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图:巴西:天堂别处

2017-02-11 17:01 | 豆瓣:LORENZO

我爸曾经是地理老师,所以我家有很多地图册和地球仪。小的时候,我常常把地图册摊开,一张就能铺满一整个房间。我常趴在地图上念那些陌生地名,所以不待我上学,我已经走遍了世界。我能画出高加索山脉的走向,点出青藏高原的湖泊,勾勒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海岸线。然而,我儿时最美的向往,仍旧是那个地球仪上和亚洲两两相望的地方——南美。

作为南美最大的国家,巴西得天独厚,占尽了各种地缘优势。所以去过巴西,似乎就能代表去过南美,我美滋滋地想,着手安排巴西16天的行程。(哎呦喂明明只有巴西说葡萄牙语怎么代表南美?!)一番准备后,我终于踏上了飞向里约的飞机。

第一章:里约热内卢

电影《上帝之城》里,里约似乎是犯罪的代名词。各种巷战、械斗在这里发生。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被誉为是“上帝之城”,更是魔鬼也会叹息着转身的地方。

在《中央车站》里,朵拉孜孜不倦地写着信件,看淡人世间的冷暖。那里曾经行人如织,在一个转身之间就有人经历生死。如今,巴西的铁路系统被废弃,这个车站也早也不是巴西的中心,只有行色匆匆的人们,依然为窘迫的生活奔走钻营。

在《里约大冒险》里,各色的鸟儿鸣唱不休,桑巴舞和狂欢节让人目眩神迷,这是一座不夜城,在点点星光下诉说着都市传奇。

在《爱在里约》里,贫民窟里的帅小伙爱上了海滨富人的女儿,两人漫步在Copacabana海滩上,拥抱在贫民窟的夜色下,因为阶级地位悬殊上演爱恨情仇、生死别离。

里约的确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她披上迷幻的外衣,坐拥贫富的两极,成了我魂牵梦绕的目的地。

里约,或许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城市,它真是集合了所有城市的梦想。这里有热辣的阳光,还有绵延的细沙海滩。离海越远,地势越高,植被越茂密,形成披满热带植被的山丘和雨林。城市就在这山海之间,沿着海岸向山丘攀缘,建筑白茫茫一片,散落在蓝色和绿色的画布上。靠海的一侧是富人区,夜夜笙歌。靠山的一侧是贫民窟,夜色下点点星光,与天相接。




耶稣山是俯瞰里约最理想的地方,面包山以及依帕内玛和科帕卡瓦纳这两大最著名的海滩尽收眼底。山上还看到秀肌肉的德国壮男:


除了700多米高的耶稣山,里约还有一个制高点必去,那就是面包山了。爬山之后坐缆车,很快就能到达面包山。



里约除了有绝佳观景山丘,还有绝美的城市海滩,当然巴西东北部的海滩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可在里约市中心的依帕内玛和科帕卡瓦纳,都已经美得不像话。无论来自贫民窟还是富人区,里约人都会来海滩上展示他们的身材,畅享这碧海蓝天。



里约人的身材太好,壮男奇多,这里没有几块肌肉似乎就不是男人,而不前凸后翘就绝对不是女人。我从来没在任何一个城市见过像里约这么多肌肉男。依帕内玛海滩旁有一条人行道,在这里跑步的人特别多,而海滩上的帅哥美女更是数不胜数。而让人慨叹的是,不论富到流油的律师,或是穷到犯罪的贫民,都会努力健身,以图在海滩上秀身材。依帕内玛的尽头就是一座小山,布满贫民棚户。人们说,晚上看见山上的焰火,是匪徒放出通知同伙警察来袭,而听见炮声,则是枪战。很难想象,即将主办奥运会的里约依然有这样的平民窟(这文章在主办前就在写了汗),手上拿到的地图,甚至把里约大大小小十几个贫民窟都圈出,颇有些恐怖且悲伤的意味。

里约除了美景还有美食,巴西美食真是棒,肉类烧烤很赞,日餐也能接受,米饭和豆类混合的主食(奴隶饭)也很合中国人口味。除此之外,他们也爱甜食,路边摊的巴西妈妈们,蛋糕做起来太有模有样,让人食指大动。


从巴西的海滩区到更接近市中心的Lapa区,这边显得更加艺术,却也有更加破败的殖民风情。



里约是色彩斑斓的,就像在Lapa区的美丽石阶(塞拉隆彩梯)。旅居里约的智利艺术家乔治·塞拉隆于1990年开始策划并修造这条彩梯,期初只是兴趣使然,可在随后的20余年里,他搜集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0块彩色瓷砖, 终成了这条举世闻名的彩梯之路。可惜他成名后并不快乐,最终他在这条彩梯上自杀死去。美丽的故事背后笼罩着一层忧伤,似乎就像这座“上帝之城”,绝世的美景,却掩饰不了贫穷和犯罪的嚣张气焰,这也让人对里约又爱又恨,只由她山水不语,自成传说。

