过鞋子。她的直率,勇敢,真挚,倔强,并非来自更高级文明的打磨,而恰恰来自于人类最原始的样子。和这些优点一起并发的,还有无法自控,神经质,严重缺乏安全感等。像一颗未经雕琢的钻石,她既流露出令人炫目的光芒,也有扎人的棱角,和难以忽视的瑕疵和裂痕。她深深地爱着完治,爱到令谁都动容,但当关系要向前推进到一个程度时,她又开始暴躁和逃避。她一心打算只和深爱的人过一生,却总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和各类男人有染:其中的一个还让她怀了孕。此类等等,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这不是个人见人爱的新鲜柠檬,而更像榴莲一类角色:爱之者众,厌之者亦众。

柴门文在后记中形容莉香是“无法爱上别人而不伤害别人的女子,虽然也有人说讨厌,但我非常喜欢她。”在连载结束后的最后一篇后记里,她还祝福了莉香的原型,一位匿名女性,“要幸福哦”。她喜欢莉香这样的女性,但不会对她一味赞美,而是尽量冷静地还原莉香的性格,莉香的困境。她自己也说:“《东京爱情故事》的成败与否,就在于读者是否能接受赤名莉香。”我想接受的意义,就在于无论好还,都照单收下。至少在这个程度上,这本漫画算是成功了:大部分读者还是接受了莉香,包括她那超新星爆发一般的好,和黑洞一般的坏。这么说起来,莉香的情况有点接近于《天龙八部》里的阿紫,倪匡回忆说《天》连载初期,他一开始非常讨厌阿紫,金庸出国让他代笔,前脚上飞机后脚他就写瞎了阿紫的眼睛,“因为她真的非常讨厌”。但多年后他再评论这本书时,说“别怪阿紫,她有她说不出的苦。”我想这就是接受了。一个精神内核在不穿鞋的非洲草原,身体却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现代都市的赤名莉香,她也有她说不出的苦。明白了这件事,读者就能接受她的一切。

如果说25年这部漫画的高妙之处,是在于表达了一个真实的莉香的话,那25年后续篇多少有点令我失望,就是因为柴门文抛弃了当年的精准和冷静,转而更热烈地赞美起莉香来,这种赞美已经到了脱离现实,颇为肉麻的地步。这个50岁的莉香和纯粹为了衬托他的50岁完治是这么再相逢的:

50岁的永尾完治,生活状态看上去不怎么样。在他后来对这25年来生活的回忆中,何止是不怎么样,简直是有点窘迫:40来岁辞职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家中米虫,需要自己一直做家庭主妇的老婆里美重新开始工作,开店养活全家,和当年下定决心要在东京扎根生活下去不同,他现在唯一能找到的工作是回老家爱媛县当教导主任(loser第一弹)。有天接到在东京念大学的女儿的电话,说自己想结婚了,结婚对象叫赤名非洲。完治一听就知道:这是莉香当年和别人一夜情后意外怀孕生下的孩子。说真的,这种两代人混合双打的剧情,狗血得连琼瑶都不写了。

他十分震动,并不能接受。但到东京见了赤名非洲后,他又沮丧地承认这个年轻人又聪明又优秀,非洲直言自己没有父亲,是单亲母亲养大,自己深深为母亲自豪(winner第一弹)。完治五味杂陈地回到家中,他的老婆,当年保守传统(梦想是当一个“丈夫对我说向右,我就一直向右的妻子”)的里美,因为开店生意越来越红火,已经有点无暇照顾家庭,也并没有对在外地工作的他很思念(loser第二弹)。这时完治接到莉香的电话,说想见见他,邀请他到千叶县乡下的农场一起收割稻子。


在那里他见到了洗尽铅华的莉香,接下来就是描述莉香的开挂生活时间:首先她毫无经济压力,至少没有反映出来,其次她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逃离了大城市东京,在乡间享受着自由自在,再次,她应该遇到过各种困难,比如她提到过的单亲母亲照顾孩子时的艰难,但这些一点都没有摧毁掉她美好的本质,她的开朗,直率,勇敢和招牌性的微笑不仅完全没变,相反还多了不少阅尽风雨的从容和淡定。最后最后,她的精神能量强大到不仅能照顾好自己,还能辐射给他人:每年搞一个割稻联谊,撮合年轻人谈恋爱(winner第∞弹)。而在她面前灰头土脸的永尾完治,除了讷讷地问一句“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分开呢”,还要祭出八百年不见的两位老友三上和尚子来衬托:当年作为书中另一宗动人的恋情主角,爱得勇敢真挚的他们,一样要遭遇中年危机:尚子和年轻男人有了外遇,心灰意冷地三上回到老家爱媛,终日海边垂钓。


最后在完治开车离开时,莉香隔着车窗对他喊道:“想要混出个模样,就努力奉承上司,把压力扔给下属,还着贷款,忍耐通勤拥堵,就算对妻子已经没性趣了也没有搞外遇的胆子,我觉得完治一定没有变成这种无聊的上班族的!”但完治那尴尬的表情和内心的OS,毫无意外地证明了他过的就是这样的人生。这最后一招必杀完成后,故事结束,柴门文终于收刀入鞘,讲完了这个接近于励志大片的故事:人人都在面对人生无常,人人都在灰头土脸,只有莉香稳如泰山:她用她一如既往的强大,坚定,和母狮子一样的母性扛住了这一切,现在她是一个五十岁的完美女人,成了真正的钻石。



很恩仇快意是不是?当年无数为莉香愤愤不平的人,终于可以大笑三声了。但恩仇快意只是小说中的人生,从来不是真实的人生。这看似过瘾的恩仇快意,正是这个续集里我最不接受的窠臼:作者放弃了冷静和真实,而转为极力营造一段传奇。柴门文的漫画以非常贴近现实,大胆讨论社会现象著称,当年的《东京爱情故事》看似是四五个人的爱恨情仇,其实真正的主角是题目里那个东京:80年代末,泡沫破灭以前,这个大都市正以极不正常的速度野蛮生长着,天南海北,性格背景迥异的年轻人都因为各种理由和压力被吸引到这里来,每天都有新梦想产生,也有新梦想破碎,这些人如何在大时代大都市里抓住自己的未来和幸福,是属于那个世代所有年轻人的迷茫,也是这部漫画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原因,就像今天的《欢乐颂》之类的剧也是多少抓住了大时代的迷茫一样。

《25年后》,柴门文也想延续这种优点,泡沫经济崩盘后20多年来一直恢复缓慢,单身赴任的中年男人,家庭主妇转为职业女性,年下恋爱,对传统价值的回归等,应该都是日本近年来热议的社会主体。但她没有意识到,谈论社会问题是需要冷静中立客观的(她自己25年前也是这么做的),你不可能在冷静中立客观中,因为必须要歌颂某一类人物或品质,或必须写一个大仇已报的结局,就无视社会和自然的因素,硬塞一段开挂剧情。

在东京的完治会遇到泡沫经济崩盘后的高失业率,千叶县的莉香为什么就能成功错开农业人口逐年减少问题?失业在家的完治愧对女儿的眼神,而单亲妈妈赤名莉香养育孩子的痛苦,仅仅是孩子多挨了几顿同龄人的揍?25年前,三上因为家中有强硬的父权而扭曲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人,25年后,没有父亲,和母亲辗转搬家的非洲是怎么这么年纪轻轻就开挂成社会栋梁还毫无心理阴影的?所有的倒霉事都被他人遇上,主角则诡异地完全不会为时代和社会所苦。那个25年前在时代洪流里苦苦挣扎的莉香,何止是成了钻石,简直是封神成了化外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只留下其余人在红尘中继续苦苦打滚???是很过瘾,但这真实吗?我们要给一个曾经鲜活真实的莉香,这么一个不真实的结尾吗?或者不如这么说,柴门文和她当年的电视剧编剧一样,亲手创造了另一个不真实的完美版莉香,只是是50岁中年版而已。说不好也没什么太不好,只是这么做了,一下从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宗师,变成了一个优秀编剧的水平。

除了以上那种脱离时代的不真实,这个故事里还有一种脱离基础逻辑的不真实。喜欢这个结局人会反驳说,完治和莉香25年后的结局,是他们性格的必然。完治的优柔寡断,懦弱无能一定会让他陷入这种结局,而莉香坚强勇敢,自愈力强的性格一定会让她躲过无数苦难。先不说完治也有其有担当的一面,莉香也有其爱失控的一面,只说一个问题:永尾完治到了50岁,一定会成为一个50岁的永尾完治吗?

答案是不会,他会成为另一个人。25年足够让一个人完全变成另一个人:可能灵光一闪变坚强了,或者反而变得更懦弱,成了个彻底的废柴了,但都是另一个人,都不会是25年前的那个。25年真的太长了,这中间存在的可能性之大,足够其中一个主角遇到意外死去,足或中彩票从此成富翁,或因为疾病改变了荷尔蒙做了变形手术,足够某国过完两个半文革,足够某政权被颠覆又重新起来,足够日本岛因为核爆而沉没一半。而《25年后》的尴尬,就在于虽然作者极力描述两人25年后的变化,但明眼人还是看得出:他们的内核一点没变。与其说这是25年后的完治和莉香,不如说是当时的完治和莉香在突然老了25岁后的样子。

这更接近于一种分手时常见的YY:多年后相遇,你还是这幅死样子,一点长进没有,连你的人生,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发展(参考莉香最后对完治喊的那句话)。但,怎么可能?作者一边强调时光中的无常,一边又没有对时光真的服气,她还是想在白云苍狗中,抓住25年前被她拿来立论的核心主线:完治和莉香的性格对立。虽然这条线在25年漫长的时光里,可能早就消失在天涯,最可能接近现实中的状态是:青年完治是A,青年莉香是B。他们之间有火花也有羁绊。25年后,A变成了另一个人C,B变成了另一个人D,CD之间不会再有任何故事。

但哪个读者要看这样的剧情啊?重新由新的作家画个新的,为什么要柴门文来画啊?所以这么画的最大可能是:这条线是读者25年来心心念念的点。25年了,弄个续集算是给当年的粉丝一个交代吧。既然一开始就是交代模式,那采取优秀编剧的路线即可。谁会指望在一个取悦粉丝的续集中,开一代风气之先呢?这么一想,前面的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操作方式,目前这种操作方式无可厚非。恭喜所有对两人结局惦念多年的粉丝,我想大部分人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东西,这就够了,至于我个人,确实不是很买单。

———

PS:万分感谢youka和竹林桑抽空帮我翻译。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译文来自于两位。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黛喜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赤名莉香,一代人的白月光
“莉香”告诉你:珍惜别人也要珍惜自己,爱就是过好每一天
东京爱情故事
东京爱情故事漫画 柴门文
双语丨《东京爱情故事》赤名莉香写给永尾完治的告别信
懂得示弱的女人 最得男人宠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