第二章:累西腓和巴伊亚

在里约感受了热辣风情之后,我向巴西东北部进发。巴西作家亚马多在他的“可可三部曲”里把巴伊亚的风情和苦难一展无余。我略微读过一点《黄金果的土地》,不自觉对那个神奇的地区神往。那是个盛产可可的地方,有着世界最美的海滩和残酷的殖民历史。第一站,就是曾经在历史上被荷兰短暂占领过的累西腓。

累西腓是巴西第五大城市,也是东北部最大的城市。在电影《水瓶座》中,累西腓的钉子户问题被层层剖析。而我在到达累西腓的第一刻,就深深感觉到了这座城市的绝望。大片大片的高楼,毫无章法,和老城区的极度贫穷似乎只有一墙之隔。《水瓶座》里女主的房子Aqurius所在的大道Avenida Boa Viagem,也是我酒店所在的区域,它位于累西腓南部靠近机场,毗邻大海,整洁美丽,众多高档酒店林立。而在累西腓的市区,时间似乎倒流了百年,破败的房屋,脏乱的街道仿佛是四十年前的中国。看起来并不安全的街道让人心生恐惧。累西腓似乎是巴西偏远城市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




离累西腓不远有一个十分漂亮的地方叫做奥林达,奥林达古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于是我也没有免俗来了个一日游。去的时候是雨后初晴的周一早上,整个小镇都没有几个游客。就这样我走过石板路,抚摸五彩缤纷的房子,独自进教堂祈祷,心头萌生岁月静好的神秘错觉。



在累西腓短暂停留,我们租车南下,准备去萨尔瓦多。沿途经过的风景,就是被誉为拥有世界最美海滩的巴西东北海岸。

沿途风光实在太美,无法用文字形容,我想只有一个词配得上,那就是“天堂”。或许是我阅历太浅,我真的觉得巴西的海滩或许是世界最美的,细沙软软,水温宜人,更重要的是,安谧无人。



夜宿的酒店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叫做Japaratinga的地方,虽然叫它酒店有点夸张,它更像是民宿,只有6间卧房。然而这家民宿拥有最无敌的景致,比我所有住过的酒店都强:门口就是海滩,完全私人,海滩和海水质量惊为天人。民宿配有游泳圈,花园,连身体乳都好闻得让人迷醉。虽然酒店价格不低,但是它给了我有生之年再回巴伊亚的理由。夜里涨潮,海水距离门口不到五米,再也没有伴随着潮汐声醒来再惬意的事。而刚到上午,海水水温就已经暖和宜人,海床平缓柔软,一直向前游了五十米还能双脚着地,对我这种水性不好又渴望戏水的人来说简直太过奢侈,玩了几个小时才罢休。






Japaratinga附近的风景太美了,以至于我觉得我用文字和照片无法描述。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这对巴西gay恋人拍摄的油管视频,可以看到我住过的酒店和周边无敌的风景:(注意有帅哥出没)

仅供能翻墙的同学点这个链接

恋恋不舍离开Japaratinga,继续开车行进,看到河流、无数棕榈树,我们最终抵达Porto de Pedras,并在这里折返回累西腓,坐飞机去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是巴伊亚省的首府,巴西第三大城市,也是一座十分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殖民历史。萨尔瓦多也以其受非洲文化的影响而著称,市内大多数居民是非洲后裔。它是巴西黑人武术的起源和中心。

我在萨尔瓦多待了四天,前两天住在一个衰落的五星酒店,毗邻萨尔瓦多的灯塔海岸。后两天住在老城区艺术中心的民宿,借此步行观光老城。四天下来的确对萨尔瓦多印象颇深。



萨尔瓦多是一座黑人城市,这里因奴隶而著称。大量的黑人文化,让萨尔瓦多深具魅力,异域风情浓厚;然而又因为居民文化素质较低,这里失业率、犯罪率很高,抢劫很多。到达萨尔瓦多的那天,我们和老城游客中心的员工,也是一名政府警察聊上。他说他也是出租车司机,靠此赚些游客的钱。我们正巧嫌萨尔瓦多机场路远,便请他服务。离开萨尔瓦多的那天,他如约来了,驱车载我们去机场。路上他和我们聊天,说萨尔瓦多犯罪猖獗,经常有黑人持枪上巴士抢劫,每人必抢,抢完下车。他因为是警察,兼职出租车司机时都不会带警官证,因为他一旦被抢,劫匪如果发现他是警察一定会灭口。而警察如果抓到抢劫犯,也一般会持枪射杀。听到这样的故事,的确让人背脊发凉,不由得庆幸自己在萨尔瓦多吉人天相,太平无事。





在萨尔瓦多的时候,恰逢巴西女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的贪污丑闻爆发,街道上各种游行示威。问起普通群众,都对这个女总统恨得咬牙切齿。

第三天,我参加了从萨尔瓦多去Ilha dos Frades岛的一日游,和当地人一起去岛屿周边游泳。




巴西人果然就是热情奔放,船上音乐一起,大家都跟着舞蹈,男孩女孩都打着赤脚,欢快地踩着小舞步。作为船上唯一的亚洲人,他们还邀我上台一起跳舞,在我之前的德国人跳得不好被轰下去,我上台完成动作后,巴西人居然还热烈欢呼起来,真是太开心的回忆。

巴伊亚人不仅能歌善舞(著名的巴西黑人格斗就来自这里),这里的海鲜美食也是巴西著名。于是我也大快朵颐,去尝了当地著名的海鲜锅。


在萨尔瓦多歌舞升平后,终于恋恋不舍地飞离,我想念那些在海滨和无数巴西人一起漫步的日子,想念在船上那对不会说英语,却格外热情亲切的巴西夫妇,他们甚至送了我一件鼓队T-shirt,想念那些在古城里取款后怕被抢,盯紧每个街角的监控摄像头,一路小跑回酒店的时光。那是萨尔瓦多才有的特殊回忆,毕生难忘的回忆。

第三章:伊瓜苏瀑布

从萨尔瓦多出发,坐飞机经过圣保罗,转机飞向伊瓜苏,我们就这样从巴西的东北角一直飞到西南角。圣保罗高楼密集,简直是一座水泥森林,建筑物密集程度比上海更甚。而快到伊瓜苏时,从飞机的窗内能看到伊泰普大坝,这是世界上第二大坝,仅次于中国的三峡,我又要再次感谢地理老师和地图册了。


作为旅途的最后一站,之所以选择伊瓜苏,当然是因为这里最举世闻名的伊瓜苏瀑布。它在电影《春光乍泄》里应该最美。

自从在《春光乍泄》里看到了伊瓜苏,那灯罩上旋转的灯光似乎就一直牵引着我,让我对它心心念念。我觉得人一生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来看一次伊瓜苏。它太宏大,以至于任何文字、相机、摄像机都无法对它记录,你必须身临其境,才能完整体验它的壮丽。





伊瓜苏瀑布或许是世界上最美的瀑布,当然论规模,它也不亚于尼亚加拉瀑布和维多利亚瀑布。它是一幅画卷,和秘鲁的天使瀑布一泻千里不同,它把游客包入怀中,让人在瀑布环绕中行走,全长4公里,游客也会在到达魔鬼咽喉的壮丽瀑布群途中逐渐被震撼,体会到瀑布的宏大和瑰丽。

伊瓜苏市坐落在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三国交界,而瀑布主要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两国之间。从巴西一侧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伊瓜苏瀑布的画卷风貌,而从阿根廷侧更多的是体验,能更深入瀑布之中。这次旅行的最大遗憾应该是没有在阿根廷一侧看到伊瓜苏,究其原因是签证。这一波三折的签证风波请详见我的日志:阿根廷签证惨败趣事

在伊瓜苏瀑布公园路上,有很多只浣熊,它们乍看很可爱,久了就发现它们很贪吃,有点泛滥成灾。据说这里浣熊袭击游客的事情时有发生。我突然想到峨眉山的猴子们。


在伊瓜苏公园旁边,还有一个南美鸟园,也值得一去。


离开伊瓜苏,我还特别去了一趟旁边的小国巴拉圭的东方市。这个因为倒卖交易发展起来的城市尘土飞扬,实在不太美,逛了一圈,发现商家卖的基本都是中国淘来的电子产品,颇为失望。


离开伊瓜苏前,还是决定去一趟伊泰普水电站,虽然我很早就去过三峡,但仍对伊泰普抱有一种奇妙的兴趣。伊泰普水电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生产的电力被对半分开,巴西又从巴拉圭买回一部分。最终分别占比15%和85%,这供应了巴拉圭的电力消耗的75%和巴西的电力消耗的17%。


伊泰普Itaipu名字的来源是当地的印第安语。当地的原住民在这里把河水弯过的一块会唱歌的大石头叫做Itaipu,河流在这里湍急,落差极大,适合筑坝发电。于是后来的工程师们就移开这块大石,在这里建立了大坝,保留了名字伊泰普。


伊泰普水电站在承建期间也饱受非议,然而政府对环保和能源问题十分关注。如今这里还是物种丰富,植被覆盖率也很高。

离开伊瓜苏特别不舍,心里有种何宝荣对黎耀辉的呼唤:不如我们重新来过。

巴西十六天的旅程,搭乘了十架飞机,游玩了三个区域,人均花销才两千欧元,实在是物美价廉。这次旅行并没有去亚马逊丛林或者是潘塔纳尔湿地,主要是对野生动物兴趣不是特别大。不过这也留了个念想,有了再访巴西的理由。心念巴西,有缘再见。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巴西伊瓜苏瀑布
世界最宽的巴西伊瓜苏瀑布
世界三大瀑布之巴西伊瓜苏瀑布
【畅游世界】巴西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大瀑布气势磅礴,令人敬畏
伊瓜苏瀑布,阿根廷 –巴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